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圖解人體經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147692
- 條形碼:9787510147692 ; 978-7-5101-476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解人體經絡 本書特色
十二經絡對應十二時辰23-1時(子時):這個時段,膽經比較旺。子時睡得足、質量好,一般不會出現黑眼圈。中醫理論認為:“肝之余氣,泄于明膽,聚而成精。”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后頭腦清晰、氣色紅潤。反之,常于子時內不能入睡者,則氣色清白,眼眶昏黑。同時,因膽汁排毒代謝不良,非常容易生成結晶、結石等一系列疾患。1-3時(丑時):這個時段,肝經比較旺盛。中醫理論認為:“肝藏血,人臥則血歸于肝。”如果丑時不能入睡,肝臟還需要輸出一定能量支持人的思維或行動,就很難完成人體的新陳代謝。所以,丑時未能入睡者,往往面色呈現清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并且臉色晦暗,非常容易長斑。3-5時(寅時):這個時段,肺經比較旺盛。寅時睡得熟,色紅精氣足。“肺朝百脈”,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后,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健康者往往面色紅潤,精力充沛。而那些肺病者,這時的反應*為激烈,如劇咳或哮喘而醒。5-7時(卯時):這個時段,大腸經比較旺盛。卯時大腸蠕動,進行排毒并排出渣滓。“肺與大腸相表里”,肺將充足新鮮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進入興奮狀態,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所以,清晨起床后,*好排大便。7-9時(辰時):這個時段,胃經比較旺盛。辰時吃早餐,營養身體安。人在此時段吃早餐,*容易消化,吸收也很好。早餐可安排溫和養胃的食品,如稀粥、麥片、包點等。過于燥熱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現嘴唇干裂、唇瘡等問題。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種疾病。9-11時(巳時):這個時段,脾經比較旺盛。“脾主運化、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于口,其華在唇”。脾的功能好,血液質量好,所以嘴唇是紅潤的。反之唇白標志血氣不足,唇暗、唇紫則標志寒入脾經。11-13時(午時):這個時段,心經旺盛。午時一小憩,安神養精氣。“心主神明,開竅于舌,其華在面”。心氣可以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在午時如果能夠休息片刻,對于養心大有好處,能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13-15時(未時):這個時段,小腸經旺盛。未時分清濁,飲水能降火。小腸可以分清濁,它能把水液歸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于脾。小腸經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如小腸有熱,人會干咳、排屁。此時多喝水、喝茶,有利于小腸排毒降火。15-17時(申時):這個時段,膀胱經旺盛。申時津液足,養陰身體舒。膀胱貯藏水液和津液,水液可以排出體外,津液則循環在體內。若膀胱有熱可導致膀胱咳,且咳而遺尿。申時人體溫較熱,陰虛的人*為突出。此時,適當的活動有助于體內津液循環,喝滋陰瀉火的茶水對陰虛的人效果十分明顯。17-19時(酉時):這個時段,腎經旺盛。酉時腎藏精,納華元氣清。“腎為先天之根,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人體經過申時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更精華的階段。此時此刻,不適宜大量喝水,更不適宜做運動量大的活動。19-21時(戌時):這個時段,心包經旺盛。戌時護心臟,減壓心舒暢。“心包為心之外膜,它附有脈絡,屬于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傷”。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它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于完好狀態。此時,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暢,如看書、聽音樂或做SPA、跳舞、打太極等,以放松心情,釋放壓力。21-23時(亥時):這個時段,三焦經旺盛。亥時百脈通,養身養嬌容。三焦是六腑中*的腑,具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時三焦能通百脈。人如果在這個時段睡眠,百脈可得到較好的休養生息,對身體以及容顏保養都是十分有益的。
圖解人體經絡 內容簡介
《圖解人體經絡—健康中國2030家庭養生保健叢書》告訴大家人體經絡穴位療法是*自然、*綠色、*健康、*貼心、*享受、*貴族的“中國式養生”療法。《圖解人體經絡—健康中國2030家庭養生保健叢書》內容詳實、圖文并茂、實用性強。是臨床中醫師和家庭成員針灸、按摩的養生保健參考用書。
圖解人體經絡 目錄
圖解人體經絡 作者簡介
錢麗旗,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2012年入選解放軍總醫院首批“百位名醫”培育學者。現任首都醫學基金評審專家、全軍醫療成果評審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科委員會、中醫內科專委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外科分會常委、中國中西醫結合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藥上市后再評價專業委員理事、《環球中醫藥》、《感染、炎癥、修復》等雜志拍評審專家及編委。專業特長為婦科病、乳腺病及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的中西醫診治。擅長治療不孕不育、月經不調、乳腺病、痤瘡、更年期綜合征等疾病,臨床療效顯著,經常受邀參加院內外疑難病會診,研制的經驗方“利乳康”、“斑消凈”、“助孕湯”被同行專家廣泛認可,學術影響廣泛。近年來承擔各類科研課題10余項,發表統計源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4篇,主編、參編著作10部。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科普著作三等獎,獲國家專利2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