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223187
- 條形碼:9787514223187 ; 978-7-5142-2318-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相遇 本書特色
《相遇》的結集,是特定的時間--九十年代末以來的二十余年間,特定的空間--河北大學,特定的人群--一位詩歌教育家及其優秀的弟子,所做的一件特別的事情。從尋常的角度來看,不過是一群愛好詩歌寫作的師生的作品選集,不過,如果放眼新詩百年的歷史,卻恐怕有特別的意義。詩人們因為在河北大學聽一位老師的詩歌課而相遇、相聚,保持長期而緊密的人員與文字聯系,彼此激勵、促進、批評,一些人將詩歌寫作視為終生志業,也寫出了很優秀的作品,躋身當代優秀詩人的前沿。如果說《相遇》詩人和其他詩人群體有什么根本性區別的話,就在于他們把詩歌視為一種精神生活;在于詩歌是這些詩人的精神生活之核心與實踐形式。
相遇 內容簡介
《相遇》是雷武鈴編著的一部詩歌合集。收錄了雷武鈴(北大博士、河北大學教授)、王志軍(當代詩人)、謝笠知(北外博士)、楊震(北大博士、社科院研究員)、王強(青年導演)、劉巨文(北外博士)等20多位當代詩人的詩歌。他們的詩歌風格各異:雷武鈴的詩注重風景描寫,有著科學般的冷靜和準確,又飽含強烈的熱情,富有感染力;王志軍擅長敘事詩,在他的詩中,許多在記憶深處的人物躍然紙上,在詩歌中恒久的存在;楊震的詩飽含熱情,他對愛情的贊頌和存在的歌詠令人印象深刻,等等。又有許多共同點:都遵循嚴格的語言自覺和清晰、準確的表達,透露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存在的贊頌。
相遇 目錄
序/XIII
張國辰詩十首·根器/001
保定/病/春分/自念/冰城/津門/北新橋/外灘/鄉居告別/根器
杜旭詩四首·家/013
鏟雪/電話/成長史/死蛹
傅林詩四首·親人/033
獻給G/雨后/倭了鳥/啞巴
高彩云詩五首·成長/040
送站/大雨/炒花生/盧舍那大佛/傍晚
郭溪詩四首·那年冬天/045
停留/校園即景/那年冬天/北京味
李昶偉詩兩首·雪/049
失蹤/雪
李君蘭詩十首·北太平橋西/053
整個冬天我無所事事/暮春/今天天氣悶熱/給松貓小姐/我說你會忘記我/從冬天到夏天/秋天的夜晚/山谷/驚蟄
李俊勇詩六首·注經者/064
愛/我再一次醒來/思念/注經者/南浦 /那鈴久已不敲
劉巨文詩八首·寂靜/069
北方/蒲公英/拖拉機噴吐著黑煙……/傻三兒/楊思銳/老宅/王振/寂靜
羅佐歐詩八首·你的身影/081
四月/推門進來/給舊年/背影/春天/你的身影/地鐵里的一位姑娘/黑土地
馬煉詩兩首·給小芳/088
給小芳/橫山寺
秦微生詩兩首·貴州/091
午后/紅色兒馬
申聰聰詩五首·出游/096
夢/月亮/晚餐/出游/火車站
王強詩六首·修屋頂的人/107
難題/大雨/修屋頂的人/痛哭的人/蘭州鐵匠兄弟
王長才詩五首·自我教育/123
這一刻/精神分析N0.11/二元論/老楊
王志軍詩六首·天文館/132
老房子/櫻桃樹/安山集/蓮花山/仙人掌變形記
吳小龍詩四首·那些走過與路過的時光/151
路過/行走/秋千/記憶
肖磊詩六首·捕鳥的孩子/156
捕鳥的孩子/呀,麻雀/不一樣的問題/除冰/做刀
謝笠知詩八首·櫻花/164
九華山后山之花臺/蟬鳴/湖/櫻花/山楂花/瀑布/自言自語的卡米爾·克洛岱爾/雪
邢輝詩四首·北戴河/178
辦公室/北戴河/從北戴河赤土山大橋下去沿海灘步行到奧體中心看奧運足球比賽/葬禮
楊會會詩八首·小札/183
六月/秋假/月夜/以前/而立/一次獨白/小札/數學
楊震詩八首·激越/191
與你/芝諾/行走/白刺玫/陽臺/你/贊美
葉鵬詩五首·觀鳥記/205
2007年3月10日午后和小于一起去樹林/2010年8月23日,在北戴河遇見三只海鸕鶿/2011年12月10日,在北戴河濕地看到白尾海雕/2012年4月22日,在北戴河遇見白鶴列隊北飛/2013年9月16日晚,布達拉宮上空鶴群盤旋0
張辛鵬詩六首·工作與時日/212
五月/改完月計劃,發現太陽曬了進來……/晚來天欲雪/戀愛紀念日/去塞罕壩
趙靜詩七首·姥爺/221
問卷調查/姥爺 /*后一天/半夜/我不會再想你/夜班/無題
趙星垣詩六首·劇場/229
浮沉/逝者為大/壓軸戲/紅鉛丸/臨刑/塞內加
甄紫涵詩五首·洱海邊/236
火星/五月之光/離家/洱海邊/冬天的樹
雷武鈴詩六首·論安靜/244
白云(二)/和曉諭、鐵軍、巨文游云臺山萬善寺/和鐵軍巨文在晉豫陜間的黃河北岸/論安靜/論青春
編后記/259
展開全部
相遇 作者簡介
雷武鈴,1968年出生,湖南人。北京大學外語學院文學博士,詩人,譯者,文學批評家。現為河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已出版詩集《蜃景》(合著)《地方》,研究專著《自我、宿命與不朽:伊克巴爾研究》,有詩歌、評論、翻譯在《天涯》《書城》《新詩評論》《世界文學》等書刊發表。雷武鈴以其修士般的超越、高邁、隱忍、清奇的詩風,被稱為“當代隱士般的詩人”;因其對詩歌教育的默默投入和巨大收獲,被稱為“當代最優秀的詩歌教育家”(周偉馳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