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長征中的紀律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404255
- 條形碼:9787517404255 ; 978-7-5174-042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征中的紀律故事 本書特色
本書以故事為講述形式,以黨的紀律為闡釋內容,同時配有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了長征時期的紀律故事。全書共撰寫了33個紀律故事,這些故事均取材于長征親歷者的回憶與記錄,故事敘述生動感人,可讀性強。通過這些引人入勝的故事,不僅能使黨員干部身臨其境地感受長征中的紀律及長征精神,同時能夠激發其對中國共產dang事業的忠誠與信仰。
長征中的紀律故事 內容簡介
全書收錄的33個長征中的紀律故事,均取材于長征親歷者的回憶與記錄。它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了長征時期紅軍將士嚴守黨的紀律的生動歷史,真實感人,可讀性極強。通過閱讀這些引人入勝的故事,可以使今天的廣大黨員干部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艱苦卓絕的長征精神,從而堅定對共產主義事業的信仰與忠誠,是牢記初心、不忘使命主題教育的極好讀本。
長征中的紀律故事 目錄
會理會議正軍紀 / 003
來之不易的“北上” / 009
堅決擁護黨中央的徐海東 / 017
組織紀律
一支孤軍的堅持與奮斗 / 027
生命的試驗 / 035
雪山上的豐碑 / 040
黨支部里的“劉校長” / 046
黨小組成員周恩來 / 054
六十二塊銀元 / 059
遵義會議上的偉大轉折 / 066
廉潔紀律
一切繳獲要歸公 / 075
周恩來嚴管身邊工作人員 / 082
群眾紀律
彝海結盟——民族團結的永遠典范 / 093
藏區的雞毛信 / 105
“‘共產黨’給送回來的” / 115
營盤山上 / 122
大苗川里尋群眾 / 129
鐵的軍紀贏民心 / 135
一條紅軍標語的產生與保護 / 146
揮淚執軍紀 / 152
一個寶貴的梨 / 157
遵守紀律,忍住饑餓 / 163
工作紀律
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派的機動電臺 / 173
英勇的“戰略輕騎兵” / 179
阻擊,在六盤山下 / 189
電臺在,上級的指示就在 / 198
七只船,三萬人 / 204
交通員的使命與擔當 / 209
莫把“善人”當土豪 / 219
生活紀律
不掉隊的“迫擊炮” / 229
毛澤東路過回民區 / 237
黃土高原用水難 / 246
歸隊 / 253
長征中的紀律故事 節選
生命的試驗 一、草地里饑寒交迫 1936年7月30日至8月初,紅二方面軍從四川阿壩地區出發,進入了大草地,隨后在此行軍20多天,行程1000多公里,挑戰草地的一望無際、荒無人煙。 初見草地,放眼望去,風和日麗下盡是綠茵茵一片,小花四處美麗綻放,遠處朝霞似錦,天空碧藍如洗。然而,美景之下,卻危機四伏。戰士們身入其中,便是另一個世界,雨雪、寒冷、沼澤、黑暗、饑餓如影隨形,仿佛難以戰勝的夢魘。 這里的冰雹比碗要大,這里的“稀泥坑”掉進去便有“滅頂之災”。然而,對紅二方面軍來說,*為嚴重的威脅,還是饑餓。進入了草地之初,每人每日還有3兩青稞面,但很快便斷了糧。再加上惡劣的氣候和自然環境,風雨交加,險象環生,戰士們的體力消耗極大,很多人因餓、凍、病而死。 生存下去就是勝利!盡管困難嚴峻,但紅軍戰士們依然保持著昂揚的革命信心和樂觀精神。沒有糧食,大家就依靠挖野菜、草根充饑,甚至連皮帶、槍帶和皮鞋也煮了吃。然而,由于紅二方面軍作為后衛部隊,擔負著總斷后和收容任務。一路上每到一個宿營地,常常發現,能吃的野菜幾乎都已經被吃光了,只能尋找尚未被辨認的野草,冒險試吃。許多戰士因為嘗食野草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二、“我先來!” 紅二方面軍紅六軍團保衛局執行科七個人的隊伍行進在部隊的*后,很早便斷了糧。一天,大家收集了一大堆不知名的野草。這群來自南方的戰士,面對川西北高原上這些從未見過的植物,既饑餓,又困惑。科長楊鳳生神色凝重,一邊環視其余六人,一邊將野草攬到自己身前,鄭重地說道:“同志們,現在這些野草,是毒是糧,都不知道,只能先嘗、鑒別后才能吃。我提議,我們大家開個黨小組會議,來決定誰先嘗……” “我先來!”“我先來!……”楊鳳生的話還未落音,小張、小蕭、小尹、小李四個年輕戰士都不約而同地舉起了手,爭先恐后地想要接過那一堆野草。 “不行,你們幾個小鬼不要爭!我是科長,又是老黨員,我應該帶頭!萬一我出了什么事,科里的工作就由副科長陳云開同志負責。” “堅決不行!”“我反對!……”楊鳳生的提議遭到其余六人的一致反對。陳云開激動地說:“那怎么行?羊群還得靠個頭羊呢!我們這個科,沒有你的領導,怎么完成任務?怎么帶領大家戰勝困難,走出草地?依我看,這堆野草,該我來嘗……” “老陳!你也別爭了!”躺在擔架上的傷病員黃凱打斷了陳云開的話,強打起精神,掙扎著半坐起來說:“你們都比我年輕,身體也好,還有其他工作需要你們!我年紀大了,不中用的身體也成了拖累。我看,你們都別先享這個口福,讓我來吧!”邊說著,他就要挪出擔架,爬向野草。 “不行!”大家忙將黃凱拉回擔架,勸阻道:“你身體不好,抵抗力差,怎么能去做這危險的事?” “還是我來吧!”副科長陳云開再也按捺不住了,激動地站了起來,“同志們,你們聽我說,我才20歲多點,血氣旺,抵抗力強,多少可以阻擋些毒素。所以,我懇請黨小組的各位同志把這個機會讓給我,對我的提議進行表決”。 大家陷入了沉默。陳云開莊重地舉起了自己的右手,用期盼的眼神看著各位同志。許久,黃凱才緩緩舉起右手,小張、小蕭……直到*后的楊鳳生,七只有力的手*終都舉起來了。 三、“野菜大會餐” 眼見自己的提議被表決通過,陳云開急切地抱起野草,在一旁認真地嘗起來。一口下去,他不由地皺了皺眉,認真地說:“這個有點苦澀,這個麻嘴,這個甜,可以吃。”當他嘗出口感舒適又無不良反應的草時,就挑出來遞給小張等人,讓他們趕快去挖,因為這“草”已成為可以挽救大家性命的“菜”了。 剛把第10種可以吃的野草嘗出來,陳云開忽然覺得口中一股辛辣的怪味鎖住了口腔、喉頭,一陣眩暈,他栽倒在地。大家急忙掰開他的嘴摳出野菜進行急救。半晌兒過后,他緩緩睜開眼,看著身旁急壞了的戰友們。科長楊鳳生緊緊握住他的手說:“夠了,夠了,這些野菜夠我們好好吃一頓了。陳云開同志,辛苦你了!等下,我會詳細描繪它們的形態,請電臺的同志再報告上級,讓更多的同志不挨餓。” 傍晚,全科七位同志圍著篝火,唱著新創作的《牛皮腰帶歌》,開始了他們來之不易的“野菜大會餐”:“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地荒原好干糧。開水煮來別有味,野火燒熟分外香。一段用來煮野菜,一段用來熬鮮湯。有湯有菜花樣多,留下一段戰友嘗。”茫茫草地里,生死攸關時,七位同志通過一次特別的黨小組會議,按照黨的組織原則,討論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統一認識、增強團結,使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以很好的發揮。 ……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