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17秋季號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9135428
- 條形碼:9787309135428 ; 978-7-309-1354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17秋季號 內容簡介
《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17秋季號)》為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17年秋季號),共收入專題論文20余篇,內容涉及外國文學與文化研究、語言學與語言教學研究、翻譯研究等。所收論文論題前沿,論點新穎,論證嚴密,結構嚴謹,表達準確流暢,具有較強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讀性。本論文集對從事外國語言文學研究的高等院校教師和研究生具有學術參考價值。
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17秋季號 目錄
語言學
事件結構的三維表征——對Croft事件表征模式的評介
形式聚焦方式對注意及二語形式學習的影響
俄語情態情境成分盼認知研究
基于CSSCI的外國語言學研究高影響力論文實證分析(20ll—2015)
核心圖式理論下日語復合動詞后項“—上□ろ”多義性再考
中國學習者英語通用語能力的構建
跨學科視野下的演化語言學研究全景圖——《演化語言學》述評
文學
Some Thoughts on Victorian:Novel:A Talk at English,Fudan University.25 Nov.2016
艾學倫理·文學翻譯·世界文學:托馬斯·奧利弗·畢比教授訪談
從《隨意敲門》探析莫特利筆下的路西法效應
從后結構主義解讀《斯通家史札記》中女性身份的變化與建構
危機重重:論山姆·謝潑德《地獄之神》的戲劇空間
加拿大原住民戲劇中的“厭女癥”書寫
旅行寫作“講述”與“展示”的“真實”——以V·S·奈保爾“印度三部曲”為例
美國猶太作家菲利普·羅斯的身份探尋與歷史書寫
南亞穆斯林流散作家的“9·11文學”創作
奧斯維辛災難與美國后現代主義詩學的發生
傳記小說何以可能?——《福樓拜的鸚鵡》《亞瑟與喬治》的個人同一性與傳記創作探索
啟蒙—人本主義的自由幻象——歌德《浮士德》悲劇的**動因
作為一種“述行”的言說方式——論瑪麗·奧利弗的詩歌成就
淪萊斯利·菲德勒后現代主義文學觀的通俗化特征
首部非裔美國小說《總統的女兒》的敘事倫理
試論《自由的惡作劇者》中的雙重意識
宗教維度下美國本土裔作品中的族裔性構建——以路易斯·厄德里克作品為例
西方庫柏研究綜述
麥爾維爾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評楊金才《赫爾曼·麥爾維爾的現代闡釋》
翻譯
《金瓶梅》芮效衛譯本的“入俗”與“脫俗”
道成肉身與《圣經》翻譯
誤讀與悟讀——《文心雕龍》書名英譯研究
忠實還是自由?理性還是非理性:譯者的倫理選擇——羅賓遜與切斯特曼翻譯倫理思想比較
語義顯明,交際見效——亨頓《論語》英譯本鑒評
中國文學在瑞典的譯介研究(1924—2015)
從《古韻》在英國的流行看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
事件結構的三維表征——對Croft事件表征模式的評介
形式聚焦方式對注意及二語形式學習的影響
俄語情態情境成分盼認知研究
基于CSSCI的外國語言學研究高影響力論文實證分析(20ll—2015)
核心圖式理論下日語復合動詞后項“—上□ろ”多義性再考
中國學習者英語通用語能力的構建
跨學科視野下的演化語言學研究全景圖——《演化語言學》述評
文學
Some Thoughts on Victorian:Novel:A Talk at English,Fudan University.25 Nov.2016
艾學倫理·文學翻譯·世界文學:托馬斯·奧利弗·畢比教授訪談
從《隨意敲門》探析莫特利筆下的路西法效應
從后結構主義解讀《斯通家史札記》中女性身份的變化與建構
危機重重:論山姆·謝潑德《地獄之神》的戲劇空間
加拿大原住民戲劇中的“厭女癥”書寫
旅行寫作“講述”與“展示”的“真實”——以V·S·奈保爾“印度三部曲”為例
美國猶太作家菲利普·羅斯的身份探尋與歷史書寫
南亞穆斯林流散作家的“9·11文學”創作
奧斯維辛災難與美國后現代主義詩學的發生
傳記小說何以可能?——《福樓拜的鸚鵡》《亞瑟與喬治》的個人同一性與傳記創作探索
啟蒙—人本主義的自由幻象——歌德《浮士德》悲劇的**動因
作為一種“述行”的言說方式——論瑪麗·奧利弗的詩歌成就
淪萊斯利·菲德勒后現代主義文學觀的通俗化特征
首部非裔美國小說《總統的女兒》的敘事倫理
試論《自由的惡作劇者》中的雙重意識
宗教維度下美國本土裔作品中的族裔性構建——以路易斯·厄德里克作品為例
西方庫柏研究綜述
麥爾維爾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評楊金才《赫爾曼·麥爾維爾的現代闡釋》
翻譯
《金瓶梅》芮效衛譯本的“入俗”與“脫俗”
道成肉身與《圣經》翻譯
誤讀與悟讀——《文心雕龍》書名英譯研究
忠實還是自由?理性還是非理性:譯者的倫理選擇——羅賓遜與切斯特曼翻譯倫理思想比較
語義顯明,交際見效——亨頓《論語》英譯本鑒評
中國文學在瑞典的譯介研究(1924—2015)
從《古韻》在英國的流行看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