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896125
- 條形碼:9787503896125 ; 978-7-5038-961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由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為主組成的科考隊伍,對白芨灘國家自然保護區進行的全面系統的動植物資源、植被、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調查結果,及對保護區管理機構、管理水平和管理成就的分析評價,可幫助全面及時地了解白芨灘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和自然資源現狀,掌握珍稀瀕危物種和荒漠植被消長動態,以便為保護區的有效保護和管理提供完整、準確的基礎資料和決策依據。
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 目錄
前言
第1章 自然地理環境
1.1 地理位置
1.2 地質地貌
1.2.1 地質
1.2.2 地形地貌
1.3 氣候
1.3.1 溫度
1.3.2 光照
1.3.3 風
1.3.4 降水
1.4 水文
1.4.1 地下水
1.4.2 地表水
1.4.3 人工水庫
1.5 土壤
1.5.1 成土母質與成土過程
1.5.2 土壤類型
第2章 植物區系和植被類型
2.1 植物區系
2.1.1 植物種類的基本組成
2.1.2 植物區系的科屬多樣性
2.1.3 植物生活型譜分析
2.1.4 植物水分生態型
2.1.5 植物的地理成分分析
2.1.6 植物區系特征
2.2 植被類型
2.2.1 植被分布的影響因素
2.2.2 植被水平分異特征
2.2.3 植被分類體系及類型劃分
2.3 植被分類描述
2.3.1 草原
2.3.2 草原帶沙生植被
2.3.3 荒漠植被
2.3.4 草甸植被
2.3.5 沼澤和水生植被
2.3.6 人工植被
2.4 珍稀瀕危植物
2.4.1 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2.4.2 《中國植物紅皮書》收錄的植物
2.4.3 植物分布新記錄
2.5 固沙及其他資源植物
2.5.1 食用植物資源
2.5.2 固沙(水土保持)植物資源
第3章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儲量
3.1 沙冬青植物資源儲量調查
3.1.1 分布概況
3.1.2 野生種群數量調查方法
3.1.3 野生種群數量統計
3.1.4 野生種群年齡結構統計
3.2 發菜植物資源儲量調查
3.2.1 分布概況
3.2.2 野生儲量統計方法
3.2.3 資源受威脅現狀及對策
第4章 野生動物多樣性
4.1 脊椎動物區系
4.1.1 種類組成及分析
4.1.2 區系統計分析
4.2 脊椎動物物種及其分布
4.2.1 哺乳動物
4.2.2 鳥類
4.2.3 兩棲爬行動物
4.3 珍稀瀕危及重要保護野生動物
4.3.1 保護級別及動物種類統計分析
4.3.2 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介紹
4.4 脊椎動物動態變化分析
4.5 昆蟲區系及分布
4.5.1 昆蟲種類及數量
4.5.2 昆蟲區系特征
4.5.3 昆蟲資源
4.6 保護管理建議
第5章 生態旅游資源
5.1 自然生態旅游資源
5.1.1 特有的荒漠景觀資源
5.1.2 豐富的野生生物資源
5.2 人文生態旅游資源
5.2.1 馬鞍山甘露寺
5.2.2 清水營城
5.2.3 水洞溝遺址
5.2.4 古漢墓群遺址
5.2.5 恐龍化石群遺址
5.3 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
5.3.1 旅游資源的開發
5.3.2 旅游資源的保護
第6章 社會經濟狀況
6.1 保護區內社會經濟狀況
6.2 周邊地區社會經濟狀況
6.2.1 靈武市社會經濟狀況
6.2.2 周邊鄉(鎮)社會經濟狀況
6.3 保護區土地資源利用狀況
第7章 保護區建設與管理
7.1 保護區歷史沿革
7.2 保護區管理現狀
7.2.1 機構設置與人員編制
7.2.2 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7.2.3 保護與管理情況
第8章 保護區評價
8.1 生態資源評價
8.1.1 物種與區系組成評價
8.1.2 生態系統評價
8.2 效益評價
8.2.1 生態效益評價
8.2.2 社會效益評價
8.2.3 經濟效益評價
8.3 保護區管理措施評價
8.3.1 強化制度建設
8.3.2 推進執法責任制
8.3.3 強化防火管理
8.3.4 加強社區合作
第9章 保護區建設成就分析及發展建議
9.1 保護區建設管理成就分析
9.1.1 野生物種保護狀況
9.1.2 植被保育恢復狀況
9.1.3 植被類型及群落結構組成情況
9.1.4 生態環境保護恢復狀況
9.2 保護區建設中面臨的問題
9.2.1 水資源利用問題
9.2.2 周邊社區群眾對保護區資源的開采利用
9.2.3 局部地段植被退化
9.2.4 資金投入不足問題
9.2.5 保護區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
9.2.6 科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9.2.7 宣教培訓的廣度和深入不夠
9.3 保護區建設的對策建議
9.3.1 提高對保護區在野生動植物保護中重要作用的認識
9.3.2 采取積極措施減少對地下水源的抽采
9.3.3 加強對偷牧和其他人為活動的管理
9.3.4 加強對退化地段環境的治理和退化植被的恢復建設
9.3.5 爭取國家和自治區政府更多的財政支持
9.3.6 進一步完善保護區設施設備及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保護區管理能力
9.3.7 加強保護區的宣傳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附表
附表1 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物名錄
附表2 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脊椎動物名錄
附表3 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空間分布統計
附表4 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昆蟲名錄
第1章 自然地理環境
1.1 地理位置
1.2 地質地貌
1.2.1 地質
1.2.2 地形地貌
1.3 氣候
1.3.1 溫度
1.3.2 光照
1.3.3 風
1.3.4 降水
1.4 水文
1.4.1 地下水
1.4.2 地表水
1.4.3 人工水庫
1.5 土壤
1.5.1 成土母質與成土過程
1.5.2 土壤類型
第2章 植物區系和植被類型
2.1 植物區系
2.1.1 植物種類的基本組成
2.1.2 植物區系的科屬多樣性
2.1.3 植物生活型譜分析
2.1.4 植物水分生態型
2.1.5 植物的地理成分分析
2.1.6 植物區系特征
2.2 植被類型
2.2.1 植被分布的影響因素
2.2.2 植被水平分異特征
2.2.3 植被分類體系及類型劃分
2.3 植被分類描述
2.3.1 草原
2.3.2 草原帶沙生植被
2.3.3 荒漠植被
2.3.4 草甸植被
2.3.5 沼澤和水生植被
2.3.6 人工植被
2.4 珍稀瀕危植物
2.4.1 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2.4.2 《中國植物紅皮書》收錄的植物
2.4.3 植物分布新記錄
2.5 固沙及其他資源植物
2.5.1 食用植物資源
2.5.2 固沙(水土保持)植物資源
第3章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儲量
3.1 沙冬青植物資源儲量調查
3.1.1 分布概況
3.1.2 野生種群數量調查方法
3.1.3 野生種群數量統計
3.1.4 野生種群年齡結構統計
3.2 發菜植物資源儲量調查
3.2.1 分布概況
3.2.2 野生儲量統計方法
3.2.3 資源受威脅現狀及對策
第4章 野生動物多樣性
4.1 脊椎動物區系
4.1.1 種類組成及分析
4.1.2 區系統計分析
4.2 脊椎動物物種及其分布
4.2.1 哺乳動物
4.2.2 鳥類
4.2.3 兩棲爬行動物
4.3 珍稀瀕危及重要保護野生動物
4.3.1 保護級別及動物種類統計分析
4.3.2 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介紹
4.4 脊椎動物動態變化分析
4.5 昆蟲區系及分布
4.5.1 昆蟲種類及數量
4.5.2 昆蟲區系特征
4.5.3 昆蟲資源
4.6 保護管理建議
第5章 生態旅游資源
5.1 自然生態旅游資源
5.1.1 特有的荒漠景觀資源
5.1.2 豐富的野生生物資源
5.2 人文生態旅游資源
5.2.1 馬鞍山甘露寺
5.2.2 清水營城
5.2.3 水洞溝遺址
5.2.4 古漢墓群遺址
5.2.5 恐龍化石群遺址
5.3 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
5.3.1 旅游資源的開發
5.3.2 旅游資源的保護
第6章 社會經濟狀況
6.1 保護區內社會經濟狀況
6.2 周邊地區社會經濟狀況
6.2.1 靈武市社會經濟狀況
6.2.2 周邊鄉(鎮)社會經濟狀況
6.3 保護區土地資源利用狀況
第7章 保護區建設與管理
7.1 保護區歷史沿革
7.2 保護區管理現狀
7.2.1 機構設置與人員編制
7.2.2 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7.2.3 保護與管理情況
第8章 保護區評價
8.1 生態資源評價
8.1.1 物種與區系組成評價
8.1.2 生態系統評價
8.2 效益評價
8.2.1 生態效益評價
8.2.2 社會效益評價
8.2.3 經濟效益評價
8.3 保護區管理措施評價
8.3.1 強化制度建設
8.3.2 推進執法責任制
8.3.3 強化防火管理
8.3.4 加強社區合作
第9章 保護區建設成就分析及發展建議
9.1 保護區建設管理成就分析
9.1.1 野生物種保護狀況
9.1.2 植被保育恢復狀況
9.1.3 植被類型及群落結構組成情況
9.1.4 生態環境保護恢復狀況
9.2 保護區建設中面臨的問題
9.2.1 水資源利用問題
9.2.2 周邊社區群眾對保護區資源的開采利用
9.2.3 局部地段植被退化
9.2.4 資金投入不足問題
9.2.5 保護區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
9.2.6 科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9.2.7 宣教培訓的廣度和深入不夠
9.3 保護區建設的對策建議
9.3.1 提高對保護區在野生動植物保護中重要作用的認識
9.3.2 采取積極措施減少對地下水源的抽采
9.3.3 加強對偷牧和其他人為活動的管理
9.3.4 加強對退化地段環境的治理和退化植被的恢復建設
9.3.5 爭取國家和自治區政府更多的財政支持
9.3.6 進一步完善保護區設施設備及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保護區管理能力
9.3.7 加強保護區的宣傳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附表
附表1 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物名錄
附表2 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脊椎動物名錄
附表3 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空間分布統計
附表4 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昆蟲名錄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