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愛的呼喚·傳統文化中的育兒處世之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8298703
- 條形碼:9787538298703 ; 978-7-5382-987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愛的呼喚·傳統文化中的育兒處世之道 本書特色
家庭和教育是當今熱門話題,但在推崇競爭和財富,急功近利和功利主義泛濫的社會大環境中,傳統觀念被顛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充滿唯分是圖的功利性,德育被忽視,導致很多人缺少道德意識,迷失了價值取向,缺失了信仰,精神懈怠,社會問題頻現。
本書以“愛是生命之源,是為人之本”為基點,回眸傳統文化,吸取傳統文化精髓,從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大學》《中庸》《禮記》《論語》《老子》等經典之作的儒道教思想中,探尋了愛、愛的教育方法以及以愛為出發點和歸宿的育兒處世之道,探討了家國、生命、教育、情愛、信仰、孝忠、價值、成功等人生問題,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家庭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出充滿愛心,能夠享受愛、給予愛的好孩子。堪稱“中國版《愛的教育》”。
愛的呼喚·傳統文化中的育兒處世之道 內容簡介
無愛無人,無愛不成其為人。人生于愛,需要在愛中生存,需要得到愛的教育和教化,需要進行愛的自我教育和教化,實施愛的教育和教化。
人類需要愛,需要理智的愛、智慧的愛。沒有智慧的愛,失去理智的愛,不是真愛,*是甚愛大費。費的不僅僅是時間、金錢和精力,那是人生幸福之廢。沒有智慧的愛使所愛的人失去成人的機會,得不到完善的人格,非但不能成功,甚至難以立足于社會。我們切勿讓無私的愛換來子痛母悲的報應,造就父母不幸、孩子無辜的咎由自取的結果。
我們迫切需要的,不是丟棄了快樂成長的考試,不是喪失了天倫之樂的成功,不是迷失了價值觀的賺錢。我們所需要的是愛、是孝、是慈、是忠、是仁、是誠、是義、是禮、是道、是德、是人性教育,是敬愛之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敬畏之心、天地之心。
人生于父母的愛,得父母養育而成長,理當感恩盡孝。孝是人之本,孝不需要很多付出:用心觀察父母的心緒,用愛表現出愉悅的表情,哪怕是偶爾為之,哪怕是虛情假意;多回家看看,實在分身乏術,哪怕偶爾打個電話、發條短信;做個恭敬的傾聽者,傾聽父母車轱轆轉的嘮叨。這些就是我們能給父母的*好的禮物,是愛的呼喚。
愛的呼喚·傳統文化中的育兒處世之道 目錄
一、情愛篇
愛是生命的本然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
愛是忠恕和責任
愛無價,情亦無價
愛情不是人生的一切
到達彼岸之舟
愛須理智,甚愛大費
二、教育篇
征戰教育
無用之用
智慧的愛育
人之為人
尊德性,道問學
愛是快樂
習慣決定命運
以樂為教,培育天性
三、孝忠篇
孝心與房子
孝是修身
和顏悅色,分享天倫之樂
傾聽,是孝的禮物
訴說,是愛的禮物
珍愛生命
家和萬事興
以孝達道
四、文化篇
何為文化?
北緯30度
儒教文化
文明文化
道可道,非常道
文化的復興
……
五、精神篇
六、信仰篇
七、家國篇
八、價值篇
九、生命篇
十、成物篇
參考文獻
愛的呼喚·傳統文化中的育兒處世之道 作者簡介
金泰成,1962年生于遼寧省開原市,朝鮮族,作家、翻譯家,北京作家協會會員。著有長篇小說《愛要怎么說》《欲望e代》,譯著有長篇小說《青春肖像》《非常久遠的玩笑》《深院大宅》以及《生活中的資本論》《中庸,人類最高的智慧》《梼杌漫畫論語》(1、2、3)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