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荒漠 頻危 生存-沙冬青衰退與真菌群落結構的耦合關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57690
- 條形碼:9787509657690 ; 978-7-5096-576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荒漠 頻危 生存-沙冬青衰退與真菌群落結構的耦合關系研究 內容簡介
西鄂爾多斯國家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古老孑遺瀕危植物及荒漠生態系統為主要對象的荒漠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是我國西北部荒漠地區的生態脆弱地帶。保護區內具有豐富的受國家保護的瀕危古地中海殘遺植物,起源于古地中海沿岸的第三紀孑遺植物沙冬青在此生存并延續至今,但因環境變化和人為破壞的雙重威脅,目前已出現嚴重退化現象。沙冬青衰退的真正原因以及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等研究內容已經受到學術界的普遍關注。 《荒漠 瀕危 生存:沙冬青衰退與真菌群落結構的耦合關系研究》應用高通量測序分析對不同衰退等級的沙冬青根內真菌及根圍土壤真菌進行了探討,以期能為荒漠地區瀕危植物的保護與發展研究提供借鑒。
荒漠 頻危 生存-沙冬青衰退與真菌群落結構的耦合關系研究 目錄
1.1 研究背景及依據
1.1.1 沙冬青成為學術界研究熱點
1.1.2 植物非接觸式無損傷診斷技術的急需
1.1.3 土壤真菌和內生真菌研究作為突破點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現實意義
1.2.2 理論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
1.3.1 沙冬青的研究現狀及展望
1.3.2 沙冬青根瘤菌的研究現狀
1.3.3 沙冬青真菌的研究現狀
2 研究區概況
2.1 地理位置
2.2 地質地貌
2.3 氣候
2.3.1 年降雨量
2.3.2 年平均氣溫
2.3.3 年日照時數
2.3.4 年平均風速
2.4 水文
2.4.1 地表水
2.4.2 地下水
2.5 植被特征
2.6 土壤
2.7 社會經濟概況
2.8 本章小結
3 研究內容與設計方案
3.1 紅外熱成像技術的試驗設計和方法
3.1.1 研究方法
3.1.2 試驗設計
3.1.3 測定指標與方法
3.2 真菌多樣性研究的實驗材料與實驗方法
3.2.1 實驗材料
3.2.2 實驗方法
……
4 基于紅外熱成像技術的沙冬青衰退等級劃分
5 不同生境沙冬青群落的根內生真菌群落研究
6 不同衰退等級的沙冬青群落根內生真菌群落研究
7 不同衰退等級沙冬青群落根圍土壤真菌群落研究
8 沙冬青一霸王混合群落的根內生真菌群落研究
9 沙冬青根內生真菌分離培養與鑒定
10 討論與結論
參考文獻
荒漠 頻危 生存-沙冬青衰退與真菌群落結構的耦合關系研究 作者簡介
王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人。2018年獲內蒙古農業大學土壤學博士學位,現任內蒙古財經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持并參與國家及省部級課題20余項,主編和參編著作10余部,發表論文20余篇,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4項。 高永,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人。現任內蒙古農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20篇論文被SCI收錄。主編出版教材、專著6部,獲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4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0余項。 魏杰,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人。2010年獲德國慕尼黑大學博士學位,現任內蒙古農業大學林學院高級實驗師。主持并參與國家及省部級課題近10項,主編和參編著作多部,發表論文20余篇。 黨曉宏,陜西省合陽縣人。2016年獲內蒙古農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博士學位,現任內蒙古農業大學沙漠治理學院講師。主持并參與國家及省部級課題10余項,主編和參編著作近10部,發表論文50余篇,授權國家專利15項。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