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論語·大學·中庸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5989174
- 條形碼:9787805989174 ; 978-7-80598-917-4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語·大學·中庸 內容簡介
“四書五經”是儒家的重要經典。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于建元五年置
五經博士,始有“五經”之稱。具體即指《易》、《尚書》、《詩》、《禮》、《春秋》五部書。“四書”之名,則始于宋代的“二程”。南宋理學家朱熹注《論語》,又從《禮記》中摘出《中庸》、《大學》分章斷句,加以注釋,配以《孟子》,合稱《四書章句集注》,從此,“四書”便通行于天下。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問相與談論。因此,《論語》又是若干片斷和篇章的集合體。這些篇章的排列順序沒有什么道理,而且絕非出自一個人的手筆。通行的說法是,《論語》一書有孔子弟子的筆墨,也有孔子再傳弟子的筆墨,*后由曾參的學生所編定。所以說,《論語》的著筆當開始于春秋末年,而編輯成書則在戰國初年。《論語》的核心思想是“忠恕”和“仁”。“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就是“愛人”。
《大學》分“經文”一章,傳文十章。“經文章”是孔子的言論,由曾參口述;十章“傳文”,則是曾參的見解,而由他的學生記錄而成。曾參又稱曾子(前505-前436),字子輿,春秋戰國之際魯國人,孔子的學生,孔子小四十六歲。曾子的思想,主要是“仁”和“孝”,而尤以“孝”影響*大程度。“曾參之孝道,感天地,動鬼神。”(唐·皮日休語)曾子也因此獲得后世“宗圣”的稱號。《大學》是儒家闡述治國平天下的一篇政論文。它的主要思想是“修己以安百姓”;它的主要內容,就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三條綱領,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全篇將道德修養和政治議論結合在一起,將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合而為一,是儒家“人世”思想的全面體現,對后代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
《中庸》的作者子思(前483-前402),姓孔,名?常?字子思,他是孔鯉的兒子,孔子的孫子,被后世尊為“述圣”。子思是儒家學派的承前啟后者。他雖說沒有親聆孔子的教誨(子思小孔子六十八歲,在子思的幼年,孔子即去世了),但他跟隨孔子的弟子曾參學習,頗得孔門真傳。子思的思想又通過他的門人傳給孟子,孟子繼承發揚,*終成為儒家的“思孟學派”。子思的《中庸》,全面而深入地闡述和發揮了孔子的“中庸之道”。如果說《大學》是儒家的一篇政論文,那么,《中庸》則是儒家的一篇哲學論文。程頤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的主題,在于闡述中庸之道*完美、*高的道德。同時,在方法論上,它又倡導在認識、處理問題時,選擇一個正確的立腳點,既反對“過頭”,又反對“不及”;從宇宙觀看,《中庸》主張“天人合一”;從政治觀看,《中庸》主張人治、德治;從教育觀看,《中庸》倡導在“誠”的基礎上,采取“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治學方法。
自從宋朝的“二程”首創“四書”之說,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編輯問世以來,“四書”便形影不離。此次整理,由于篇幅原因,將《孟子》抽出單行,而將《論語》、《大學》和《中庸》合刊。《論語》以劉寶楠《論語正義》為底本;《大學》、《中庸》以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為底本,編次也基本不變,程子的提示,朱熹的序和按語,對理解原文有極大的幫助,所以也予以保留并加翻譯。
論語·大學·中庸 目錄
◎論語
孔子和《論語》(代序)(李浴華)
學而**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日第二十
附錄
《論語》名言警句
孔子年表
《論語》重要研究著作
◎大學
朱熹《大學章句》序
《大學》程子提示
“經文”章
“傳文”十章
**章釋“明明德”
第二章釋“新民”
第三章釋“止于至善
第四章釋“本末”
第五章釋“格物致知”
第六章釋“誠意”
第七章釋“正心修身”
第八章釋“修身齊家”
第九章釋“齊家治國”
第十章釋“治國平天下”
附錄
《大學》名言警句
《大學》重要研究著作
◎中庸
朱熹《中庸章句》序
《中庸》程子提示
《中庸》三十三章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附錄
《中庸》名言警句
《中庸》重要研究著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推拿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