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發現價格:期貨和金融衍生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93361
- 條形碼:9787508693361 ; 978-7-5086-9336-1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發現價格:期貨和金融衍生品 本書特色
證監會原副主席姜洋20年期貨市場研究思想!現代金融期貨之父利奧·梅拉梅德作序推薦,劉士余、吳曉靈、李揚、李小加 聯袂推薦!從市場起源、監管方式到法規建立,全面讀懂中國期貨市場!這是一部期貨和金融衍生品的普及讀本。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如何在未來的不確定性中,利用期貨思維預先發現價格,規避風險;學習期貨的演變軌跡和發展歷程,從市場的本質和源頭理解趨勢變化;研究期貨的宏觀作用和影響,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無論是專業從業者還是入門讀者,都能從書中受益良多。
發現價格:期貨和金融衍生品 內容簡介
期貨的經濟功能,是預先發現商品價格,提前為商品保值。先于現貨市場做出判斷的特點,使期貨成為管理實體經濟風險的重要工具,被稱為經濟的“體溫計”。現代期貨誕生至今只有100多年,中國期貨市場建立還不到30年。作為新興的金融產品,期貨高風險、高杠桿、T+0交易的特點,使很多人將其誤讀為“賭博”。作為中國期貨市場的主要設計者、建設者和監管者之一,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結合扎實的知識背景,講透了期貨的基本原理、歷史演變和功能作用;梳理了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并結合自己多年對市場的認識,闡述了期貨市場對國家戰略的作用。
發現價格:期貨和金融衍生品 目錄
序 言 利奧·梅拉梅德
自 序
**章 六個故事:衍生品的過去和現在
? 賭氣之舉:泰利斯期權
? 只攻不防:“深南電”期權虧損
? 狡兔三窟:勝算在期貨
? 套保投機:“株冶事件”之教訓
? 風險事件:“327”風波與巴林銀行倒閉
? 雷曼倒塌:火箭科學家之“功”與“過”
? 往事千年:期權全球遍地開花
第二章 賭博反面:衍生品功能
? 經濟功能:中國研究與美國報告
? 驚險跳躍:市場經濟與期貨
? 價格發現:春江水暖鴨先知
? 風險管理:錨住風浪中的船
? 投機能量:無心插柳柳成蔭
? 白馬非馬:賭博與期貨之區別
? 紅花綠葉:衍生品與經濟增長
? 保駕護航:衍生品與創新創業
? 見微知著:衍生品與宏觀經濟
第三章 風雨陰晴:28 載改革路
? 陳云手稿:透露期貨之功能
? 小平講話:為“播種者”壯膽
? 繼續試驗:留下幾個小品種
? 重返上海:金融期貨再登陸
? 規矩方圓:成就期貨市場發展
? 大膽探索:習近平總書記寄語
? 零的突破:場內期權破繭而出
? 小荷露角:場外衍生品市場
? 原油期貨:開放市場新局面
? 立法加速:市場盼望“提檔升級”
? 期貨期貨:“想說愛你不容易”
第四章 頗具特色:中國期貨市場創新之路
? 政府使勁:市場建設初期之動力
? 價格雙軌:探索之艱難起步
? 另類市場:散戶多、合約小
? 小人君子:先交錢、后交易
? 看透望穿:全球市場絕無先例
? 國情不同:各自皆有“特色”
? 南樹北移:中國市場之適應性
第五章 啟示中國:美國衍生品市場損益
? G4 以及B2:美國衍生品市場
? 法案破土:反推衍生品發展
? 資本為大:金融之美國模式
? 結構調整:火了衍生品市場
? 石頭沙子:改革成本攤全球
? 稿費故事:匯率期貨與美元霸權
? 劍走雙刃:風險與損失
? 爭論再起:衍生品能否繼續發展
? 欲說還休:金融危機之教訓
? 格局重構:衍生品市場之調整
第六章 三足鼎立:市場新結構
? 挑戰風險:金融機構之動能
? 吸收風險:在每一塊巖石下尋找
? 轉移分散:風險管理金融崛起
? 金融期貨:農產品商人之創新
? 三足鼎立:金融市場之新結構
? 濃淡相宜:衍生品與市場成熟度
? 桃紅李白:證券期貨之區別
? 誰在干活:衍生品之提供者與服務商
? 誰在買賣:衍生品之機構投資者
? 誰正需要:衍生品與養老退休制度
第七章 國際慣例:中央對手方清算
? 一枝獨秀:金融危機中的“不倒翁”
? 演進完善:中央對手方清算制度
? 管理風險:中央對手方全球落地生根
? 法律規定:中央對手方實現的基礎
? 風險控制:中央對手方的核心依靠
? 風控缺失:中央對手方剎車失靈闖禍
? 可分可合:中央對手方和交易所不是必然一體
? 貌似相同:支付寶與中央對手方之異同
? 猶疑之間:中央對手方是否入法的討論
? 場外市場:需要中央對手方清算新安排
? 跨境合作:中央對手方需要國際監管協調
? 破三角債:吸引中國企業踏上期貨之路
第八章 面向未來:中國市場的機遇和挑戰
? 中國因素:阿爾卑斯山上之議題
? 歷史機遇:建立定價基準之好時機
? 面對挑戰:能形成定價中心嗎
? 行穩致遠:機遇與挑戰并存
第九章 衍生產品:經濟大國繞不開
? 發展定位: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
? 經濟大國:衍生品市場是“軟實力”嗎
? 戰略思考:經濟大國與衍生品市場
? 衰落沉思:日本商品期貨之萎縮
? 中國考題:該不該發展衍生品
? 制度自信:上升的中國“影響力”
? 總體思路:中國衍生品市場想這樣
第十章 石油期貨:處處滲透著政治經濟學
? 多方博弈:石油、金錢與權力
? 石油價格:全球經濟新主人
? 亟待改變:我的石油,他的定價
? 旁生枝葉:一石激起千層浪
? 度人之腹:西方媒體之擔心
? 君子之心:17 載石油期貨“漫漫路”
? 云譎波詭:石油期貨政治經濟學
? 再次起航:上海原油期貨鳴鑼
第十一章 政府監管:為“三高”市場保駕護航
? 過度投機:碎了杜魯門大學夢
發現價格:期貨和金融衍生品 節選
自序 本書是由一個 PPT(幻燈片)惹出的。 17 年前,我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任總經理。大約在 2004 年,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的領導找我,希望我能夠去學院講講期貨的基本知識。其實,我的理論知識并不豐富,僅僅有些市場實踐經驗。但我很愿意向大家介紹和宣傳期貨市場,因此高興地答應下來。該學院是培訓我國政府中高級領導干部、大型國有企業領導人現代經濟金融知識的基地。我知道如果課講不好,可能會誤導大家,對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我備課很認真,做 PPT 很賣力,力求理論敘述、實踐案例的選擇都準確無誤、通俗易懂。還好,**場講下來反響尚可,沒想到這一講后面就收不住場了。一直到現在,十多年來,學院一直邀請我講授這門課。課程名稱叫“衍生品的影響與作用”,每次講一個上午。2006 年,我調回中國證監會(以下簡稱證監會)工作后,每年還得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講這門課兩三次。每次講課前,我都會結合期貨市場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和新思考,認真備課,不斷補充和更新課件。后來,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 E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班也開了這門課,我也講了好多年,五道口金融學院干脆把這門課由半天延長為全天。兩所學院的學員都很支持配合,對這門課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學員的支持,增加了我繼續講好這門課的信心。十多年來,每一個課件都是一個更新升級版,兩個學院也都希望我授課前能夠將課件傳給它們,以便提前給學員參考。于是,有人鼓動我把這個課件擴展成一本書。思考再三,我覺得這個課件也許在學術上不足為道,但在用通俗的話語對期貨市場進行解讀上還是下了些功夫的。本書的目的是想向不了解期貨領域的人介紹期貨市場的魅力,以期人們有興趣閱讀。 干啥吆喝啥!從 21 世紀初去上海期貨交易所任職到現在,彈指一揮間,18 年過去了。這些年,我的主要工作和期貨市場的發展與監管密切相關。2001—2006 年,我任上海期貨交易所黨委書記和總經理期間,在證監會黨委的領導和支持下,會同市場各方一起推動了上海期貨市場的規范發展。2006 年 7 月,我回到北京后,一直在證監會領導班子中分管期貨工作到 2015 年底,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在證監會黨委統一領導下為期貨市場改革開放、建設發展做了一些工作。10 年時間里,我按照證監會黨委的要求,狠抓期貨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推動建立了一系列規范發展的法規和規章制度,重要的是積極推動了《期貨交易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期貨條例》)的兩次修改,并兩次參與《期貨法》的起草工作,促進了期貨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在國務院法制辦(現已并入司法部)的統領下,證監會兩次推動《期貨條例》的修改,這大大促進了期貨市場的建設與發展。 《期貨條例》于 2007 年進行的**次修改,是在尚福林(時任證監會主席)領導下完成的。這次修改全面總結了我國期貨市場十幾年的經驗教訓,借鑒了成熟市場的成功經驗。《期貨條例》中 寫入了期貨交易所可以上市交易金融期貨、期權等內容,改變了1999 年《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期貨暫行條例》)中交易所只能上市交易商品期貨的限制性規定,為市場發展打開了空間。同時,證監會根據這次修改的內容,結合金融期貨籌備以及股指期貨推出的需要,制定、修改和完善了若干證監會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一步健全了期貨市場以《期貨條例》為核心,以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為主體的法規制度體系。制度供給的增加為期貨市場改革發展增添了活力,市場發展加快了腳步。到現在,已經有滬深300、上證 50、中證 500 三個股指期貨,5 年期、10 年期兩個國債期貨,以及上證 50 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期權等一批金融期貨、期權產品在交易所上市
發現價格:期貨和金融衍生品 作者簡介
姜洋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黨委委員。 他曾任證監會主席助理,上海期貨交易所黨委書記、總經理,證監會機構監管部主任、期貨監管部主任,*非銀行金融機構監管司副司長、辦公廳副主任等職。在從事中國期貨市場發展和監管的近20年里,姜洋大力推動期貨市場的規范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積極推進市場創新發展,有效促進期貨市場經濟功能發揮,提升了中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影響力。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