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配位化合物的立體化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257749
- 條形碼:9787568257749 ; 978-7-5682-577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配位化合物的立體化學 內容簡介
《配位化合物的立體化學》主要涉及配位化合物立體化學基礎知識、金屬離子的配位幾何理論、配位化合物的拓撲立體化學、金屬配合物反應的立體化學過程等內容! ≡摃晒┗瘜W、化工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供化學、材料科學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閱讀參考。
配位化合物的立體化學 目錄
1.1 配位化合物立體化學的起源以及在化學中的角色
1.2 基本內容:立體化學、結構、幾何構型和合成的一般問題,度量和拓撲立體化學
參考文獻
第2章 關于配位化合物立體化學的方法研究
參考文獻
第3章 金屬離子的配位幾何學理論基礎
3.1 配位幾何學
3.2 主族元素
3.2.1 理論模型和預測
3.2.2 實驗數據
3.3 過渡元素
3.3.1 理論模型和預測
參考文獻
第4章 配位化合物拓撲立體化學的基本概念
4.1 對稱性
4.2 配體的分類
4.2.1 配位原子
4.2.2 配體中的原子數目
4.2.3 配體的配位性質
4.3 異構現象
4.3.1 概述
4.3.2 配位化合物的手性和前手性
4.4 立體化學命名法
4.4.1 操向輪參照系統
4.4.2 交叉線參照系統
4.4.3 定向線參照系統
4.5 立體化學用語
參考文獻
第5章 單核配位單元的拓撲立體化學
5.1 僅含有非手性單齒配體的配位單元中的配位多面體和異構體
5.1.1 配位數為2和3
5.1.2 配位數為4
5.1.3 配位數為5
5.1.4 配位數為6
5.2 僅含有非手性單齒配體的配位單元中單齒配體的構型
5.3 包含手性雙齒配體的配位單元
5.3.1 平面螯合環
5.3.2 偏離平面性的雙齒螯合配體
5.4 含有非環狀多齒配體的配位單元
5.5 具有手性要素配體的配位單元
5.5.1 固有手性配體
5.5.2 配位時配位中心轉化為立體的配體
5.5.3 混配配合物中因對稱關系產生的手性
5.6 單環配體的配位單元
5.6.1 配位原子為N、S和P的大環配合物
5.6.2 以氧供電子體為主的配體構成的大環配合物
5.7 包含多環配體的配位單元(籠狀結構)
5.8 特殊拓撲結構的配體
5.8.1 反式生成的配體
5.8.2 帶連鎖環配體的配合物
參考文獻
第6章 多核配位單元的拓撲立體化學
6.1 簡單橋聯配體的多核配合物
6.2 螺旋狀、鏈狀、結狀分子的橋聯配體
6.2.1 螺旋配合物
6.2.2 分子鏈和結點
參考文獻
第7章 金屬配合物反應的立體化學過程
7.1 異構化和取代反應
7.1.1 T-4到SP-4的多面體異構化
7.1.2 SP-4配合物的取代反應
7.1.3 金屬配合物的重排
7.2 加成或消除反應
7.3 超分子物種的形成
7.4 配位配體的反應
7.5 電子的轉移反應
7.6 金屬配合物的對映選擇催化作用
參考文獻
附錄Ⅰ 點群概述
附錄Ⅱ 專業術語英中文對照及釋義
附錄Ⅲ 不同配位原子的典型配體
附錄Ⅳ 關鍵詞中英文對照表
配位化合物的立體化學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馮·茲萊夫斯基,于1936出生于瑞士蘇黎世,之后從本科到博士一直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深造。他于1960年完成本科學業,獲得無機化學學士學位,后師從Walter Schneider教授,并于1964年獲得博士學位。隨后在1965-1967年間,他以博士后研究員的身份加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Robert E.Connick教授課題組繼續開展研究工作。之后,他返回ETH工作,并于1969年成為瑞士弗里堡大學全職教授。在1994年,他再次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進行學術訪問。他的研究興趣主要是用于光化學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以及配位化合物的EPR光譜的研究。 張建國,工學博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北曲周人。曾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北京市科技新星,榮獲中國兵工學會青年科技獎。擔任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Energetic Materials等期刊編委。至今合作發表SCI論文200余篇,被引2000余次;出版專著1部,譯著2部;授權發明專利45項,受理14項;獲國防科技二等獎、三等獎各2項。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