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成恩元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950729
- 條形碼:9787540950729 ; 978-7-5409-507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成恩元文集 內容簡介
成恩元(1917年-1989年),考古學家、文博專家、中國圍棋史和中國象棋史研究學者。《成恩元文集》是一部關于作者在考古、博物館工作和文物研究、中國圍棋史和中國象棋史考證研究等多方面的個人學術文集,全書收錄了作者著、譯文章和日記等共46篇及部分信函,按內容分為四個部分:一、考古調查與發掘;二、博物館工作及研究;三、中國圍棋史、中國象棋史論稿;四、其他文論。另附有關文章5篇。《成恩元文集》分上、下卷;全書共有繪圖、照片、拓片和插圖380余幅,圖版24頁。 現代意義上的中國考古學,是在清末民初由西方學者逐漸傳入中國的。考古學是建立在近現代科學以及高等教育體系基礎上的一門高度專業化的學科門類。在1949年以前,中國的考古學家寥若星辰,考古活動稀少,社會影響有限,中國大學的考古專業教學亦剛剛起步。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1940年,就讀于燕京大學歷史系的成恩元追隨裴文中先生,專攻考古學,于1943年畢業,同年考取了燕京大學研究院考古部鄭德坤先生的考古研究生,他成為中國大學培養的考古專業畢業生和位考古專業研究生。1947年,成恩元調入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任助理研究員兼任哲史系講師,并在華西協合大學開授“中國通史——原始社會”和“史前史”課。1952年“院系調整”,隨華西大學博物館調往四川大學博物館,兼任歷史系講師。1953年為四川大學歷史系開出了“考古學通論”專業課。1954年任四川大學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1979年以后歷任歷史系副教授、教授,開設有“中國考古學舊石器時代”、“中國古代書畫概論及鑒定”等專業課程。 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創建于1914年,它是中國西部博物館,是集考古與文博為一體的專業機構。成恩元于1947年調入后,依托這一專業機構,追隨導師和前賢,以現代的、科學的考古理論和專業的方法技術,在工作中自覺實踐。《成恩元文集(套裝上下卷)》的**部分“考古調查與發掘”所收錄的文章,概括地反映了成恩元在考古方面的活動。1944年4月,成恩元參與了四川大學校園內唐宋墓的發掘,“親手搜剔泥土后取出”內裝唐代《成都縣龍池坊陀羅尼咒本》雕版印本的臂釧;1947年至1948年,對四川邛崍縣唐代龍興寺遺址進行了連續5次考古調查發掘;1951年6月,兩赴新都縣對明代干尸進行發掘并運回華西大學保存;1951年12月,組建華西大學博物館樂山漢代崖墓考古調查隊,對樂山崖墓進行大規模的考古調查;1955年,組建四川大學歷史博物館考古調查隊,對彭山縣、新津縣等漢代崖墓開展專業考古調查發掘,等等。雖然他的這些考古活動所形成的文章大多數并非正式報告,只是《簡報》、日記或報道,但其價值毋庸置疑。
成恩元文集 目錄
出版前言
圖版目錄
圖版
上卷
考古調查與發掘
邛崍唐龍興寺遺物的發現和研究(節要)
邛崍大佛院為唐龍興寺考
華西大學博物館樂山漢代崖墓考古調查日記
四川大學歷史博物館彭山、新津漢代崖墓考古調查簡報
四川大學歷史博物館彭山、新津漢代崖墓考古調查日記
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學通論課彭山實習日記
華西大學博物館漢井發掘記
華西大學博物館新都縣明代干尸發掘簡報
邛窯遺址五十年
琉璃廠窯址(譯文)
邛崍、琉璃廠窯遺址(譯文)
……
《成恩元文集.下卷》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