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走進智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759074
- 條形碼:9787508759074 ; 978-7-5087-590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進智者 內容簡介
寫完了《持續了近身十二年的采訪》這一代序之后,一次做夢夢到在山澗漫步,突見一老者白衣飄飄地從高山上飛到我面前,教訓我說:“你寫一本《走近智者》,此書立意很好,因當今中國人,聰明人很多,智慧人甚少;小聰明者遍地皆是,大智大慧者鳳毛麟角;聰明者損人利己不顧一切反得勢,大智大慧者德才兼備有品、有節、有能、有績反遭白眼。這些現象的出現,與不少人分不清聰明與智慧有關。你采訪這個超出當代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奇人,對思維誤入歧途、為錢權瘋狂到不顧健康、婚姻、子女教育、人格,對這樣偏頗的價值觀不能不說是個很好的挑戰或沖擊,這一點很值得肯定。寫此書也遠比寫那些吟風詠月甚至為求銷量而描寫色情、兇殺或趕時髦的小說及劇本的作家品位高。但是有一點,我要提醒你,你寫《走近智者》,如果不解釋什么叫智慧,尤其是聰明與智慧、小聰明與大智慧的區別,那么就是你寫作的不嚴謹”我聽后一驚,正要上去仔細問個究竟,只見那人翩翩而去,我大喊他仍不停,突然醒來,原是一夢。 我再也睡不著了,仔細又將白衣老者的話回憶一遍,覺得極有道理:我以“走近智者”為題寫作,為什么不對什么是智慧進行定義外的解釋呢?否則,讀者朋友連你所說的“智慧”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又怎能真正清晰、透徹地理解《走近智者》的立意呢?想到這里,突然從大腦深處一下蹦出許多條關于智慧的內容,我覺得好像是那白衣老者給的答案或帶來的靈感。根據自己有靈感須即寫的原則,我遂披衣下床,寫下“聰明與智慧的區別”。 聰明是小智慧,智慧是大聰明。其實,說“聰明是小智慧”還有些高抬了聰明者,其頂多是小智謀,因為聰明,尤其是耍小聰明,不僅連智慧的邊都沾不上,而且還很愚蠢,至少會讓大智大慧者可笑或不屑。 聰明只表現在物質(錢權名)上,智慧表現在人生的綜合成功即九大成功上。聰明者天天時時將精力、心力、智力花在錢權名的成功上,將人生濃縮為四個字“掙錢花錢”,其他一切為之讓路;智慧者則注重人生成功即綜合成功或人生全方位成功,就是將物質成功、身體成功、生活成功、婚姻成功、子女教育成功、精神成功、人格成功、素質成功、生命成功這“九大成功”齊頭并進、協調發展。可遺憾的是當今許多世俗成功之人,身體垮了、婚姻糟了、子女丟了、人格沒了、素質低了、精神蔫了,雖物質成功了,有大錢或大權或大名了,在其他八個方面搞得一團糟,哪怕有幾個方面的缺憾,甚至只有一個方面的缺陷,就如同素質上的“木桶缺板原理”一般,都是你人生的全部失敗。
走進智者 目錄
聰明與智慧的區別
**章 情趣篇
為什么不收藏當代名人字畫
為什么只收藏假文物
為什么喜歡在夕陽下看寒鴉
為什么喜歡流連森林
為什么喜歡山澗枕溪
為什么喜歡仰望星空、舟中彈琴、花間閱讀
為什么對茶及咖啡是“六喝六不喝”
為什么每年要關掉手機到江河漂流
為什么雨中從不打傘
為什么別人升官發財與己無關
為什么沒有煩惱
第二章 做人篇
為什么忙人所閑、閑人所忙
為什么在日常目光所及處到處都貼掛座右銘
為什么20歲時就樹立100個人生大目標
為什么說話要“過三關”
為什么要做“六像之人”
為什么“三不違”外肆意、率性生活、做人
為什么盡量隱才
為什么追求沒有性格
為什么不生活在別人的目光和評價里
為什么一切為道德人格讓路
為什么從不忌妒
為什么杜絕血性之怒
為什么從不怨懷才不遇
為什么特別尊重女性
為什么反對或從不戴手表
為什么從不與人爭論
為什么要感謝“三難”
為什么“三不看”
為什么“三不聽”
為什么每年要在建筑工地隱名勞動一天
為什么要在春秋去農家收割一天
為什么凡事不找理由及借口
……
第三章 生活篇
第四章 飲食篇
第五章 社交篇
第六章 婚姻家庭篇
第七章 健康篇
第八章 職業篇
第九章 求知篇
第十章 死亡篇
后記
走進智者 節選
《走近智者》: 1.為什么要像農民那樣勤勞節儉,即像農民那樣在日常工作中勞作、辛苦、任勞任怨、早出晚歸,在物質生活中又十分節儉,甚至連消費也僅保持*低消費。因為作為一個人,首先是不尚勞作,一懶即惰;其次是不尚勞作的人身體機能必下降,即對健康大大不利;再次是習慣優秀是人應培養的各種好習慣中**重要的,故此君能在早5點起,23點睡,20年如一日;*后是物質生活的奢侈度,不僅與精神的高貴度成反比(故此君生活*儉,總穿*便宜的衣服、吃*便宜的飯菜),而且從經濟學的角度講無此必要,從預防保健的角度看反倒有害,從時間管理的角度看反倒不智。故農民的勤勞節儉,雖不是人類共同追求,卻理應成為智者或高素質者的修養追求之一。 2.為什么追求像文人士大夫那樣的精神享受。所謂這種精神享受,就是指精神生活十分豐富,能使自己不僅做精神富翁,而且能做精神貴族。一是在獸、人、神三類,人的精神生活豐富度,決定人趨向神還是趨向獸;二是豐富的精神生活是人幸福的重要或決定因素。因物質生活在衣食得到基本保證之后,不僅在幸福指數的比例中不再上升,而且在幸福指數中所在比例較小,無論再富再奢侈,也超不過精神生活的1/4;三是精神生活越豐富,不僅生活越有情趣、越有質量、越有品位,而且智商也越高,思維方式也越靈活、寬廣、科學。故此君物質生活極簡、精神生活極豐,如他幾乎所有的球類競技運動都會,幾乎所有的棋類都會,還會20多種樂器,擅長書法、繪畫,會潛水、跳傘、滑雪,還在學習沖浪,還會寫詩、填詞、作曲、攝影…… 3.為什么要像退休老人一樣散漫、悠閑、輕松。**,閑暇是人生高質量或幸福之基;第二,閑暇時間多少與社會文明進步成正比,如社會的發展、人類的文明進程,從某個角度講與人類的休閑時間增加成正比;第三,輕松沒壓力或壓力小,不僅是幸福之基,還是健康之基,與之相反的緊張、壓力、匆忙、焦急等現代社會普遍流行的負面情緒,是健康的大敵,致癌的主因;第四,閑暇是智慧之基,因為沒有閑暇就沒有安靜,沒有(安)靜就沒有(智)慧,因為“慧由靜生”;第五,沒有閑暇就難免匆忙,匆忙從某個角度講是一個人低靈性、沒能力、沒修養、沒品位的體現;第六,過一種悠閑、從容、節約、舒緩、簡單的慢生活,即遠離壓力、匆忙、急迫、焦躁的生活。 4.像高考學生那樣爭分奪秒。這種說法看似與上段內容相矛盾,其實并不矛盾。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其一,時間即生命、惜時即珍惜生命,因生命無非是幾十年的時間;其二,管理時間的能力是一個人*大的能力之一;其三,注重分秒,是高效率的前提條件之一;其四,爭分奪秒可使時間利用效率極高,也可擠出更多的時間,正如一位名人所言:用分鐘計算時間的人比用時鐘計算時間多59倍。 ……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