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萬卷出版社曹操:魏武雄風/子金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049686
- 條形碼:9787547049686 ; 978-7-5470-496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萬卷出版社曹操:魏武雄風/子金山 本書特色
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讀曹操,解讀三國,層層講透曹操對付三國群雄的奸詐、狠毒的謀略。 “以史為本”,觀點獨特,語言幽默,令人不忍釋卷,當年明月拍案叫絕,傾情作序。 歷史是嚴肅的,但并非要用嚴肅的方式來表達,把深刻的東西用深刻的方式解說出來,是遠遠不夠的,唯有將閱讀的快感與歷史的感悟結合起來,才是理解歷史的正途,而在我看來,子金山做到了。 ——當年明月
萬卷出版社曹操:魏武雄風/子金山 內容簡介
曹操,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狡詐?多疑?宦官之后?曹操一直是歷目前頗具爭議的人物,本書講述了曹操從頑童時期至王爵之尊的人生軌跡。曹操在頑童時期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究學業,并不為世人所看好。但正是這樣一個紈绔子弟,卻趁著時代之機,于黃巾起義時嶄露頭角,統一北部中原,成就不朽功勛。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拘一格,唯才是舉,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學上,同時期中無人望其項背。本書文風酣暢,詼諧幽默,一氣呵成。以《史記》《后漢書》《資治通鑒》《三國志》等史書為史料,引經據典,全景展示了東漢末年群雄爭霸的歷史過程,力求為讀者展示出曹操真實而又豐富的一生。本系列圖書共三部:《曹操:阿瞞出道》《曹操:喋血中原》《曹操:魏武雄風》。本書為第三部《曹操:魏武雄風》。
萬卷出版社曹操:魏武雄風/子金山 目錄
**章 博弈天下
袁氏家族的遺傳怪病
曹操終于不愿意繼續等了
上陣還是親兄弟
兄弟同心戰曹兵
一雙竹筷攪曹營
生子當如孫仲謀
誰助劉備退曹兵
曹操樂管家務事
欲攻鄴城遇鐵壁
鄴城攻防各呈巧手段
里應外合突重圍
燕趙多悲歌之士
袁氏四州三州改姓了曹
暗火余熾更易傷手
肥肉好吃難消化
壺關進退兩為難
南征北狩費猜詳
其實曹操誤了天時
劈山掘井使人疑
摧枯拉朽平遼西
第二章 赤壁之戰
千古奇才諸葛亮
南陽隆中隱臥龍
三顧茅廬聘諸葛
曹操聚力向荊襄
風雨飄搖的不僅荊州
識時務者的俊杰們
風云變幻長坂坡
一聲怒吼泣鬼神
體會到了唇亡齒寒的感覺
曹操一統天下的機會到了
戰爭與和平的前奏曲
談判大師諸葛亮
英雄所見略同路卻異
戰前曲中三方各有不諧音符
赤壁大戰今天尚未結束
皆謹慎的赤壁初交手
首戰赤壁震曹操、驚周郎
曹操烏林練水軍
諾貝爾發明獎應該補頒給曹操
長江戰勢難周郎
戰長江多少對手斗心智
鐵鎖橫痔戰江東
黃蓋獻計布棋局
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狂風烈火卷烏林
有章有法的大敗虧輸
誰說敗軍之將不可言勇
周瑜、劉備二對一PK曹仁
與曹操相比,孫權是位老實人
赤壁之戰總結報告
第三章 三分天下
兩大對手欺周郎
曹操的軍刀打算砍向何處
曹操說,有才的人缺德不要緊
高層的私下交易下級干瞪眼
曹操說,俺決不當皇帝
新郎劉玄德的新對手
曹操欲重會西涼鐵騎
沒料到西涼馬還是那么快
艱難的渡河之戰
馬超PK曹操的生死對決
雞多不下蛋,人多瞎胡亂
孫子兵法有時也忽悠人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胡說八道=絕世神功
大西北的大決戰
國中之國的籌建工作開始了
劉璋與神仙世家的恩怨情仇
離奇的升官之路
洗雪赤壁之羞不那么容易
羔羊與老狼同溪喝水的故事
第四章 角力漢中
曹操自己的國家粗具雛形
學習曹操好榜樣
文武兩道都是行路難
沒離婚就還是親家
本家、親家全成仇家
單刀赴會的人是姓關還是姓魯?
關鍵時刻總有攪局勸架的
巧為女兒除情敵
張天師的幸福生活
曹軍不怕遠征難
絕代風采逍遙津
莫名其妙的漢中之戰
誰當家誰知柴米貴
張飛PK張邰
第五章 梟雄的宿命
王冠的誘惑為何這么大
人到高處不勝寒
軟硬兩手孫權也精通
兄弟斗法更難于作戰
曹、劉的新一輪較量拉開帷幕
較量在看不見的戰線
戰事、政務皆喜憂參半
劉備巧戰定軍山
將無賴進行到底
萬古英風趙子龍
關羽被封帝封神前毛病不少
魏王那一段艱難的歲月
武圣臨危也曾詐降吳侯
千古功過一江血
曹操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萬卷出版社曹操:魏武雄風/子金山 節選
《曹操:魏武雄風》: 袁氏家族的遺傳怪病 曹操在汝南襲殺劉玄德未能如愿,只得率部怏怏而回,在提軍河上欲對袁紹再覓戰機之前,繞了一個彎,回了趟老家譙縣。 漢高帝功成名就之后,威風還鄉沛縣,一曲《大風歌》流傳千古:“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兩千年后讀來,仍覺豪氣干云,無盡蒼涼,動人魂魄! 曹操此次回鄉,并非是為了向家鄉父老顯擺“皇帝的新衣”,而是為了高帝《大風歌》之末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家鄉的子弟兵自隨他陳留起事,歷經惡戰,傷亡慘重。在曹操近乎全軍覆沒之關頭,一批批生力軍開出譙縣,助他東山再起,歷經磨難,未見背叛,實是曹軍之脊梁,曹操之后踞。 如今趁正月春初不利征戰,回鄉慰問鄉親,撫恤孤弱,當然對軍心士氣大為有利,將來惡戰再起之時,將士們肯定會更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送命也甘心。 曹操行文慰問鄉親:“我起義兵為天下鏟除暴亂,我家鄉的人民,死傷無數,精壯略盡,我現在沛國走上一天都見不到一個認識的舊人,這怎不讓人凄愴傷懷?現在我命令:自舉義兵以來,將士沒有后代的,可求自己的親戚過繼給后人,政府要授給他們土田,并提供耕牛,由國家建學校、聘師資來教育他們。要為活著的人們建立祀廟,使他們能夠祭祀自己的先人,讓靈魂能得到安息,我百年之后也就沒有什么遺憾了!” 出了個中央大首長,地方上當然也要跟著借點兒風水,突擊上馬點兒基本建設大項目,那是哪朝哪代都免不了的事情。 但曹操卻是為家鄉人做了點兒實事:投巨資,興水利,修繕治理了睢陽渠。工程期間,沒忘了去看望故去的“伯樂”橋玄,也算不忘舊恩,只是祭奠之時,還沒忘了對前橋太尉開個陰陽之間的玩笑,對其生前畢恭畢敬,死后哪能還那么嚴肅認真? 曹操祭祀之文,意詞優美,情深言而有據,詼諧不失莊重,原文抄錄如下: “故太尉橋公,誕敷明德,汎愛博容。國念明訓,士思令謨。靈幽體翳,邈哉唏矣!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頑鄙之姿,為大君子所納。增榮益觀,皆由獎助,猶仲尼稱不如顏淵,李生之厚嘆賈復。士死知己,懷此無忘。又承從容約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經由,不以斗酒只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腹痛勿怪!’雖臨時戲笑之言,非至親之篤好,胡肯為此辭乎?匪謂靈忿,能詒己疾,懷舊惟顧,念之凄愴。奉命東征,屯次鄉里,北望貴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饗!” 曹操榮歸故里之時,袁紹愧憤冀州之日。建安七年(202)五月庚戌,袁紹突發怪疾,大口嘔血不止,暴病身亡。 筆者有些不解:怎么這袁紹、袁術兄弟倆得了一樣的病啊?都是嘔血而亡,莫非有什么家族遺傳怪病不成? 袁氏兄弟的同病相歸,估計是心理上的原因,都是被窩囊死的,但弟兄倆死前的境遇有點相似:袁術是恨天不公,竟被織席小兒劉備欺負;袁紹是怨天無眼,競被宦官的孫子羞辱,的確是殊途同歸。 袁紹暴亡,曹操運至。一直等待的機會從天而降,出兵河北的時機終于成熟了!馬上興師?且住!古人云,趁喪伐國,不義也。曹操終于忍住貪婪沒有立即兵向河北,難道是曹操突然又追求起那個“義”字來啦? 非也,曹操是在等待:趁袁家熱喪舉兵,必然會造成袁家小兄弟的同仇敵愾;袁氏所統四州官吏、軍民,也必將憐弱仇強;舉國罵曹操,也就算有了口實與理由。若能等到袁譚、袁尚、袁熙兄弟為爭遺產而內訌,那就一拖兩得了。 俗話說得好:兄弟一條心,黃土變成金。這袁氏小兄弟們是堅決繼承老一輩袁家兄弟光榮的內斗傳統呢?還是團結一致,槍口對外? 家族與集團的興亡其實就掌握在他們自己手里。就現在說,袁氏的軍事與經濟實力還是遠大于曹操的東漢政府,只要別學父輩兄弟相殘,效尤后世工于內斗,外敵如何能侵? 將要到來的實戰會證明這一點。 ……
萬卷出版社曹操:魏武雄風/子金山 作者簡介
子金山,原名孫鐵嶺,筆名取自其名偏旁。已出版作品:《曹操大傳》《千古風流蘇東坡》《王安石:另類的出類拔萃》《孫子伐楚》《大明儒痞》。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