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沒有我們的世界-如果人類消失.世界將會怎樣?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28401
- 條形碼:9787229128401 ; 978-7-229-12840-1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沒有我們的世界-如果人類消失.世界將會怎樣? 本書特色
人類一直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并因自己所創造的光輝燦爛文明而揚揚得意,相信運用自身的聰明才智,可以用技術解決一切問題,但從未設想過如果高傲的我們以某種形式被從這個紛繁世界抽離,地球將會怎樣? 熱愛自然的科學作家艾倫•韋斯曼在本書中構想了這樣一個超現實的場景:在水、空氣和植物的夾擊下,自然界對人類文明的侵蝕在時間的維度中一步步殘忍展現——城市癱瘓、電力中斷、地下水系統崩潰、石化廠自燃、核輻射物流散、雜草肆虐、飛禽走獸進駐、大廈傾倒、世界七大奇跡消融……人類的成就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偉大和恒久! 或許,如今草長鶯飛、靜謐祥和的切爾諾貝利真實描畫了“沒有人類”的世界。人類缺席之后的世界如此美好,如果人類回歸、重建伊甸園,又應當怎么做? 對于一個玩弄自身命運的物種而言,這是一本極其重要的書。
沒有我們的世界-如果人類消失.世界將會怎樣? 內容簡介
• 啟示錄般的奇想 驚世駭俗
• 冷靜科學的推理 無懈可擊
在閱讀《沒有我們的世界》之前,“你要確保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因為你會被艾倫•韋斯曼‘劫持’到另一個世界里,久久沉迷其中。”
在好萊塢的大片、影視作品中,不乏世界末日的題材,而我們人類總有辦法力挽狂瀾、逃出生天,我們也為此驕傲不已,揚揚自得地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卻從未設想過:如果沒有了人類,世界會怎樣?
我想,很多人一定對科幻電影《機器人總動員》中瓦力孤獨地清掃地球的場景印象深刻,難道這就是地球的未來?
人類自以為聰明,相信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可以用技術解決一切問題,但殊不知卻制造了更大的麻煩。塑料在便利生活的同時,也在污染環境,細小的塑料顆粒威脅著全世界特別是海洋生物;我們喜歡用鮮花裝點生活,但殊不知種植鮮花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肥料、保鮮劑更嚴重污染著周圍的環境;人們不惜開墾雨林、濫伐樹木、破壞草地、濫用農藥化肥,只為收獲更多的糧食,卻從未想到過原本生活在此地的動植物會遭遇什么;核電站雖然清潔無污染,但切爾諾貝利、福島事件也在危及人類生活。污濁的空氣,擁擠的交通,糟糕的居住環境,地震不斷洪水連天,等等,一些科幻大片中出現過的災難將頻現,我們再也不能無視眼前的一切了。
全球知名的科學記者艾倫·韋斯曼用冷靜而不失溫度的筆觸描述了一幅幅“沒有人類”的地球畫面:
第1天,城市整個就會癱瘓,地下排水系統失靈;
第1周,核反應堆將熔化爆炸,核電站周圍的一切都將毀于高溫和大火;
第1年,道路開裂,雜草橫生;
第5年,城市道路已被樹木雜草占領;
第10年,屋頂的鐵釘銹跡斑斑,開始漏水,家具腐爛;
第100年,城市的大多數房屋傾倒塌陷,飛禽走獸成為城市新的主人;
第500年,在溫帶,森林會取代了都市……
第1000000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終于降到了*次工業革命來臨之前,地球終于回歸到那個農耕文明的自然時代;微生物繁衍分裂,終于可以進化到可以分解塑料制品;• 啟示錄般的奇想 驚世駭俗
• 冷靜科學的推理 無懈可擊
在閱讀《沒有我們的世界》之前,“你要確保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因為你會被艾倫•韋斯曼‘劫持’到另一個世界里,久久沉迷其中。”
在好萊塢的大片、影視作品中,不乏世界末日的題材,而我們人類總有辦法力挽狂瀾、逃出生天,我們也為此驕傲不已,揚揚自得地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卻從未設想過:如果沒有了人類,世界會怎樣?
我想,很多人一定對科幻電影《機器人總動員》中瓦力孤獨地清掃地球的場景印象深刻,難道這就是地球的未來?
人類自以為聰明,相信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可以用技術解決一切問題,但殊不知卻制造了更大的麻煩。塑料在便利生活的同時,也在污染環境,細小的塑料顆粒威脅著全世界特別是海洋生物;我們喜歡用鮮花裝點生活,但殊不知種植鮮花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肥料、保鮮劑更嚴重污染著周圍的環境;人們不惜開墾雨林、濫伐樹木、破壞草地、濫用農藥化肥,只為收獲更多的糧食,卻從未想到過原本生活在此地的動植物會遭遇什么;核電站雖然清潔無污染,但切爾諾貝利、福島事件也在危及人類生活。污濁的空氣,擁擠的交通,糟糕的居住環境,地震不斷洪水連天,等等,一些科幻大片中出現過的災難將頻現,我們再也不能無視眼前的一切了。
全球知名的科學記者艾倫·韋斯曼用冷靜而不失溫度的筆觸描述了一幅幅“沒有人類”的地球畫面:
第1天,城市整個就會癱瘓,地下排水系統失靈;
第1周,核反應堆將熔化爆炸,核電站周圍的一切都將毀于高溫和大火;
第1年,道路開裂,雜草橫生;
第5年,城市道路已被樹木雜草占領;
第10年,屋頂的鐵釘銹跡斑斑,開始漏水,家具腐爛;
第100年,城市的大多數房屋傾倒塌陷,飛禽走獸成為城市新的主人;
第500年,在溫帶,森林會取代了都市……
第1000000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終于降到了*次工業革命來臨之前,地球終于回歸到那個農耕文明的自然時代;微生物繁衍分裂,終于可以進化到可以分解塑料制品;
……
如現實般逼真的畫面,也讓我們看清了我們人類給這個星球究竟帶來了什么。相對于漫長的宇宙來說,人類的歷史太短暫了,我們每一次對于自我的選擇都是對于自然規律的背離,貪得無厭終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但我想韋斯曼創作《沒有我們的世界》的初衷,并不是一味地指責和批評,他熱愛我們的地球,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說,“我不愿意生活在一個沒有音樂、沒有詩歌、沒有藝術的世界里,正如我不愿意生活在一個沒有樹的世界里一樣。我寫《沒有我們的世界》,不是贊同悲觀的論點。相反,人類要作為當前生態系統的一分子繼續留下來。就像《華盛頓郵報》書評所說‘這個星球將繼續運轉許多時光,而我們卻不會存在到那一天。事實上,我們有更多必須停止掠奪地球和過度消耗資源的理由:如果我們不這么做,我們將創造一個沒有人類的世界’。”
對于一個玩弄自身命運的物種而言,《沒有我們的世界》是本極其重要的書。
沒有我們的世界-如果人類消失.世界將會怎樣? 目錄
沒有我們的世界-如果人類消失.世界將會怎樣? 相關資料
在《沒有我們的世界》里,艾倫·韋斯曼引導我們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個沒有我們的世界:人類退出后,大自然如何重新占領地球,人類的痕跡哪些會消失殆盡,哪些成了地球不能磨滅的紀念。沒有了我們,地球依然會繼續存在下去,依然會水草豐美、生命繁盛;可是沒有了地球的我們呢? 本書是當代*偉大的思想實驗,是極富想象力寫作的偉大創舉。 ——比爾·麥克基本 《自然的終結》作者 以驚人的想象挖掘出潛藏在人類內心的恐懼,巧妙地督促讀者重新思考與我們所居住的星球如何相處。 ——《華盛頓郵報》 我不愿意生活在一個沒有音樂、沒有詩歌、沒有藝術的世界里,正如我不愿意生活在一個沒有樹的世界里一樣。我寫這本書,不是贊同悲觀的論點。相反,人類要作為當前生態系統的一分子繼續留下來。 ——艾倫•韋斯曼 這本書極富創意,閱讀時就像一次智力冒險。書中提出的“過去經歷什么,現在情況如何,未來將會怎樣”三個問題牢牢吸引著我,仿佛是對來自宇宙盡頭和內心深處召喚的響應。 ——美國《沙龍》網絡雜志
沒有我們的世界-如果人類消失.世界將會怎樣? 作者簡介
艾倫•韋斯曼(Alan Weisman) 美國著名科學作家、新聞記者,《哈珀斯》《大西洋月刊》《紐約時報(雜志版)》《探索》等雜志以及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最重要的撰稿人和制作人,著有《葛維歐塔村:重新發現文明世界》《沒有我們的世界》《倒計時》等作品,并獲洛杉磯記者協會最佳專題報道獎、西方最佳新聞寫作獎、羅伯特•肯尼迪新聞獎、聯合媒體獎、巴西政府頒發的全國最佳新聞獎等多項殊榮。 其中《沒有我們的世界》登上《時代》雜志年度非虛構圖書榜首,獲美國最佳科學寫作獎、中國第四屆文津獎等多項大獎,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安東尼•盧卡斯非虛構類圖書獎等獎項,并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出版發行。其續篇《倒計時》也榮獲《洛杉磯時報》圖書獎、鸚鵡螺圖書獎等獎項。 譯者 劉泗翰 資深譯者、出版家,著作等身,譯有《查令十字街84號》《喂,有人在嗎?》《傾聽動物心語》等作品。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