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周汝昌紅學論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53846
- 條形碼:9787513053846 ; 978-7-5130-5384-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周汝昌紅學論稿 本書特色
《周汝昌紅學通論新稿》主要論述周汝昌先生研究紅樓夢的歷程以及學術經歷,反映出一個世紀以來,中國文人的精神風貌。
周汝昌紅學論稿 內容簡介
2018年為周汝昌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此書轉為紀念周汝昌先生而作。
周汝昌紅學論稿 目錄
二、《紅樓夢新證》:說不完的話題
三、“紅學四學”:紅學何為?
四、中華文化之學與新國學
五、周氏紅學的傳播與影響
附錄
周汝昌紅學論稿 節選
自序
《周汝昌紅學論稿》是一部知人論學的書稿,是一部學人研究之通論稿。
這部《論稿》寫得很辛苦,非構思之困苦,乃登峰之竭力者也。《論稿》結構了五章:一、知人論學:情性氣質與為學格調;二、《紅樓夢新證》:說不完的話題;三、“紅學四學”:紅學何為;四、中華文化之學與新國學;五、周汝昌與周氏紅學的影響。此五章乃基于知人論學之整體考量,詳人之所略,略人之所詳,撮要舉凡,存其大體,試圖兼顧周汝昌其人之個性氣質和人格精神以窺其為學之跡以及“周氏紅學”之真貌。設若未能綜合考量周汝昌其人之真實心跡、獨異情性、鮮活個性以及獨特視角,則難以還原近乎真實的周汝昌。
周汝昌其人與“周氏紅學”已然成為現代紅學不可繞過之話題。周汝昌之為人與為學形象已然被濃墨重彩地描繪著,其正面描繪的形象與反面描繪的形象相差何止道里計?是故,欲窺其“真貌”則非仔細端詳不可。“正”耶?“邪”耶?“褒”耶?“貶”耶?對于業已歸于大化者而言,無乃世間之虛話耶?然此世間之虛話,畢竟留下了演義之跡,姑可循跡而索貌。筆者近年來主持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科版)《現代學案》欄目,曾撰述《現代學案述要》一文以為“現代學案”建立范式:“學案應考察所立案者至少兩個方面的‘兼美’:1.考據、義理、辭章之兼美;2.人與書之兼美或合一。這既是現代學案所應確立的一種學術史理想,又是評價學案人物的一種標桿或學術境界。此一理念姑可看作現代學案撰述者所追求的學術‘傾向性’,雖不能至,當心向往之。”(高淮生.紅學叢稿新編[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7:228.)斯人與斯學之真切面貌若能經受“兼美”考量,則“虛話”不“虛”,“美談”無疑。
李敖在《胡適研究》一書中收錄《為<播種者胡適>翻舊賬》一文,其中的一段話可資借鑒:“我認為任何歷史人物的功罪都該有一番‘完滿解釋’。該是他的,就給他;不該是他的,就不給。在給與不給之間,居功言罪當然不完全是他‘個人所得’。在社會中,人與人的影響是交互的:其功既有同謀,其罪亦有共犯,從事歷史的解釋的人必須把握這一點。”(李敖.胡適研究[M].時代文藝出版社,2012:44.)不妨說,周汝昌在紅學方面的功過當然也是“既有同謀”或“亦有共犯”,《周汝昌紅學論稿》便試圖做一番“給”與“不給”的分梳評述。那么,如何客觀地評價“周氏紅學”的價值和影響呢?筆者以為可從四個方面聯系起來考察:一則新觀點,二則新材料,三則新方法,四則新氣象。
……
周汝昌紅學論稿 作者簡介
作者:高淮生
高淮生:中國礦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科版)《現代學案》欄目主持人。著有《紅樓夢新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紅學學案》(新華出版社)、《紅樓夢叢論新稿》(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等。《港臺及海外紅學學案》獲得2016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后期資助。2013年4月17日于中國藝術研究院召開由中國紅樓夢學會、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共同主辦的“《百年紅學》創欄十周年暨《紅學學案》出版座談會”,參會專家充分肯定《紅學學案》為現代紅學史“建檔歸宗”的學術創新意義和價值。2015年以來,組織策劃了“紅學學術史”“紅樓文獻學”“紅學學科建設”“周汝昌與現代紅學”等學術研討會。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