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世說新語/線裝中華國粹/(南北朝)劉義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807147
- 條形碼:9787556807147 ; 978-7-5568-071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說新語/線裝中華國粹/(南北朝)劉義慶 本書特色
編輯推薦 本書的主要讀者人群是成人,閱讀一定的國學名著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文化修養、知識能力以及個人品行。單純的古文對于學白話文長大的成人讀者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也是厭于接受的,但是古文是精華,所以在不拋棄原著的前提下,本系列書籍作了翻譯和解讀,使得讀者開拓了知識面,在輕松的閱讀環境中理解了原文所表達的內容。
世說新語/線裝中華國粹/(南北朝)劉義慶 內容簡介
《世說新語/線裝中華國粹》是中國傳統的志人小說的名著,主要記述了漢末魏晉人物的言談風尚和遺聞軼事。全書共36篇1130則,它涉及的內容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學、思想等許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它真實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思想、生活和社會風貌的同時,更顯現出來其在社會、政治、思想、文學、語言等方面所具備的很高價值。
世說新語/線裝中華國粹/(南北朝)劉義慶 目錄
言語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學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識鑒第七
賞譽第八
品藻第九
規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羨第十六
傷逝第十七
棲逸第十八
賢媛第十九
術解第二十
巧藝第二十一
寵禮第二十二
任誕第二十三
簡傲第二十四
排調第二十五
輕詆第二十六
假譎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儉嗇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讒險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紕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世說新語/線裝中華國粹/(南北朝)劉義慶 節選
《世說新語/線裝中華國粹》: 原文 陳太丘①詣荀朗陵,貧儉無仆役,乃使元方②將車,季方③持杖后從,長文④尚小,載著車中。既至,荀使叔慈⑤應門,慈明⑥行酒,余六龍下食⑦,文若⑧亦小,坐著膝前。于時太史奏:“真人東行⑨! 注釋 ①陳太丘:即陳寔(104—187),字仲弓,潁川許縣(今河南許昌東)人。東漢末名士。因曾任太丘縣令,故又稱“陳太丘”。初為縣吏,后入太學就讀。黨錮之禍起,被牽連,不肯逃亡,自請囚禁。黨禁解,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招辟,皆不就。他去世時,致悼會葬者多達三萬余人。 、谠剑杭搓惣o(128—199),字元方,陳寔長子,與弟陳諶俱以至德稱,兄弟孝養,閨門雍和。遭黨錮后,累辟不就。董卓入洛陽,就家拜五官中郎將。紀不得已而到京師。累遷尚書令。建安元年(196),袁紹為太尉,欲讓于紀,紀不受。拜太鴻臚,卒于官。紀于遭黨錮后,發憤著書,號曰《陳子》,凡數萬言。 ③季方:即陳諶,陳寔第六子。 ④長文:即陳群(?一236),字長文。陳紀之子。為人清尚有儀,雅好結友,有知人之明。早年被劉備辟為豫州別駕,后歸曹操,為司空掾、御史中丞、侍中。曹丕即王位,陳群官至吏部尚書,封昌武亭侯。他在任內訂“九品中正制”選官制度。曹丕代漢,陳群為尚書令,封潁鄉侯。陳群歷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為國之重臣。謚曰靖侯。 、菔宕龋杭窜骶,字叔慈。有至行,不仕,號玄行先生。皇甫謐《逸士傳》云:或問許子將,靖與爽孰賢?子將曰:“二人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內潤! 、薮让鳎杭窜魉128—190),字慈明。東漢末年大臣、經學家,時有“荀氏八龍,慈明無雙”之評。他自幼聰敏好學,潛心經籍,刻苦勤奮。桓帝延熹九年(166),太常趙典舉荀爽至孝,拜郎中,對策上奏見解后,棄官離去。為避黨錮之禍,他隱遁漢水濱達十余年,專以著述為事,先后著《禮》《易傳》《詩傳》等,號為碩儒。荀爽見董卓殘暴,與司徒王允謀除董卓,但在舉事前病卒。 ⑦余六龍:指荀淑的其他六個兒子。下食:當時的習慣用語,即上菜。 ⑧文若:即荀或(163—212),字丈若。荀緄之子。自小即被人稱作“王佐之才”。官至漢侍中,守尚書令,是曹操*為信任的謀臣和功臣,為當時北方統一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荀或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后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為曹操所忌,調離中樞,在壽春憂郁成病而亡(一說受到曹操暗示而服毒自盡)。死后被追謚為敬侯,后又被追贈太尉。 ⑨真人:有才德的人。此句言重要的人的一舉一動可能引起星象的變化。劉孝標注引檀道鸞《續晉陽秋》:“陳仲弓從諸子侄造荀父子,于時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賢人聚。’” 譯文 陳寔拜訪荀淑,因家境貧窮儉樸,沒有仆役可供差使,就讓長子陳紀駕車,幼子陳諶拿著手杖在車后跟從。孫子陳群還年幼,就坐在車上。到了荀家,荀淑讓第三子荀靖出來迎接客人,第六子荀爽給客人斟酒,其余六個兒子負責上菜。孫子荀或也還年幼,就坐在荀淑膝上。當時太史啟奏朝廷說:“有才德之士向東行,這是上應天象之吉兆! 原文 客有問陳季方:“足下家君太丘①,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②,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沾,下為淵泉所潤。當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 注釋 、僮阆录揖河梅Q人父。太丘:即陳寔。 ②阿(e):彎曲處。此指山的角落。 譯文 有人問陳諶:“令尊有什么功業德行,而能夠在天下享受如此大的聲望?”陳諶說:“家父就好比一棵生長在泰山山坳里的桂樹,上有萬仞高的山峰,下有深不可測的深淵;上受甘甜雨露沾溉,下有深邃泉水的滋潤。在這時候,桂樹哪里知道泰山有多高,淵泉有多深呢?我不知道我父親有沒有功德。” ……
世說新語/線裝中華國粹/(南北朝)劉義慶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劉義慶(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漢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蘇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蘇鎮江) ,南朝宋文學家。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次子,其叔臨川王劉道規無子,即以劉義慶為嗣,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后任江州刺史。劉義慶是劉裕的堂侄,在諸王中頗為出色,自幼就被劉裕所知,稱贊其“此吾家豐城也”。他“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學,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于門下。劉宋宗室,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著有《世說新語》,志怪小說《幽明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