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涉外企業會計-(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956750
- 條形碼:9787542956750 ; 978-7-5429-567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涉外企業會計-(第三版) 內容簡介
《涉外企業會計(第3版)》根據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營改增”相關規定,以及有關涉外業務的法律規定,結合企業涉外業務的核算特點,系統闡述了涉外企業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對涉外企業的外匯管理、外幣業務的記賬方法、投資、融資、出口貿易、進口貿易、出口退稅、利潤和利潤分配的核算,以及外幣報表折算、合并會計報表編制等作了詳盡的介紹。 在《涉外企業會計(第3版)》內容中,融入了新的會計、稅收政策,體現了對我國會計改革實踐和會計教學經驗的高度提煉。例如,第二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中有關外幣業務、外匯管理、外幣投資、出口退稅、企業所得稅、財務報表等方面的內容,都體現了新的法律、法規規定。 《涉外企業會計(第3版)》可以作為普通高等院校會計專業教材,也可以作為涉外企業會計工作者培訓教材和自學參考用書。
涉外企業會計-(第三版) 目錄
涉外企業會計-(第三版) 節選
《涉外企業會計(第3版)》: **節我國的外匯管理 一、外匯管理的概念 外匯管理又稱外匯管制,是指一個國家為保持本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對外匯的買賣、借貸、轉讓、收支、國際清償、外匯匯率和外匯市場實行一定的限制措施的管理制度。外匯管制的目的在于保持本國的國際收支平衡,限制資本外流,防止外匯投機,促進本國的經濟發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不允許對國際收支中的經常項目進行外匯管制,但允許會員國對國際收支中的資本項目進行管制。所謂經常項目,是指國際收支中經常發生的交易項目,包括貿易收支、勞務收支和單方面轉移等。所謂資本項目,是指國際收支中因資本輸出和輸入而產生的資產與負債的增減項目,包括直接投資、各類貸款、證券投資等。 我國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實行外匯管制,1980年12月18日,國務院制定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暫行條例》,標志著我國的外匯管理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隨后,國家外匯管理部門又制定發布了一系列的外匯管理實施細則,如《對外匯、貴金屬和外匯票證等進出國境的管理施行細則》《對外國駐華機構及其人員的外匯管理施行細則》。1985年,經國務院批準,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了《違反外匯管理處罰施行細則》等規定,先后實行了高度集中的統收統支的外匯管理制度、外匯留成和外匯調劑制度。這些規定對加強我國的外匯管理,促進對外開放起了積極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外匯管理也發生了變化。1993年12月28日,國務院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的公告》,對外匯管理體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對外匯管理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并決定從1994年1月1日起對經常性項目外匯收入實行銀行結匯制,取消外匯留成;實行銀行售匯制,允許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有條件兌換;建立銀行間外匯市場,改進外匯形成機制,取消長期以來的外匯雙軌制,實行匯率并軌,并軌后的人民幣匯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保持合理及相對穩定的人民幣匯率等。.1996年1月29日,國務院制定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簡稱《外匯管理條例》),并在1997年1月14日作了修正。新的《外匯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國家對經常性國際支付和轉移不予限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禁止外幣流通,并不得以外幣計價結算。 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發展,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又發布了關于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釘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這一改革,對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客觀、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維護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標志著我國的外匯管理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二、對境內機構的外匯管理 (一)外匯賬戶的開立 單位開立外匯賬戶必須向外匯管理機關提交開立外匯賬戶申請報告,加蓋單位公章,并根據外匯管理機關的要求,提供法人營業執照或民政機關登記的社團登記證、各行業主管部門的核準件、相應外匯收入證明、審計報告(如新成立的企業,則需提供合同、協議)和其他資料,據此向外匯管理機關領取“外匯賬戶使用證”,并按規定填寫用途、幣種、收支范圍、使用期限以及相應的結匯方式等,外匯機關審查無誤后,核定其限額。外商投資企業,通常根據實際收匯情況,核定外匯*高限額。外貿企業的外匯限額一般按上一年度外匯收入的20%核定。經外匯管理機關批準后,企業才能在指定的銀行開設外匯賬戶。 ……
涉外企業會計-(第三版) 作者簡介
徐文麗,女,上海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具有多年教學和教材編寫經驗,主編《財務會計》等書。
- >
推拿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