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中國畫小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49785
- 條形碼:9787532649785 ; 978-7-5326-4978-5
- 裝幀:藝術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中國畫小史 本書特色
全書以“人物”“山水”“花鳥”“審美”分篇闡述,為讀者勾畫中國畫藝術的發展演變,剖析古代代表畫家的畫學思想、筆墨風格,介紹中國畫的審美特征、藝術方法方面的代表性論點及對中國畫的影響。本書行文簡潔流暢、觸處生輝,由畫家、作品而及繪畫史,由美學觀念而及文化現象,由點及面,貫通古今,類比中外,有豐厚的資料,扎實的理論,是一部有份量的大家“小書”。本書寓知識性、理論性于通俗性中,可讀性較強,特別適合想要了解中國繪畫史的大中學生、留學生和文史愛好者。
新書--中國畫小史 內容簡介
《中國畫小史》首先是一部精煉的國畫史,從中國畫的三大畫科“人物”“山水”“花鳥”分別切入,為讀者勾畫中國畫藝術的發展演變,剖析歷代名家的畫學思想、筆墨風格,又通過中西繪畫的對比,介紹中國畫的審美特征、畫學理論的代表性論點及其影響。本書作者王克文先生不僅長期致力于美術史論研究,本身也是一位以山水聞名的畫家,故本書既有高屋建瓴、貫通古今中外的宏大視角和整體觀照,更有融合創作者立場而解讀名畫、揚棄傳統的獨特體會,別具一種新鮮趣味。一卷在手,暢覽歷代名作,無論是講究法度、精致縝密的院體畫或抒情寫意、脫略形跡的文人畫,無論是傳神寫照、遷想妙得的人物畫,搜盡奇峰、云蒸霞蔚的山水畫,或鱗羽花卉、窮形盡相的花鳥畫,體味以形寫神的生動氣韻,探索千年畫魂中東方美學。
新書--中國畫小史 目錄
引言
人物篇
一、 從戰國帛畫看傳統繪畫基本審美形式的確立
二、 “六朝三杰”的“密體”和“張家樣”的“疏體”
三、 唐代人物畫興盛時期的杰出代表: 吳道子、張萱、周昉和孫位的藝術創造
四、 顧閎中“目識心記”的名作《韓熙載夜宴圖》和周文矩的《重屏會棋圖》
五、 貫休豐頰高鼻的“梵相”和石恪筆墨縱逸剛勁的“詭形”
六、 李公麟以“立意為先,布置緣飾為次”的白描
七、 蘇漢臣、李嵩生活情趣濃烈的“貨郎圖”
八、 李唐的《采薇圖》和《望賢迎駕圖》
九、 富有禪意的梁楷“減筆”
十、 仿宋格的元代人物畫
十一、 秀雅纖麗的唐寅仕女畫
十二、 精工勁峭、有“周昉復起”之評的仇英畫風
十三、 “絲發之間,而眉目意態畢現”的丁云鵬作品
十四、 “軀干偉岸、衣紋清圓細勁”的陳洪綬人物畫
十五、 晚清“海派”佼佼者任伯年
山水篇
一、 東晉——山水畫的孕育期
二、 展子虔“咫尺有千里之趣”的《游春圖》
三、 山水畫在唐代形成了獨立畫科
四、 “青綠為質,金碧為紋”的“二李”作品和“筆意清潤”“水墨渲淡”的王維畫風
五、 五代和北宋間形成了南方畫派和北方畫派
六、 以荊浩、關仝、李成、范寬為代表的北方畫派
七、 以董源、巨然為代表的南方畫派
八、 郭熙、王詵——李成畫派的卓越繼承者
九、 反映宋代青綠山水輝煌成就的《千里江山圖》
十、 以“煙云變滅,林泉幽壑”為勝的二米“墨戲”
十一、 北宋風格特殊的喬仲常白描人物山水畫《后赤壁賦圖》
十二、 張擇端的風俗畫杰作——《清明上河圖》
十三、 開南宋一代山水新風的李唐和拓展為空靈化院體山水畫格的馬遠、夏圭
十四、 托古求新的趙孟和“元四家”
十五、 注重取法自然的王履山水畫
十六、 一變馬、夏渾厚之趣而成健拔勁銳之風的“浙派”代表戴進
十七、 集宋、元之長,氣韻溫雅的“吳門畫派”
十八、 兼取南北之長而呈北格南韻的唐寅、仇英的藝術氣格
十九、 崇南貶北、以秀潤溫雅見長的“松江派”
二十、 清初崇尚董其昌畫學思想的“四王”山水
二十一、 “文人畫”體系的新發展——“清初四僧”
二十二、 “婁東派”和“虞山派”
花鳥篇
一、 花鳥畫形成于中晚唐,以“邊鸞*為馳譽”
二、 重彩寫生和重墨寫意兩種畫法體系的代表——“徐(熙)黃(筌)異體”
三、 突破“黃體”規范的趙昌、易元吉、崔白
四、 得鱗尾性情,表游潛回泳——劉寀的《落花游魚圖》
五、 宋徽宗趙佶以“神品”為尚的畫格
六、 崇品藻,求天真——蘇軾、米芾等人的藝術觀
七、 專以梅、竹、蘭為題材,以水墨畫為形式的文人畫格——揚無咎、趙孟堅和鄭思肖的審美體格
八、 錢選筆致柔勁清麗、擺脫院體規范的藝術意趣
九、 工整艷麗的邊景昭和工寫兼能的呂紀
十、 白陽、青藤的大寫意潑墨和周之冕、孫克弘的勾花點葉派
十一、 筆致簡練、以神韻取勝的八大山人
十二、 清初*有影響的花鳥畫大家——惲壽平
十三、 康乾盛世*著名的宮廷畫家——蔣廷錫、鄒一桂、沈銓
十四、 “揚州畫派”建立的畫壇新秩序——激昂清新的意調,表現自我個性的寫意花鳥和文人墨戲
十五、 以趙之謙、吳昌碩為代表的“海上畫派”——以篆隸筆意寫花卉蔬果,創樸茂沉雄的畫風
中國畫重在“意”字、講究“神似”的審美特征
一、 從“意中之畫”和“目中之畫”談起
二、 中西兩種不同的藝術方法——“意取”與“實寫”
三、 中國畫強調神韻、含蓄、象征、意境的審美品格
四、 寫實者取貌,象征者求神——東西方美學的差異性
中國繪畫美學的核心命題
一、 中國畫重要的美學原則——顧愷之的“傳神論”
二、 中國畫獨特的審美標準——謝赫的“氣韻說”
三、 中國畫“心”與“物”交融的辯證藝術觀——張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說
四、 中國畫意境美的追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五、 中國繪畫美學史上代表性的論點
展開全部
新書--中國畫小史 作者簡介
王克文,曾從張石園先生習畫,后又問業于賀天健、謝稚柳先生,所作山水畫蒼秀樸茂,風格清新淳厚,自鑄新意,書法用筆清健,拙姿逸態,筆力內溫,別具神韻。長期致力于中國美術史論研究,于元代畫家王蒙研究尤有心得。1989年以來多次應邀赴美講學,并舉辦畫展。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為上海戲劇學院教授、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上海書畫院特邀畫師等,出版書畫集和美術理論專著計三十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