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鐵路橋梁減震設計與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3244804
- 條形碼:9787113244804 ; 978-7-113-24480-4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鐵路橋梁減震設計與應用 本書特色
本書共五篇16章,首先概述了鐵路橋梁減隔震現狀、基本理論,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方法以及阻尼器的選用分析等,然后采用多個工程案例介紹并分析了鐵路橋梁用減震器的抗震設計、鐵路橋梁剎車減震設計以及鐵路橋梁橫向振動控制,*后介紹了鐵路橋梁用阻尼器的測試。全書工程案例豐富,分析數據翔實,對鐵路橋梁抗震和減隔震的硏究與設計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書中介紹的關于消能減震裝置的測試等相關內容,同樣適用于建筑工程領域。
鐵路橋梁減震設計與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對鐵路橋梁消能減震技術的應用進行了概述, 對所采用的減振裝置進行介紹并對性能進行討論, 采用實際工程案例對鐵路橋梁消能減震設計分析。列車運行以及剎車對橋梁的沖擊是持續和頻繁的, 這勢必造成鐵路橋梁的耐久性下降, 書中也介紹了通過阻尼器來降低這種沖擊帶來橋梁振動, 并配合實際工程案例進行說明。書中同時介紹了關于消能減震裝置的測試以及強度設計等相關內容, 這部分內容也同樣適用于包括建筑物等整個土木工程領域。
鐵路橋梁減震設計與應用 目錄
鐵路橋梁減震設計與應用 作者簡介
陳永祁,男,美國國籍。1966年畢業于北京工業大學土木建筑系結構專業。1968年~1978年先后就職于第一機械工業部陜西三線工廠和紡織工業部設計院,從事設計、施工工作八年,擔任設計工程師兩年。1978年進入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院學習,1981年畢業并獲得碩士學位后開始在建研院抗震所工作。1986年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土木建筑系攻讀博士學位。1989年~1993年在美國設計核電站公司先后擔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1991年創辦美國藍湖國際公司,1998年任美國Taylor公司中國代理、高級工程師,2005年創辦北京奇太振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自1998年以來,完成了北京銀泰中心、北京盤古大觀、天津國貿中心等20多個建筑阻尼器工程,蘇通長江大橋、西堠門跨海大橋、印度尼西亞馬都拉跨海大橋、云南龍江特大橋等48個橋梁阻尼器工程,并獲得四項相關專利。截至目前,已出版《橋梁工程液體黏滯阻尼器設計與施工》《結構保護系統的應用與發展》《橋梁地震保護系統》等專著,發表土木工程領域的論文60余篇。
陳永祁,男,美國國籍。1966年畢業于北京工業大學土木建筑系結構專業。1968年~1978年先后就職于第一機械工業部陜西三線工廠和紡織工業部設計院,從事設計、施工工作八年,擔任設計工程師兩年。1978年進入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院學習,1981年畢業并獲得碩士學位后開始在建研院抗震所工作。1986年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土木建筑系攻讀博士學位。1989年~1993年在美國設計核電站公司先后擔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1991年創辦美國藍湖國際公司,1998年任美國Taylor公司中國代理、高級工程師,2005年創辦北京奇太振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自1998年以來,完成了北京銀泰中心、北京盤古大觀、天津國貿中心等20多個建筑阻尼器工程,蘇通長江大橋、西堠門跨海大橋、印度尼西亞馬都拉跨海大橋、云南龍江特大橋等48個橋梁阻尼器工程,并獲得四項相關專利。截至目前,已出版《橋梁工程液體黏滯阻尼器設計與施工》《結構保護系統的應用與發展》《橋梁地震保護系統》等專著,發表土木工程領域的論文60余篇。
趙前進,男,1974年出生。1997年畢業于長沙鐵道學院土木工程系橋梁工程專業,大學本科,獲工學學士學位。2013年獲西南交通大學工程碩士學位。1997年~2005年,就職于中鐵二院昆明公司擔任設計工程師。2005年進入昆明鐵路局項目管理中心工作,高級工程師職稱,現任昆明鐵路局滇南鐵路建設指揮部總工程師兼鐵路總公司建設工程專家、昆明鐵路局建設工程專家。曾獲得中國鐵道學會鐵道科技獎二等獎兩項,在省部級及以上刊物公開發表過多篇論文。
馬良男,1973年出生。1996年畢業于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專業。2001年進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從事結構耗能減震方面的研究工作。2005年前,先后就職于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檢測所和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分別從事建筑材料檢測、結構構件樁基檢測以及工業建筑結構設計等工作。2005年進入北京奇太振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耗能減振技術的應用開發,陸續參與了多項高層建筑、大跨橋梁結構的抗震抗風計算分析及現場工作。截至目前,在土木工程領域發表論文20余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