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英國史-(全三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649306
- 條形碼:9787508649306 ; 978-7-5086-4930-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英國史-(全三卷) 本書特色
沃爾夫森歷史獎、W.H.史密斯文學獎得主西蒙·沙瑪,以恢宏而凝練的筆調帶你進入英國故事。從羅馬入侵到諾曼征服,從黑死病到伊麗莎白的輝煌,從光榮革命到兩次世界大戰,英國歷史上的戰爭與和平在他的筆下,恍如重演。人物和場景在歷史幻燈中跳躍。現代文明先驅者的艱險歷程令人動容。
全書共分三卷。 《英國史Ⅰ:在世界的邊緣? 3000BC—AD1603》包括超過1500年的英國歷史,從羅馬*次入侵到伊麗莎白女王非凡的統治時期。本書的視角從文明誕生開始,到諾曼征服,從宗教戰爭、黑暗的中世紀到亨利二世的國家風波;黑死病的爆發,幾乎毀了半個歐洲的人口,都鐸王朝錯綜復雜的矛盾,伊麗莎白一世和蘇格蘭瑪麗女王之間的沖突構成了本卷的主要內容。通過故事本身探索相互關聯的主題網絡——一個民族國家的形成究竟是因何形成,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斗爭,歷史內在推動的力量都在期間可見一斑。 沃爾夫森歷史獎、W.H.史密斯文學獎得主西蒙·沙瑪,以恢宏而凝練的筆調帶你進入英國故事。從羅馬入侵到諾曼征服,從黑死病到伊麗莎白的輝煌,從光榮革命到兩次世界大戰,英國歷史上的戰爭與和平在他的筆下,恍如重演。人物和場景在歷史幻燈中跳躍。現代文明先驅者的艱險歷程令人動容。
全書共分三卷。 《英國史Ⅰ:
在世界的邊緣? 3000BC—AD1603》包括超過1500年的英國歷史,從羅馬*次入侵到伊麗莎白女王非凡的統治時期。本書的視角從文明誕生開始,到諾曼征服,從宗教戰爭、黑暗的中世紀到亨利二世的國家風波;黑死病的爆發,幾乎毀了半個歐洲的人口,都鐸王朝錯綜復雜的矛盾,伊麗莎白一世和蘇格蘭瑪麗女王之間的沖突構成了本卷的主要內容。通過故事本身探索相互關聯的主題網絡——一個民族國家的形成究竟是因何形成,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斗爭,歷史內在推動的力量都在期間可見一斑。
《英國史II: 不列顛的戰爭 1603—1776》是一部英國戰爭的歷史:理想主義的枯萎,令人震驚的大屠殺,和意想不到的結果以及令人吃驚的生活。在這一卷中,西蒙•沙瑪喚起戰爭、饑荒、瘟疫的恐怖,火焰燃燒的城市,破碎家庭的悲情,父親和兒子被迫選擇對立。但他也抓住了宮殿和議會的親密關系和利潤和快樂的誘惑。在矛盾與沖突中,展示出英國貴族的眾生相。這些沖突在愛爾蘭和蘇格蘭之間,在國會與王室之間展開。打破“聯合王國”的錯覺,成千上萬的為此丟掉了生命。比死于*次世界大戰更大的人口比例。當宗教激情讓位給可以產生利潤的消費熱情,它有可能成將英國變成一個致力于成為“成功的企業”而凝聚在一起的不列顛集合體。在幾代人的經營下,英國擴展極快,他在為成為世界史上罕有的強大的帝國積蓄能量。
《英國史Ⅲ: 帝國的命運 1776—2000》從18世紀70年代講起。一個人怎么能讓自己的自由過多地區從與世界。一個對自己軍隊不信任的國家,變成了軍事強國。在野心、奴隸和勇敢地探險者的幫助下,英國建立了一個強大帝國,將它的國旗插遍了全球。通過令人上癮的茶葉、糖和咖啡貿易,它控制了殖民地。
英國從1789年法國革命中吸取了不少的經驗。維多利亞女王18歲登基,統治一個令人疼痛但在工業革命中迅速發展的國家。混亂和革命預示著革新,但事實上家庭生活習慣和傳統依然是國家穩定的基石。大英帝國承諾了和平、穩定和繁榮。但在愛爾蘭和印度卻如此相像的充斥著暴力和饑荒。
在書的*后,西蒙•沙瑪陷入了對過去的英國20世紀的歷史的沉思中。 探討了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命運和消沉、不安的戰后和平。
英國史-(全三卷) 內容簡介
1. 值得期待的英國新通史,新觀點、新視角、新材料。
目前國內能見到的英國通史,大多是出版時間非常早的經典著作,本書是西蒙·沙瑪以全新視角,配合BBC紀錄片撰寫的全新通史,運用了新的材料和很多BBC才能獲得的特殊資源,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2. 西蒙·沙瑪,與霍布斯鮑姆和尼爾·弗格森同量級的歷史學家,沃爾夫森歷史獎、W.H.史密斯文學獎、全美書評學會獎得主。
學術著作曾獲沃爾夫森歷史獎、W.H.史密斯文學獎,與霍布斯鮑姆并稱英國歷史學界雙雄。講故事的行家、深受大眾喜愛的電視明星。編寫、主持過系列紀錄片《英國史》《藝術的力量》《美國的未來》等,社會影響力只有尼爾·弗格森可與之匹敵。
3.BBC出品,必屬精品,破收視和DVD銷售記錄。本書比紀錄片更豐富、更完整。
英國高水準歷史學家與BBC精良制作的結合,記錄片的收視和DVD銷售量都創記錄。書在保持通俗性的基礎上,將大量紀錄片無法容納的有趣材料和細節展現出來,同時更多的加入作者對時代狀況和特征的分析和解讀。
4.英國是現代化的范本國家和先驅者,要了解現代化歷程,當然要讀英國史。
一個傳統國家究竟因為何種因素轉變為現代國家,從商業到宗教、從制度到文化、從科技到環境,歷史內在推動的力量到底何在?英國作為現代化的范本國家和先驅者,其歷史的可讀性與啟發性都足夠說服我們去仔細研究。
5. 涵蓋英國歷史上極富戲劇性的重大事件和爭議人物,對世界文明進程有重大影響。
事件:諾曼征服、玫瑰戰爭、蘇格蘭叛亂、光榮革命、議會制度和君主立憲的建立、工業革命、美國革命和大英帝國的興起和衰落。
人物:亨利八世和他的妻子們、莎士比亞、牛頓、達爾文、伊麗莎白女王、克倫威爾、丘吉爾。1. 值得期待的英國新通史,新觀點、新視角、新材料。
目前國內能見到的英國通史,大多是出版時間非常早的經典著作,本書是西蒙·沙瑪以全新視角,配合BBC紀錄片撰寫的全新通史,運用了新的材料和很多BBC才能獲得的特殊資源,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2. 西蒙·沙瑪,與霍布斯鮑姆和尼爾·弗格森同量級的歷史學家,沃爾夫森歷史獎、W.H.史密斯文學獎、全美書評學會獎得主。
學術著作曾獲沃爾夫森歷史獎、W.H.史密斯文學獎,與霍布斯鮑姆并稱英國歷史學界雙雄。講故事的行家、深受大眾喜愛的電視明星。編寫、主持過系列紀錄片《英國史》《藝術的力量》《美國的未來》等,社會影響力只有尼爾·弗格森可與之匹敵。
3.BBC出品,必屬精品,破收視和DVD銷售記錄。本書比紀錄片更豐富、更完整。
英國高水準歷史學家與BBC精良制作的結合,記錄片的收視和DVD銷售量都創記錄。書在保持通俗性的基礎上,將大量紀錄片無法容納的有趣材料和細節展現出來,同時更多的加入作者對時代狀況和特征的分析和解讀。
4.英國是現代化的范本國家和先驅者,要了解現代化歷程,當然要讀英國史。
一個傳統國家究竟因為何種因素轉變為現代國家,從商業到宗教、從制度到文化、從科技到環境,歷史內在推動的力量到底何在?英國作為現代化的范本國家和先驅者,其歷史的可讀性與啟發性都足夠說服我們去仔細研究。
5. 涵蓋英國歷史上極富戲劇性的重大事件和爭議人物,對世界文明進程有重大影響。
事件:諾曼征服、玫瑰戰爭、蘇格蘭叛亂、光榮革命、議會制度和君主立憲的建立、工業革命、美國革命和大英帝國的興起和衰落。
人物:亨利八世和他的妻子們、莎士比亞、牛頓、達爾文、伊麗莎白女王、克倫威爾、丘吉爾。
6. 既如小說般精彩跌宕,又有史詩般宏大視野和問題意識。
沙瑪既有高超的講故事能力,又有深厚的歷史學術功底。使得本書具備通俗性和趣味性,將戲劇性非常強的英國歷史還原得精彩紛呈;同時,又帶著問題意識來梳理時代特征、剪裁史料、深入分析,也能為學術和嚴肅讀者提供有啟發性的觀點和敘述。
7. 甫一出版,就獲得比紀錄片更高的贊譽和評論。
《每日郵報》:西蒙·沙瑪的這三冊《英國史》與紀錄片相比更加的豐富與完整,跨度巨大且沒有一絲贅語,這是一部生動到足以喚醒你的歷史。
8. 近百幅珍貴歷史圖片,畫面感十足。
英國史-(全三卷) 目錄
在世界的邊緣? 3000BC—AD1603
序言
**章 在世界的邊緣?
第二章 征服
第三章 王權無約束?
第四章 外來者和本地人
第五章 死亡之神
第六章 燃燒的信念
第七章 女王的身體
致謝
參考文獻
----------
英國史II 不列顛的戰爭 1603—1776
序言
**章 重塑不列顛
第二章 帝王之業乎?
第三章 尋找利維坦
第四章 未竟事業
第五章 不列顛股份公司
第六章 謬誤帝國
致謝
參考文獻
----------
英國史III 帝國的命運 1776—2000
序言
**章 自然的力量:通往革命之路?
第二章 自然的力量:回家之路
第三章 女王與蜂巢
第四章 妻子、女兒和寡婦
第五章 “好心”帝國的投資
第六章 “好心”帝國的紅利
第七章 *后的布萊茲歐弗
第八章 忍 耐
致 謝
參考文獻
英國史-(全三卷) 相關資料
沙瑪著作的優點是學識淵博、風格獨特、雄辯滔滔。
——艾瑞克·霍布斯鮑姆
西蒙·沙瑪的這三冊《英國史》與紀錄片相比更加的豐富與完整,跨度巨大且沒有一絲贅語,這是一部生動到足以喚醒你的歷史。
——《每日郵報》
沙瑪不太在意“英國”這概念是否真的存在過。他說有,然后我們就同意了。這就是為什么這是本好書。
——《泰晤士報》
戰爭與和平,二者之間的林林總總,精彩紛呈的呈現在西蒙·沙瑪的《英國史》中。
——
《金融時報》
非凡之作。任何概述都無法傳達這本書豐富的內容。它會讓人沉浸其中,給人滋養,令人著迷。
——《紐約書評》
他是那個講故事的人,廣泛深入閱讀當代重構派歷史,英國史的優良向導。
—— 《紐約時報》
西蒙·沙瑪是天賦和成就都驚人的歷史學家。
——《旁觀者》
歷史在他筆下恍如重演,動態跳躍與可讀性兼具。
——《星期日快報》
沙瑪有大師般的能力,將人物與沖突之間的關系用幻燈般的手法再現。
——《金融時報》
英國史-(全三卷) 作者簡介
西蒙·沙瑪(Simon Schama),
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皇家文學學會會員。他1945年出生于倫敦,21歲在劍橋大學以優等生身份畢業,隨后在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教書。1977 年,他出版第一部專著《愛國者和解放者》,即獲沃爾夫森歷史獎。1980年,在哈佛大學謀得教席,后“轉會”至哥倫比亞大學擔任教授。在美國期間,他陸續出版了多本學術著作,獲得了學界的極大關注和大批讀者的認可。其中《財富的窘境》(1987)、《公民們》(1989)分別獲得當年的《紐約時報書評》年度好書獎,《風景與記憶》(1995)獲得W.H.史密斯文學獎。
1995年,沙瑪受邀將《風景與記憶》改編為系列電視片,充分展示了其敘事功底和畫面意識。之后,BBC邀請沙瑪編寫并主持大型紀錄片《英國史》。沙瑪特地遷回英國,專心投身于《英國史》的創作。這部15集的電視片于2000年開播,贏得如潮好評,收視率和DVD銷量都創下紀錄。沙瑪也以此片獲得廣播新聞協會作家獎。西蒙·沙瑪(Simon Schama),
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皇家文學學會會員。他1945年出生于倫敦,21歲在劍橋大學以優等生身份畢業,隨后在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教書。1977 年,他出版第一部專著《愛國者和解放者》,即獲沃爾夫森歷史獎。1980年,在哈佛大學謀得教席,后“轉會”至哥倫比亞大學擔任教授。在美國期間,他陸續出版了多本學術著作,獲得了學界的極大關注和大批讀者的認可。其中《財富的窘境》(1987)、《公民們》(1989)分別獲得當年的《紐約時報書評》年度好書獎,《風景與記憶》(1995)獲得W.H.史密斯文學獎。
1995年,沙瑪受邀將《風景與記憶》改編為系列電視片,充分展示了其敘事功底和畫面意識。之后,BBC邀請沙瑪編寫并主持大型紀錄片《英國史》。沙瑪特地遷回英國,專心投身于《英國史》的創作。這部15集的電視片于2000年開播,贏得如潮好評,收視率和DVD銷量都創下紀錄。沙瑪也以此片獲得廣播新聞協會作家獎。
2001 年,西蒙·沙瑪獲封大英帝國司令勛章(CBE)。2003年,他與BBC和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簽訂了一份金額高達300萬英鎊的合約,包含三本新書和伴生的兩部紀錄片。其中的《亂世交匯》獲得了全美書評學會獎。他跟BBC等電視臺合作的紀錄片還包括《美國的未來》《藝術的力量》《猶太人的故事》《英國的面孔》等,均獲得極高的評價,也引起了中國觀眾和讀者的極大關注。
2018年,西蒙·沙瑪還參與了重量級九集紀錄片《文明》的創作,編寫和主持了其中的五集。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