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中國佛學經典寶藏唯識史觀及其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086431
- 條形碼:9787506086431 ; 978-7-5060-864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中國佛學經典寶藏唯識史觀及其哲學 本書特色
唯識學派,從三世紀至七世紀的五百年內,在印度學術思想界有其輝煌的歷史;后有真諦、玄奘等人在中國弘揚,在六、七世紀的中國佛學史也發生過極大的影響。因此欲了解唯識學須先對唯識學派的歷史發展有所認識。本書即是先就唯識學派的歷史源流作一探述,次就其哲學內容作一解析。
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中國佛學經典寶藏唯識史觀及其哲學 內容簡介
《唯識史觀及其哲學》由法舫法師講解。在講解的時候,為了初學者易于了解起見,故對專門術語,在不違反原意之下,多用現代術語說明。第二編中,靠前章緒論,第三章第四節的能變識的次第,和第四、五、六三章的敘言,是我加寫的。其余的部分是就原筆記稍為改定而已。
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中國佛學經典寶藏唯識史觀及其哲學 目錄
法舫法師行傳 001
原序 004
**編 009**章 今日研究佛學之現狀 009第二章 從現代思潮看唯識學 017**節 時代思潮與佛學 017第二節 科學與佛學 019第三節 哲學與唯識學 027第三章 從中國佛學史看唯識學 033**節 中國佛學史的概觀 033第二節 唯識學與各宗 039第四章 從印度佛教史看唯識學 071**節 根本佛教與唯識學 071第二節 唯識學與印度大乘佛學者 080第五章 唯識學之歷史概觀 086
**節 唯識學之發源 087第二節 唯識學之萌芽 089第三節 唯識學之長成期 091第四節 唯識學之建立與弘傳 092第五節 中國之唯識學派 097附:唐代唯識學派之概觀 098附:唐唯識六派學說之略解 101
第二編 104**章 緒論 104**節 哲學的名義(哲學、吠陀、般若) 104第二節 哲學的方法 106第三節 哲學的性質與唯識之有 107第四節 哲學與唯識學的范圍 109第五節 唯識哲學之意趣 110第二章 論題之建立 122**節 釋論題——唯識三十論 122第二節 論文之組織 126第三節 作者與譯者 128第三章 唯識大意 134**節 宇宙人生之假說 134第二節 唯識略義 140
第三節 略釋識能變義 142第四節 能變的次第 148
第四章 了境能變識(知識論) 154**節 序言 154第二節 本頌與大綱 164第三節 根境識與感覺(知識的所依) 166第四節 六識的三方面 170第五節 六識的心理與感受 171第六節 泛論情感情緒與心所法 188第七節 前五識的產生 190第八節 意識的生起 192
第五章 思量能變識(人生論) 194**節 序言 194第二節 舉頌釋名 197第三節 所依與所緣 199第四節 體性、行相、相應 203第五節 末那之界系與伏斷 206
第六章 阿賴耶識(本體論) 209**節 序言 209第二節 阿賴耶識之三相 220第三節 阿賴耶識之種子 225第四節 阿賴耶識之功用 234第五節 阿賴耶識之感受 240第六節 阿賴耶識之因果 243第七節 阿賴耶識之舍位 244
第七章 理性的唯識論 247**節 唯識的中道義 247第二節 唯識的辯證法 253第三節 唯識的因果律 255第四節 唯識的業果緣起論 256第五節 唯識的三性三無性 267第六節 唯識的真如性(明唯識性) 279
第八章 實證的唯識論 281**節 總說 281第二節 資糧位 285第三節 加行位 289第四節 通達位 295第五節 修習位 299第六節 究竟位——佛果 306
展開全部
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中國佛學經典寶藏唯識史觀及其哲學 作者簡介
法舫法師是太虛大師的入室弟子,兩度出國傳教,為中印、中錫文化交流作出相當大的貢獻。已出版著作《唯識史觀及其哲學》《佛學對于人生之看法》《一個佛學者的程序》《金剛經演講詞》《印度之文化》等。
書友推薦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