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無限頌.談思想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932091
- 條形碼:9787564932091 ; 978-7-5649-320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無限頌.談思想文化 本書特色
法國當代著名思想家菲利普·索萊爾斯百科全書式的文化思想匯編。 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為之以歙而應之以張,將欲西而示之以東,先忤而后合,前冥而后明,若鬼之無跡,若水之無創。故所鄉非所之也,所見非所謀也,舉措動靜,莫能識也,若雷之擊,不可為備。所用不復,故勝可百全。與玄明通,莫知其門,是謂至神。 ——《淮南子》(公元前2世紀)
無限頌.談思想文化 內容簡介
對于才華橫溢的索萊爾斯而言,談論任何事物都不在話下。在《無限頌》一書中,針對藝術家以孤獨聞名的論點,索萊爾斯的辯論堪稱很好,而其討論的話題也各式各樣、毫不重復——戴安娜、五月風暴、塞尚、培根、畢加索、德波、普魯斯特、莎士比亞、卡蜜兒、蓬熱、巴塔耶……這部作品里匯集了使徒索萊爾斯的研究、論文、序言以及演講。索萊爾斯似乎要建造一座文學堡壘,使其可以對抗幽靈般的“對手”。僅僅是書的內容就足以令人頭暈目眩,而那么多的引用更讓人遲疑是否要讀進去。本書是《無限頌》談思想文化的部分,涉及領域之多、涵蓋范圍之廣令人嘆服,其中討論中國思想文化的幾篇更是展現了作者廣博的學識和對中國文化的獨到見解。
無限頌.談思想文化 目錄
無限頌.談思想文化 節選
《無限頌·談思想文化》: 太少,太少了:對于一切有關這座城市的文字、展示、夢想或想象,威尼斯會這樣說。隨后,她一如既往,破浪前行,而非隨波逐流。正如世人每隔一段時間憂心忡忡的預言,而這種擔憂猶如復仇的欲望。在十九世紀,威尼斯被視為斷壁殘垣,一片逐漸沒落的廢墟,甚至是死神的代名詞。歷史,真正的歷史,在別處向著既定的未來飛速前進。然而隨著威尼斯的回歸,疑問的聲音也接踵而至:這座城市,更確切地說,這座城市獨一無二的復制品,難道不是留在歷史中了嗎?怎么會出現在未來呢?我們的現在能不能像過去那樣,重新散發出令人始料未及又令人擔心的光芒呢?我們賦予這座城市無數刻板的印象,譬如:蜜月旅行、情感小說、壓抑的歌曲與電影,那又有什么用呢?失戀歲月中的威尼斯,令人傷神的威尼斯,失落天堂的威尼斯……這番懷舊的思想是旅游業的古老根基,我們又如何能使之得以延續呢?打造成博物館之城的威尼斯嗎?當然是,但必須還要有一些其他條件。必須開幾次研討會、幾屆年會、幾場峰會,辦幾場雙年展、幾次文化活動、幾輪酒會,要邀請一些明星,要組織一些派對,特別是照片,拍了還要拍。如果要考慮這座神奇之城的現狀與內涵,那就不行了,那太難了,就連我們自己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都不知道。即便死亡遁形,景觀仍在繼續。許久以來,大家都明白死亡與景觀其實是一回事。 通常,威尼斯之謎在于十八世紀末。1797年,拿破侖(“我將成為威尼斯的阿提拉!”)把這座城市賣給奧地利人卻分文不取的時候,其實已經清算了一筆舊賬,了卻了一樁宿怨(就像之后希特勒之于維也納、斯大林之于波蘭一樣)。獨裁者們總是一個樣:他們希望歷史能從自己開始寫起。歷史讓他們心煩。數年當中,被占領的威尼斯茍延殘喘,每況愈下,如囚徒身陷囹圄,沒落的后果似乎已無法挽回。誰還認識蒙特威爾第和維瓦爾第?誰還能想起喬爾喬內、提香、丁托列托、委羅內塞、提埃坡羅和格拉蒂?又有誰讀過卡薩諾瓦?沒有一個人,或者說,寥寥無幾。奇怪的是,二十世紀的重大災難對威尼斯來說卻成了一場緩慢的復蘇,一段被遺忘的歷史的回歸。由此我們理解了那些畫家(透納、馬奈和莫奈):他們比所有人明白得都要早。就連一位法國作家也先行了一步:普魯斯特讀了拉斯金,來到威尼斯才明白:真正的答案、真正的中心、隱藏的秘密和失而復得的時光都隱匿于此。當時正值1900年,莫奈著名的畫作都是于1908年在此完成的。威尼斯,或是說是一次新的體驗:時光終于不被虛度,視角更加豐富,色彩相互疊加,生活充滿快樂。這場運動就此開始,一發不可收拾。 ……
無限頌.談思想文化 作者簡介
菲利普·索萊爾斯(Philippe Sollers,1936-)出生于法國波爾多市。法國當代著名小說家、評論家、思想家、結構主義的思想先鋒之一,與羅蘭·巴特同為結構主義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天堂》、《女人們》、《游戲者的畫像》、《例外的理論》、《無限頌》等。 劉成富,江蘇揚州人,1994年畢業于巴黎第七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非洲問題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出版專著3部、譯著50部、教材和編著23部,發表論文120余篇。代表性論著為《20世紀法國“反文學”研究》《文化身份與現當代法國文學》《現當代法國文學研究》。2006年,人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培養計劃。2015年,因翻譯《改變命運》和推廣法國文學和文化的貢獻獲得法國前總統奧朗德親筆表彰。 房美,江蘇揚州人,南京大學法國文學博士,譯著有《主流——誰將打贏世界文化戰爭》《改變命運》《存在》等,現就職于揚州大學。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