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學(第2版)/楊明增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499572
- 條形碼:9787302499572 ; 978-7-302-4995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審計學(第2版)/楊明增 本書特色
《審計學(第二版)》以注冊會計師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理論為基礎,從審計執業環境開始,闡述了審計的執業規范體系、審計目標和審計計劃,在此基礎上介紹了審計證據、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以及審計抽樣和審計報告等基礎知識,然后以業務循環法審計為基礎,講述了財務報表審計的基本內容,*后介紹了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基本知識和程序。
《審計學(第二版)》主要介紹風險導向審計理論知識和實務操作,力求審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根據審計準則和財務會計準則的*變化,及時更新相關內容,力求知識新穎;章節內容介紹中配以例題、案例分析,每章的章末提供大量練習題或案例,力求學員風險導向審計應用能力的培養。
《審計學(第二版)》可供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等專業本科生及其他相關專業本科生教學之用,也可以作為注冊會計師考試參考用書,還可供廣大實際工作者閱讀參考。
《審計學(第二版)》對應的電子課件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網站下載。
審計學(第2版)/楊明增 內容簡介
《審計學(第二版)》以注冊會計師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理論為基礎,從審計執業環境開始,闡述了審計的執業規范體系、審計目標和審計計劃,在此基礎上介紹了審計證據、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以及審計抽樣和審計報告等基礎知識,然后以業務循環法審計為基礎,講述了財務報表審計的基本內容,很后介紹了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基本知識和程序。《審計學(第二版)》主要介紹風險導向審計理論知識和實務操作,力求審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根據審計準則和財務會計準則的近期新變化,及時更新相關內容,力求知識新穎;章節內容介紹中配以例題、案例分析,每章的章末提供大量練習題或案例,力求學員風險導向審計應用能力的培養。《審計學(第二版)》可供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等專業本科生及其他相關專業本科生教學之用,也可以作為注冊會計師考試參考用書,還可供廣大實際工作者閱讀參考。《審計學(第二版)》對應的電子課件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網站下載。
審計學(第2版)/楊明增 目錄
**章 審計概論 1
**節 審計的產生與發展 2
一、審計產生的客觀基礎 2
二、西方審計的起源與發展 2
三、我國審計的產生與發展 5
第二節 審計的性質 8
一、審計的概念 8
二、審計業務要素 8
三、審計的特征 9
四、審計的職能 9
第三節 審計分類 10
一、按審計主體分類 10
二、按審計目的和內容分類 12
習題 12
第二章 注冊會計師執業規范體系 14
**節 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 15
一、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含義及其作用 15
二、注冊會計師執業范圍 16
三、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基本體系 16
第二節 審計職業道德規范 17
一、審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含義 17
二、職業道德基本原則 18
三、職業道德概念框架 21
四、專業服務委托 23
五、收費 23
六、專業服務營銷 24
七、利益沖突 25
八、應客戶要求提供第二次意見 25
九、禮品和款待 26
第三節 審計業務對獨立性的要求 27
一、基本要求 27
二、網絡與網絡事務所 27
三、經濟利益 28
四、貸款與擔保 29
五、商業關系 30
六、家庭和私人關系 31
七、與審計客戶發生雇傭關系 32
第四節 審計質量控制準則 32
一、審計質量控制的目標和要素 32
二、中國注冊會計師質量控制體系 33
第五節 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 35
一、法律責任與變化中的法律環境 35
二、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成因 36
三、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種類 38
四、會計師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避免法律訴訟
的措施 38
習題 39
第三章 審計目標與審計過程 42
**節 審計總體目標 43
一、審計目標的決定因素 43
二、審計目標的歷史演變 43
三、財務報表審計總體目標 44
第二節 具體審計目標 46
一、認定 46
二、具體審計目標 47
三、認定、具體審計目標與審計程序的關系 49
第三節 審計過程 49
一、審計過程的含義 49
二、注冊會計師審計的過程 50
習題 51
第四章 審計計劃 53
**節 初步業務活動 54
一、初步業務活動的目的 54
二、初步業務活動的內容 54
三、審計業務約定書 55
第二節 總體審計策略與具體審計計劃 57
一、審計計劃的含義及作用 57
二、總體審計策略 58
三、具體審計計劃 59
四、審計計劃的修改與記錄 60
第三節 審計重要性 60
一、重要性的含義 60
二、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61
三、實際執行的重要性 64
四、在審計過程中修改重要性 65
五、評價審計過程中識別的錯報 65
第四節 審計風險 68
一、審計風險的含義 68
二、審計風險要素 68
三、審計風險模型及其運用 69
四、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的關系 72
習題 72
第五章 審計證據和審計工作底稿 75
**節 審計證據 76
一、審計證據的含義 76
二、審計證據的類型 76
三、審計證據的特征 77
第二節 審計證據的獲取程序與方法 81
一、審計取證的一般方法 81
二、審計取證的技術方法 81
三、信息生成和存儲方式對審計程序的影響 87
第三節 審計工作底稿 87
一、審計工作底稿的含義及其作用 87
二、審計工作底稿的性質 88
三、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 89
四、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與保管 91
五、審計報告日后對審計工作底稿的變更 93
六、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 93
習題 94
第六章 風險評估 96
**節 風險評估概述 97
一、審計模式的演變 97
二、審計風險準則的特點 98
三、風險評估的作用 99
四、風險評估的程序 99
五、項目組內部討論 102
第二節 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102
一、了解被審計單位的行業狀況、法律環境和
監管環境及其他外部因素 103
二、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性質 104
三、了解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
運用 106
四、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相關
經營風險 107
五、了解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和
評價 108
第三節 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 109
一、內部控制的含義及其作用 109
二、內部控制的構成要素 110
三、內部控制與現代審計的關系 113
四、內部控制的局限性 113
五、了解內部控制的程序及其步驟 114
六、需要調查了解內部控制的內容 115
七、對內部控制進行初步評價和風險評估 117
第四節 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117
一、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的程序 118
二、識別兩個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 118
三、識別特別考慮的重大錯報風險 119
四、風險評估結果的修正 121
習題 123
第七章 風險應對 125
**節 針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
的總體應對措施 126
一、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與總體應對
措施 126
二、增加程序不可預見性的基本方法 127
三、總體應對措施對擬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的
總體審計方案的影響 128
第二節 針對財務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
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128
一、進一步審計程序的含義 128
二、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 129
三、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時間 130
四、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范圍 131
第三節 控制測試與實質性程序 131
一、控制測試 131
二、實質性程序 135
三、控制測試結果與實質性程序實施結果的
相互影響 137
習題 137
第八章 審計抽樣 140
**節 審計抽樣概述 141
一、審計抽樣的含義和特征 141
二、審計抽樣的種類 141
三、審計抽樣的適用情形 142
第二節 樣本的設計、選取及抽樣結果的
評價 143
一、樣本的設計 143
二、樣本的選取 146
三、抽樣結果的評價 147
第三節 審計抽樣的應用 149
一、審計抽樣在控制測試中的運用 149
二、審計抽樣在實質性程序中的運用 154
習題 159
第九章 審計報告 161
**節 審計報告編制前的準備工作 162
一、評價審計中的重大發現 162
二、評價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錯報 162
三、獲取管理層聲明 163
四、執行分析程序 164
五、完成質量控制復核 164
六、評價審計結果 165
七、與治理層溝通 165
八、評價獨立性和道德問題 167
第二節 審計報告概述 167
一、審計報告模式的發展沿革 167
二、審計報告的作用 168
三、審計報告的種類 169
四、審計報告的基本內容 169
五、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 172
六、注冊會計師對其他信息的責任 175
第三節 審計報告基本類型 176
一、標準審計報告 176
二、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179
三、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強調事項段 186
四、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其他事項段 188
習題 190
第十章 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 192
**節 銷售與收款循環概述 193
一、主要憑證和會計記錄 193
二、銷售與收款循環涉及的主要業務活動 194
第二節 交易的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 196
一、概述 196
二、銷售交易的內部控制 197
三、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198
四、銷售交易的控制測試 201
五、銷售交易的實質性程序 202
第三節 營業收入審計 204
一、營業收入的審計目標 204
二、營業收入的實質性程序 204
第四節 應收賬款審計 207
一、應收賬款的審計目標 207
二、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的實質性程序 207
三、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的實質性程序 213
習題 215
第十一章 采購與付款循環審計 217
**節 采購與付款循環概述 218
一、主要憑證和會計記錄 218
二、采購與付款循環涉及的主要業務活動 218
第二節 控制測試和交易的實質性
程序 220
一、采購交易、付款交易的內部控制 220
二、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 222
三、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223
四、控制測試 224
五、交易的實質性程序 224
第三節 應付賬款審計 225
一、應付賬款的審計目標 225
二、應付賬款的實質性程序 225
第四節 固定資產審計 228
一、固定資產的審計目標 228
二、固定資產-賬面余額的實質性程序 228
三、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的實質性程序 231
四、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實質性
程序 233
習題 234
第十二章 存貨與生產循環審計 236
**節 存貨與生產循環概述 237
一、存貨與生產循環涉及的有關憑證和
記錄 237
二、存貨與生產循環涉及的主要業務活動 238
第二節 存貨與生產循環內部控制及
控制測試 239
一、存貨與生產循環內部控制 239
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241
三、控制測試 242
第三節 生產成本及營業成本審計 242
一、生產成本的實質性測試 242
二、營業成本的實質性測試 244
第四節 存貨審計 244
一、存貨監盤 245
二、存貨質量審計 248
三、存貨計價測試 248
四、存貨截止測試 248
五、存貨在會計報表上的反映或披露的恰
當性 249
第五節 應付職工薪酬的審計 250
一、應付職工薪酬的審計目標 250
二、應付職工薪酬的實質性程序 250
習題 251
第十三章 籌資與投資循環審計 254
**節 籌資與投資循環概述 255
一、籌資與投資涉及的主要憑證和會計
記錄 255
二、籌資和投資的主要業務活動 256
第二節 籌資與投資循環的控制測試和
實質性測試 256
一、籌資活動的內部控制和內部控制測試
概述 256
二、投資活動的內部控制和內部控制測試
概述 258
第三節 籌資相關項目的審計 261
一、負債的具體相關項目審計 261
二、所有者權益相關項目的審計 263
第四節 投資相關項目的審計 267
一、交易性金融資產審計 267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審計 268
三、持有至到期投資審計 269
四、長期股權投資審計 269
五、投資性房地產審計 270
六、應收利息審計 271
七、投資收益審計 272
八、應收股利審計 272
九、交易性金融負債審計 273
習題 273
第十四章 貨幣資金審計 276
**節 貨幣資金審計概述 277
―、貨幣資金與各交易循環 277
二、涉及的主要憑證和會計記錄 277
三、貨幣資金內部控制概述 278
四、與貨幣資金相關的重大錯報風險 279
五、控制測試與主要的實質性程序 280
第二節 庫存現金審計 281
一、審計目標 281
二、庫存現金內部控制測試 281
三、庫存現金審計的實質性程序 282
第三節 銀行存款審計 284
一、審計目標 284
二、銀行存款內部控制測試 284
三、銀行存款的實質性程序 285
第四節 其他貨幣資金審計 291
一、審計目標 291
二、其他貨幣資金的控制測試 291
三、其他貨幣資金的實質性程序 292
習題 293
第十五章 特殊事項審計 296
**節 期初余額審計 297
一、期初余額的含義 297
二、期初余額的審計目標 298
三、期初余額的一般審計程序 298
四、審計結論和審計報告 300
第二節 期后事項審計 301
一、期后事項的概念和種類 301
二、財務報表日至審計報告日發生的事項 303
三、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日后至財務報表
報出日前知悉的事實 304
四、財務報表報出日后發現的事實 305
第三節 或有事項審計 306
一、或有事項的概念 306
二、或有事項的種類 306
三、或有事項的一般審計程序 307
四、獲取律師聲明 307
第四節 持續經營審計 308
一、管理層的責任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308
二、計劃審計工作與實施風險評估程序 308
三、評價管理層對持續經營能力做出的
評估 310
四、超出管理層評估期間的事項或情況 310
五、進一步審計程序 311
六、審計結論 312
七、對審計報告的影響 312
八、與治理層的溝通 317
第五節 關聯方及其交易的審計 318
一、關聯方及其關聯方交易 318
二、風險評估程序和相關工作 319
三、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321
四、針對重大錯報風險的應對措施 321
五、評價會計處理和披露 322
六、其他相關審計程序 323
第六節 會計估計審計 323
一、會計估計的性質 323
二、風險評估程序和相關活動 324
三、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328
四、應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 329
五、實施進一步實質性程序以應對特別
風險 333
六、評價會計估計的合理性并確定錯報 334
七、其他相關審計程序 335
習題 336
第十六章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 339
**節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含義及
業務承接 340
一、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含義及范圍 340
二、內部控制審計業務承接 341
第二節 計劃審計工作 342
一、計劃審計工作應考慮的事項 342
二、制定總體審計策略 342
三、具體審計計劃 343
四、對應對舞弊風險的考慮 343
第三節 實施內部控制審計工作 343
一、自上而下的方法 343
二、測試控制的有效性 346
第四節 內部控制缺陷評價 349
一、內部控制缺陷的分類 349
二、評價控制缺陷的嚴重程度 350
三、表明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跡象 351
四、被審計單位對存在缺陷的控制進行
整改 351
第五節 完成內部控制審計工作 352
一、形成審計意見 352
二、獲取書面聲明 352
三、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要素 352
四、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類型 353
五、考慮期后事項的影響 357
六、注意到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 357
習題 358
附錄 課后習題答案 360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審計學(第2版)/楊明增 作者簡介
楊明增,男,山東省沂源縣人。山東經濟學院會計學院副教授,審計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中國注冊會計師。
武恒光,男,漢族,1979年2月生,山東省菏澤市人,管理學碩士,助教。2002年7月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專業,獲管理學學士學位;2005年7月畢業于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專業,獲管理學碩士學位,同年7月至山東財政學院會計學院執教至今。近期致力于審計理論相關問題的研究 主講課程 審計學、管理會計、成本會計、成本管理會計、會計學 主要研究成果 近年來,在《統計研究》、《財貿研究》、《經濟體制改革》、《經濟問題探索》、《江西財經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9篇。 參與綦好東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農村公共品融資的經驗與創新研究》,并獨立承擔子課題一項。參與劉長翠教授主持的山東省軟科學研究項目《財政結構及稅收體系研 究——山東省環境保護財政資金績效評價及監管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