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漢語語匯的變異與規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100195
- 條形碼:9787203100195 ; 978-7-203-1001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語語匯的變異與規范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現代語言學的變異理論出發, 結合漢語語匯學、語言規范等方面的相關理論, 按照成語、諺語、慣用語和歇后語等語的不同類型, 對漢語語匯的變異問題進行了探討, 還揭示了漢語語匯在不同地域產生的地域變體的情況。在此基礎上, 著重對漢語語匯的規范問題進行了重點考察, 并闡述了語典編纂在語匯規范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漢語語匯的變異與規范研究 目錄
漢語語匯的變異與規范研究 節選
《漢語語匯的變異與規范研究》: 根據已搜集到的語料,漢語語匯的地域變異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形: 1.語音變異。現有語料表明,漢語語匯地域變異*直接的表現就是語音變異,如揚州"兒大不流爺,女大不流娘"中,"流"是由"由"變異而來。但由于各地語音差異甚大,且搜集到的語料有些并未注音,我們暫時不討論語音方面的變異情況。 2.詞匯變異。在語言系統中,詞匯是*敏感的;在語言接觸背景下,詞匯是*先根據語言系統對自身做出調整的;在漢語語匯的地域變異中,詞匯變異也是*主要的變異現象。 3.語法變異。語法是語言系統中*穩定、變化*小的部分,作為固定語,漢語語匯的語法結構更是如此,但一旦進入方言系統,受到各方言區自身語法系統的影響,其語法結構有時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有些變得跟通語完全不同,有些則在結構方面做了適當的調整,這些調整和變化就是漢語語匯地域變異中的語法變異現象。 4.風格變異。風格是文學創作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性的總體特點。漢語語匯雖然不是文學創作,但也是人民群眾口頭創作的結晶。這里借用"風格"一詞來指漢語語匯的一種總體特征。漢語語匯的風格變異可以分為兩個方面。(1)語體風格變異。除了部分雅成語及一些由名言、格言化用來的語匯以外,絕大多數語匯一般都是口頭上流行的,具有很強的口語性,本來不存在語體變異問題,但通過對比,我們發現跟通語語匯相比,有些方言語匯的結構更加松散,表達更加自由,更加具有口語性特征。或者說,在口語性這個特征上,方言語匯更加突出,所以,本章也將討論語匯的語體變異。(2)語用風格變異。一些方言區的人民在使用語匯時,為了增強語氣和表達效果,往往將原型句式進行適當的改變,或選擇新句式,或調整語序,或改變修辭方式,這些都造成了語匯在語用風格上的地域變體。5.語性變異。語性即某條語匯在漢語語匯系統中的性質定位。按照漢語語匯學理論,語匯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內部有比較嚴格的分類,一般來說,可以分為成語、諺語、歇后語、慣用語四部分。但由于各地人民群眾思維方式、表達習慣及各方言系統自身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的方俗語匯按照漢語語匯學理論來分類的話,存在語性互相轉換的問題,或者成語轉換成慣用語,或者慣用語轉換成歇后語,這就是漢語語匯的語性變異。6.語長變異。語長即語的長度。跟通語中的語匯相比,有些方言語匯為了突出形象性,增強說服力,明顯增加了語的長度,這是一種形式上的變異,我們將其定義為語長變異。7.語義變異。有些方言語匯在語形上跟通語中的語匯相同或大致相同,不仔細辨別很容易按照通語語匯中的語義去理解,但實際上其語義已經發生了變化。 本章中我們將逐一討論詞匯、語法、風格、語性、語長、語義這六種變異現象。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我們只討論在共時平面上所看到的語言現象,不考慮語言在歷時平面上的演變。所以,在同一性的前提下,各地方言語匯彼此之間以及各自跟通語語匯之間的差異,我們統稱為漢語語匯的地域變異,這是本章討論的前提。 ……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