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guī)·孝經(jīng)
-
>
道德經(jīng)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沈翊清東游日記 周肇祥東游日記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5442719
- 條形碼:9787505442719 ; 978-7-5054-427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沈翊清東游日記 周肇祥東游日記 本書特色
清末民初文獻(xiàn)叢刊(影印本): 古有先秦諸子百家爭鳴,近有民國大師百花齊放,西學(xué)東漸東西交融,盡享思想學(xué)術(shù)文化盛宴。 《沈翊清東游日記 周肇祥東游日記》 《沈翊清東游日記》為“東游軍事考察記”代表性日記之一; 保留了維新運(yùn)動至新政間國人對日本的觀感以及對中國出國的思考。 《周肇祥東游日記》記錄中日繪畫交流的一些詳情實(shí)貌; 為之后成立的“湖社畫會”提供了很好的對外交流的藍(lán)本。
沈翊清東游日記 周肇祥東游日記 內(nèi)容簡介
沈翊清《東游日記》,“東游軍事考察記”代表性日記之一,記述了對日本軍事教育的考察。據(jù)清光緒二十六福州刊本影印。一卷,扉頁有陳寶琛題簽,卷首有謝章鋌《謝賭棋師賜札》,戴鴻慈《序》,孫詒讓《序》。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沈翊清東渡日本,深度考察了日本近代化建設(shè)成就,主要涉及軍事教育建設(shè),或參觀學(xué)校,或考察軍隊(duì),或參觀兵工廠,實(shí)地參觀了幾十所軍校和普通學(xué)校,此外還還考察了經(jīng)濟(jì)、社會、交通等方面的建設(shè)。周肇祥《東游日記》,1926年東游日本所作。此行是為在日本籌備舉行“日華聯(lián)合繪畫展覽會”(即中日第四次聯(lián)合繪畫展)。日記記錄時間上啟1926年6月3日從北京登車啟程,下迄7月26日回到北京,共計(jì)53天的東游之旅。周肇祥除了記錄參與布展外,閑暇時間以游玩會客為主。對日本的民風(fēng),井然的秩序觸動很大。
沈翊清東游日記 周肇祥東游日記 目錄
原刊本(清光緒二十六年福州刊本)扉頁
謝賭棋師賜札
戴鴻慈序
孫論讓序
東游日記
周肇祥東游日記
東游日記(一九二六年京華印書局刊本)
沈翊清東游日記 周肇祥東游日記 作者簡介
沈翊清(1861—1908),字丹曾,號澄園,侯官縣(今福州市)人。兩江總督沈葆楨之長孫,沈瑋慶長子。清光緒六年(1880),入船政,光緒九年(1883),承襲一等輕車都尉世職。翌年,充船政總稽查,旋就職同知。光緒十五年(1889),中舉人。翌年,以功奏保免選同知,以知府選用,并加三品銜。光緒十九年(1893),以道員留省補(bǔ)用,并加二品頂戴。光緒二十二年(1896),總辦羅星塔青洲石船塢工程,以功請送部引見。光緒二十四年(1898)三月,得旨發(fā)往四川補(bǔ)用,留充船政提調(diào),后奉命赴日本閱視兵操,著有《東游日記》。 周肇祥(1880—1954),字嵩靈,號養(yǎng)庵,又號無畏,別號退翁,室名寶觚樓。浙江紹興人,清末舉人,曾肄業(yè)于京師大學(xué)堂、法政學(xué)校。著述甚豐,著有《東游日記》《補(bǔ)正宋四家墨刻簿》《山游訪碑目》《故都懷古詩》《游山》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jīng)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tuán)-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