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鐵血首相丘吉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838894
- 條形碼:9787506838894 ; 978-7-5068-388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鐵血首相丘吉爾 本書特色
鴻儒文軒編著的這本《鐵血首相(丘吉爾1874-1965)》在考證大量歷史資料和細節的基礎之上,以全新的視角,盡可能還原英國首相丘吉爾的面貌,客觀、公允地敘述了他的成長道路和心路歷程。希望他的經歷以及編者的評論能給廣大讀者帶來一些啟發,引起廣大讀者的思考。
鐵血首相丘吉爾 內容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目前規模優選、戰斗很為慘烈、影響很為深遠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參戰雙方涌現出了許多風云人物。他們或為人類自由而戰,成為流芳千古的英雄;或為法西斯賣命,成為遺臭萬年的戰爭罪犯。
丘吉爾,英國政治家、演說家、軍事家和作家,曾于1940年至1945年出任英國首相,任期內領導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聯合美國等國家對抗德國,并取得了很終勝利,并自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英國首相。
鴻儒文軒編著的這本《鐵血首相(丘吉爾1874-1965)》為我們講述的就是他的人生經歷。
鐵血首相丘吉爾 目錄
一 從平民到貴族的丘吉爾家族
二 倫道夫勛爵邂逅珍妮小姐
三 降生在更衣室里的大人物
四 在學校里練習飛翔的小雄鷹
第二章 出色的青年軍官
一 對軍事和政治的濃厚興趣
二 從步兵士官生到騎兵中尉
三 到古巴體驗“傳奇般的生活”
四 在印度班加羅爾的戰斗經歷
五 “一個年輕軍官”的戰地報道
第三章 初登政壇的新秀
一 “貴族的兒子”成了俘虜
二 “黑暗的一周”唯一的光明
三 從傳奇英雄到保守黨議員
四 因政見不同而脫離保守黨
第四章 年輕的內閣大臣
一 出任殖民地事務部副大臣
二 “貴族的兒子背叛了貴族”
三 內閣大臣的“羅曼蒂克”
四 “多管閑事”的內政大臣
五 *出色的海軍大臣之一
第五章 接受戰爭的歷練
一 開戰!開戰!開戰!
二 身份特殊的丘吉爾少校
三 毛瑟槍團第六營中校營長
第六章 跌宕起伏的人生
一 重返政壇出任軍需大臣
二 身兼陸軍和空軍大臣兩職
三 美、英、法聯合制裁德國
四 悄然重返保守黨的陣營
五 從財政大臣跌人人生低谷
第七章 新一輪的世界大戰
一 呼吁政府警惕納粹的野心
二 英美法綏靖政策大行其道
三 臭名昭著的“慕尼黑會議”
四 呼吁人民“為保衛自由而戰”
五 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了帷幕
第八章 受命組建戰時內閣
一 羅斯福發表“爐邊談話”
二 放棄黨派之爭,全力抗戰
三 丘吉爾受命組建戰時內閣
四 悲壯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五 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演說
六 《聯合宣言》和法國的淪陷
第九章 全面抗擊德國納粹
一 冷靜地指揮不列顛空戰
二 盡力爭取美國的物資援助
三 德軍執行“巴巴羅沙”計劃
四 發表演說,積極援助蘇聯
五 兩位歷史巨人的歷史性會晤
六 美國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十章 鐵腕政策扭轉戰局
一 英美發表《聯合國共同宣言》
二 扭轉戰局,穩定戰時內閣
三 執行登陸北非的“火炬”計劃
四 在卡薩布蘭卡與羅斯福會晤
第十一章 “霸王”行動的勝利
一 意大利退出軸心國聯盟
二 英美蘇發表《德黑蘭宣言》
三 蒙哥馬利修訂“霸王”計劃
四 諾曼底登陸前的*后準備
五 “霸王”行動的偉大勝利
第十二章 悄然走下政壇
一 爭論不休的“雅爾塔會議”
二 希特勒和第三帝國的覆滅
三丘吉爾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
第十三章 一代偉人*后的歲月
一 發表反蘇反共的“鐵幕”演說
二 從第二次任首相到交出權力棒
三 一代偉人長眠布懶頓教堂墓地
鐵血首相丘吉爾 節選
《(二戰風云人物)鐵血首相—丘吉爾》: 從平民到貴族的丘吉爾家族 英國是世界近代史上*大的殖民國家。從16世紀開始,這個善于航海的民族就憑借著強大的海上力量,遠涉重洋,在海外拓展殖民地。到1876年,其在全球范圍內領有的土地已達2250萬平方千米,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五大洲、四大洋。殖民者洋洋得意地宣稱:“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英國也因此得到了一個“日不落帝國”的別稱。 廣闊的殖民地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原料產地和傾銷市場,也促使大英帝國的經濟、文化、科學和工業出現了全面發展的蓬勃景象。 太平盛世催生了上流社會的奢侈、柔靡之風。平日里,貴族們都住在鄉間別墅里,過著幾乎足不出戶的生活,僅和少數朋友及親戚保持著有限的交往。 每當冬季來臨之時,貴族們就會像候鳥一樣,紛紛離開鄉間別墅,帶著家眷仆役搬到位于倫敦市區的大宅中,準備參加定期的議會會議。開會的問歇,貴族和他們的家眷不斷地走親訪友,一年一度的倫敦社交季也隨之開始了。 白天,穿著考究的紳士們或在議會中侃侃而談,或三五成群地聚在沙龍里討論政治、哲學等高深莫測的話題;女士們或慵懶地斜躺在寬大、舒適的沙發上閱讀煽情的傷感小說打發時間,或乘坐華麗的馬車上街購物、走親訪友…… 黃昏時分,豪華的宅邸便熱鬧起來了。門前車水馬龍,屋內也熙熙攘攘。紳士們三三兩兩地信步走到門口,等待男仆向男主人通報。女士們的派頭則大得多,她們多半都會帶著漂亮的貼身侍女,乘坐馬車,款款而來。女仆們大都提著一個精美的小行李箱,里面裝滿了為晚宴、酒會、舞會等不同場合而準備的服裝。 晚宴開始后,男女主人坐在長餐桌的兩端,客人們也會按性別分坐在兩邊。餐桌上的食物豐盛而又講究,進餐禮儀也十分繁瑣。 晚宴結束后,女士們會在女主人的引領下走向專門為她們準備的更衣室,更換服裝。紳士們則會在男主人的招呼下,一邊頻頻舉起手中的酒杯,一邊耐心地等待著邀請他們心儀的女子共舞一曲。 燈光暗了下來,歡快的華爾茲響了起來,眾人期待的舞會終于開始了。紳士們紛紛離座,走向舞池,邀請已經在那里靜靜等待的女子一曲又一曲地跳下去。這種歡快的舞會不但是貴族們交流政見、增進了解的平臺,也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好時機。倫道夫·亨利·斯賓塞·丘吉爾和他的妻子珍妮·杰羅姆便是在舞會上認識的。 倫道夫雖然其貌不揚,但家世卻極其顯赫。17世紀中期,英國的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向封建貴族的專制統治發起了強有力的進攻。克倫威爾的“鐵騎軍”和新模范軍,同國王的保皇黨軍隊進行著殊死的戰斗。倫道夫的祖先溫斯頓-丘吉爾本是一介平民,但在英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中卻站在貴族一邊,拿起武器為國王查理一世作戰。因為作戰勇敢,溫斯頓·丘吉爾很快晉升為軍官。 1649年,克倫威爾的國會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斷頭臺。背運的保皇黨軍官溫斯頓·丘吉爾只好帶著傷解甲歸田,并且受到了勝利者的懲罰,被迫繳付446英鎊8先令罰款。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不是一個小小的軍官能夠承受得起的。結果,溫斯頓·丘吉爾破產了。他只好委曲求全,跟著新婚不久的妻子住到了岳父家中。 從此,溫斯頓·丘吉爾上尉深居簡出,埋頭研究皇家政權淵源的演變,以寄托自己復辟君主制的企盼,希冀有朝一日會時來運轉。事實證明,他的期待并不是一廂情愿的。 11年后,即1660年,查理二世從多維爾登陸,在英國復辟了君主制。溫斯頓·丘吉爾立即帶著自己花了十多年時間撰寫而成的皇族家譜學手稿前往倫敦,求見新君。查理二世有感于溫斯頓·丘吉爾對皇家的忠誠,特別器重他。從此之后,溫斯頓·丘吉爾便走上了飛黃騰達之路。 溫斯頓。丘吉爾先被選為議員,后來又被查理二世派往愛爾蘭出任收益頗豐的地方官,*后又被召回倫敦,為王室掌管財產。不能說溫斯頓。丘吉爾在政治上有多么成功,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他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奠定了丘吉爾家族的貴族地位。在他年邁之時,查理二世不但封其為爵士,還賦予了他持有族徽的特權。 因為溫斯頓·丘吉爾的關系,其子約翰·丘吉爾被安排到宮中,充當國王查理二世的聽差,其女阿拉貝勒則成了國王的弟弟約克公爵的情婦,并為約克公~TJL-T-菲茨詹姆斯。依靠阿拉貝勒與約克公爵的親密關系,約翰·丘吉爾在上流社會備受青睞。 后來,由于國內政治斗爭激化,在國王的勸告下,約克公爵出奔荷蘭。此時已晉升為英軍上尉的約翰·丘吉爾便成了約克公爵*為信賴的副官,隨同約克公爵去荷蘭政治避難。查理二世在與國會攤牌時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勝利。他宣布解散國會,而議員們則目瞪口呆,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便順從了。 ……
鐵血首相丘吉爾 作者簡介
鴻儒文軒,圖書出版策劃工作室,策劃出版了帝王傳記、二戰風云人物、世界名詩珍藏等系列著作,及《中國歷代兵法精粹》《悠香古韻:茶典故》《影響孩子一生的七個關鍵期》《中國式家庭教育的誤區》《國家血脈》《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滅》《中國諾門罕:1939》《笑對人生》等大量生活、社科、勵志類圖書,具有較廣泛的影響,深受廣大讀者好評。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