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清代散見戲曲史料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9136746
- 條形碼:9787309136746 ; 978-7-309-1367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代散見戲曲史料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分上、下兩編,多系作者對經年搜集的清代散見戲曲史料的研究心得。上編為“各類文獻中的散見戲曲史料”,作者對詩詞、方志、筆記中的散見戲曲史料的學術價值進行了全面論述,涉及劇目、戲曲藝人、戲曲活動、各類表演伎藝等,可補一般戲曲史之未逮;下編為“地方文獻與地方戲曲”,對花部和江蘇戲曲文化、徐州梆子戲等展開論述,亦多創新之處。
清代散見戲曲史料研究 目錄
緒論
卷上 清代文獻與戲曲研究
**章 清代詩詞中散見戲曲史料的學術價值(上)
**節 涉及劇目
第二節 戲曲演出
第三節 伶人班社
第四節 百戲表演
第五節 藝人遭際
第二章 清代詩詞中散見戲曲史料的學術價值(下)
**節 戲曲藝人及其常演之劇目
第二節 各類戲曲演出之情狀
第三節 不拘形式的戲曲活動
第四節 民間其它表演伎藝
第三章 清代方志中散見戲曲史料的學術價值
**節 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與歌舞、戲曲演出的密集出現
第二節 歌舞、戲曲表演及其演出經費的運作方式
第三節 方志所載散見戲曲史料的文獻價值
第四章 清代筆記中散見戲曲史料的學術價值
**節 當時流行的各種劇目
第二節 筆記所載之戲班與戲園
第三節 戲曲藝術的發展路向及藝人的情趣追求
第四節 相關伎藝的各種表演
第五節 戲曲的生存狀態及場上搬演
第五章 清人文集中散見戲曲史料的學術價值
**節 甌北著述中的戲曲史料
第二節 甌北對戲曲價值的估價
第三節 甌北的戲曲考證
卷下 鄉土文獻與地方戲曲
第六章 花部的興盛與揚州地域文化
**節 乾隆南巡——“花部”崛起的機遇
第二節 仕、商運作——“花部”生存空間的拓展
第三節 劇壇爭雄——“花部”完善自身的良機
第七章 清代花部的場上傳播與藝術特征
**節 情節 性
第二節 諧俗性
第三節 娛樂性
第四節 靈活性
第八章 江蘇戲曲文化史論綱
引言
**節 江蘇戲曲文化的歷史脈絡
第二節 江蘇戲曲發展的文化生態
第三節 江蘇戲曲表演的道義承載
第四節 江蘇戲曲史對當代戲曲文化構建的啟示
第九章 徐州梆子戲發展軌跡追溯
**節 徐州梆子與山、陜梆子戲的淵源關系
第二節 閻爾梅與郢雪班
第三節 羅羅腔對徐州梆子腔的催生
第四節 徐州梆子發展的三個時段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清代散見戲曲史料研究 作者簡介
趙興勤,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出版學術著作《古代小說與傳統倫理》《理學思潮與世情小說》《元遺山研究》《趙翼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趙翼評傳》(江蘇人民出版社)、《趙翼年譜長編》(全五冊)、《清代散見戲曲史料匯編》(已出三編,凡八冊)等23種,主編、參編《中國風俗大辭典》《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等近40種,在海峽兩岸發表論文200余篇。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