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宣紙發祥地:丁家橋鎮故事(第6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039157
- 條形碼:9787565039157 ; 978-7-5650-391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宣紙發祥地:丁家橋鎮故事(第6輯) 內容簡介
曹天生等著的《中國宣紙發祥地(丁家橋鎮故事第6輯)》是“中國宣紙發祥地――丁家橋鎮故事”叢書第六輯。全書每個板塊獨立成篇,但內容各部分之間緊密相扣,主要的版塊有:歷史檔案、姓氏研究、中國宣紙、歷史人物、今朝才俊、專題研究、丁家橋精神、小說文藝、文獻輯存等,從各個層面反映古往今來丁家橋歷史與現狀。
全書充分挖掘當地優厚的歷史文化,并結合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新文化,提煉丁家橋精神,具有濃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同時形成靠前手的資料積累,為教學科研和地方文化建設服務。
中國宣紙發祥地:丁家橋鎮故事(第6輯) 目錄
中國宣紙發祥地:丁家橋鎮故事(第6輯) 節選
《中國宣紙發祥地(丁家橋鎮故事 第6輯)》: (一)加快經濟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鎮域綜合實力不斷提升 2017年,全鎮完成地方財政收入837.4萬元,同比增長2.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產值8.13億元,同比增長17.0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同比增長10.04%;全鎮共上報項目11個,其中續建項目6個,新開工項目5個;固定資產到位資金1.36億元。 工業經濟提擋增速。加快工業發展,是我鎮經濟發展的頭等大事和“一號工程”。一是鼓勵企業做大做強。支持企業增資擴建,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崇星宣紙、明星紙業、冰星宣紙、華盛紙業、金星紙業等一批企業完成擴建或升級改造,春云紙業、甌鮮食品、雨晨紙業三個新建、擴建項目正積極推進,幫助企業兌現各類獎扶資金226萬元。二是大力發展電商產業。鎮電子商務協會不斷壯大,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全鎮電商經營戶達400余戶,年銷售收入約1億元,年發貨量達200多萬單,物流快遞業飛速發展,實現了物流服務全覆蓋。鎮電商服務中心完成建設,2017年,李園村、小嶺村成功入選中國“淘寶村”。三是加大環保技改投入。按照“一增一減兩集中”的原則,加快園區污水管網建設,推進污水集中處理工作進度。嚴格完善企業環保審批程序,實行排污許可制度,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單獨建設環保處理設施。目前,全鎮有15家企業獲排污許可證。同時加大對“小而散”企業的環保整治工作力度,確保全鎮環保生態工作總體不下降。 效益農業成果斐然。以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為工作目標,致力于項目發展和農業培育,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布局。蔬菜種植,鱘魚養殖,煙草種植,食用菌、農產品開發等取得新突破,實現了農業產業化階段性發展。全年新增市、縣級家庭農場9家,市、縣級產業化聯合體2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完成1個“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壯大,農業產業化效應初步顯現。 文旅產業蓬勃發展。深入挖掘“宣紙故里”獨特資源,提升對外知名度。在企業和社會廣泛參與下,成功舉辦了**屆中國宣紙發源地文化旅游交流會,開展了手機攝影大賽、書畫奇石展、文化學術研討等多項活動,吸引了大批宣紙藝術傳承人、書畫家、收藏家、鑒賞家進行學術交流,在全縣引起強烈反響;對張氏支祠、曹大三廣場等旅游景點進行了維修提升,鎮綜合文化中心、官莊村文化樂園、全縣**批*佳攝影點完成建設,獲年度*佳攝影點建設先進單位;加大“宣紙故里丁家橋”微信公眾號宣傳力度,全年共推送微信81篇,一大批正能量的微信文章激發和釋放了鎮村干部干事創業的新動能;文化進村、書畫交流等群眾文化活動經常性開展。 改革創新勇當先鋒。發揮“船小好調頭”的優勢,爭當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在各項改革創新上沖鋒在前。堅持“因地制宜、尊重意愿、依法依規、穩妥推進”的原則,整鎮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三變”工作正在積極謀劃。全面推行“河長制”,積極探索“林長制”,扎實開展“勸耕貸”試點工作。 ……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