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基礎和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3033258
- 條形碼:9787103033258 ; 978-7-103-0332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礎和聲學 本書特色
《基礎和聲學》的章節編排中體會到循序漸進的教學脈絡。對于將《基礎和聲學》作為教材的學生來講,由于《基礎和聲學》的寫作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通過認真閱讀教材即可基本理解各章節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能夠讀懂教材),因此,只要學習者認真做好課前預習,定能通過課堂學習,在教師指導下較扎實地掌握《基礎和聲學》介紹的和聲理論知識和各種和聲材料及和聲寫作技巧的應用方法。 為使學生的和聲音響感知及鑒別能力在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得到發展,同時也為教師使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課堂教學創造條件,《基礎和聲學》附有包含各章譜例MP3音響及有聲樂譜電子書的光盤一張。另外,限于教程篇幅,所有和聲分析譜例的文本文件和課后作業中的名詞解釋、復習思考題,以及用于網絡課程教學的四部和聲作業題庫也一并放入光盤。除MP3音響之外,光盤中所有文本文件均可通過Word軟件打開,所有譜例均可在Sibelius Scorch或Sibelius4.0軟件支持下通過電腦與樂譜同步發聲。希望該光盤能夠為和聲學課程的多媒體課堂教學提供方便,并能對學生和聲音響感知能力的發展有所裨補。
基礎和聲學 內容簡介
和聲學是研究多聲部音樂寫作技法與創作原則的作曲技術理論學科,是當代專業音樂教育體系的主干必修課程。 自法國作曲家、音樂理論家拉莫在1722年以他的和聲學著作《還原到其自然原則的和聲學》奠定大小調功能和聲理論體系基礎以來,近300年間,各國音樂理論家以作曲教學為主要目的而編寫的和聲學教本不勝枚舉,但真正適用于非作曲專業音樂學生的和聲學教本卻較為少見。 為符合我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專業基礎和聲學課程的教學要求,本著科學性、系統性、實用性的課程教學原則,本書在寫作中注意突出以下特點:(一)整體結構注重傳統和聲理論體系的系統性;(二)基本概念注重定義及語詞解釋的嚴謹性;(三)寫作技法注重和聲材料的實用性;(四)作品譜例豐富充實;(五)文字論述簡明扼要;(六)習題形式靈活多樣。 對于使用本書進行和聲學教學的教師來說,不論其教學重點在于和聲理論講授,或在于四部和聲寫作、鍵盤和聲彈奏、作品和聲分析,都可在本書的章節編排中體會到循序漸進的教學脈絡。對于將本書作為教材的學生來講,由于本書的寫作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通過認真閱讀教材即可基本理解各章節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能夠讀懂教材),因此,只要學習者認真做好課前預習,定能通過課堂學習,在教師指導下較扎實地掌握本書介紹的和聲理論知識和各種和聲材料及和聲寫作技巧的應用方法。 為使學生的和聲音響感知及鑒別能力在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得到發展,同時也為教師使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課堂教學創造條件,本書附有包含各章譜例MP3音響及有聲樂譜電子書的光盤一張。另外,限于教程篇幅,所有和聲分析譜例的文本文件和課后作業中的名詞解釋、復習思考題,以及用于網絡課程教學的四部和聲作業題庫也一并放人光盤。除MP3音響之外,光盤中所有文本文件均可通過Word軟件打開,所有譜例均可在Sibelius Scorch或Sibeliu4.0軟件支持下通過電腦與樂譜同步發聲。希望該光盤能夠為和聲學課程的多媒體課堂教學提供方便,并能對學生和聲音響感知能力的發展有所裨補。 本書初稿完成后,魯東大學音樂學院徐劍夫老師帶領劉楠、王雋兩位研究生同學承擔了全書譜例及文字的校對工作,一并表示感謝。 囿于作者水平和教程篇幅,本書局限與不足在所難免,誠望專家、同行指正。
基礎和聲學 目錄
導論
一、音樂的種類、單聲部音樂與多聲部音樂
二、多聲部音樂織體、主調音樂與復調音樂
三、和聲與和聲學
四、和聲的作用
**章 和弦、四部和聲、鍵盤和聲
一、和聲的調式基礎
二、和弦
三、四部和聲
四、和弦排列法
五、和弦排列應注意的問題
六、鍵盤和聲
練習一
第二章 原位正三和弦連接
一、根音關系
二、根音進行的力度效果
三、原位正三和弦的結構類型
四、聲部進行
五、原位正三和弦連接的基本方法
練習二
第三章 用原位正三和弦為低音配和聲
概述
一、和弦連接時旋律進行的可能性
二、為低音配和聲的寫作步驟
三、為低音配和聲的寫作要求
四、寫作示范
練習三
第四章 和聲進行、為旋律配和聲
一、和聲功能
二、和聲的功能體系與正三和弦的功能體系
三、和聲進行
四、為旋律配和聲
五、為旋律配和聲的寫作步驟
六、為旋律配和聲應注意的問題
七、寫作示范
練習四
第五章 同和弦轉換
概述
一、四種轉換方式及特點
二、同和弦轉換在和聲寫作中的應用
三、寫作示范
練習五
第六章 原位正三和弦連接時上方聲部跳進
概述
一、三音跳進
二、自然大調式IV→V連接時五音至根音跳進
三、反向五八度、隱伏五八度、增音程進行
四、跳進連接法在和聲寫作中的應用
五、寫作示范
練習六
第七章 樂段、樂句、終止
一、樂段與樂句
二、終止
三、終止的分類
四、使用和聲終止應注意的問題
五、課堂練習
……
第八章 終止四六和弦
第九章 六和弦與原位三和弦平穩連接
第十章 六和弦與原位三和弦跳進連接
第十一章 六和弦與六和弦連接
第十二章 其他四六和弦
第十三章 原位屬七和弦
第十四章 屬七轉位和弦
第十五章 為歌曲旋律配寫伴奏和聲輪廓
第十六章 音型化寫作、和聲分析
第十七章 強位和弦外音
第十八章 弱位和弦外音(一)
第十九章 弱位和弦外音(二)
第二十章 副三和弦概論
第二十一章 II級三和弦與六和弦
第二十二章 VI級原位三和弦
第二十三章 VII級六和弦
第二十四章 III級三和弦與六和弦
第二十五章 和聲大調式
第二十六章 II級七和弦
第二十七章 導七和弦
第二十八章 調內模進
第二十九章 常用的九和弦
第三十章 持續音
第三十一章 離調、重屬和弦
第三十二章 副屬和弦
第三十三章 副下屬和弦
第三十四章 離調模進
第三十五章 轉調概論
第三十六章 通過自然音共同和弦向屬方向近關系調轉調
第三十七章 通過自然音共同和弦向下屬方向近關系調轉調
第三十八章 通過自然音共同和弦向遠關系調轉調
第三十九章 重屬變和弦
主要參考書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