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當代中篇小:遠逝的青春歲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353102
- 條形碼:9787531353102 ; 978-7-5313-531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當代中篇小:遠逝的青春歲月 本書特色
《遠逝的青春歲月》記錄了1974年郭冬貴從沈陽市一一四中學畢業后,下鄉到盤錦地區所經歷的五個年頭的許多難忘的事情。他做過青年隊的飼養員、食堂管理員、記工員、宣傳報道員和學校的代課教師,經歷了知青上山下鄉運動中的“廠社掛鉤”、1975年營口海城地區大地震、1976年全國人民悼念偉大領袖毛主席、歡慶粉碎“四人幫”的偉大勝利和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等重要事件。 這些經歷使作者懂得了生活的艱辛,知道了現實的殘酷,由此他也了解了中國農村基層的實際狀況,加深了對農村社會現實的認識,成為他一生的寶貴財富。
中國當代中篇小:遠逝的青春歲月 內容簡介
《遠逝的青春歲月》是郭冬貴同志的長篇回憶性散文,《遠逝的青春歲月》共分為五章,包括初到盤錦、艱苦生活、我的經歷、難忘人物等。全書共計15萬字,詳細描寫了作者青年時在盤錦的生活經歷,全書內容真實感人,語言流暢樸實,不矯揉造作,是對人生的一種回憶與紀念,作能夠給讀者帶來人生的啟迪。
中國當代中篇小:遠逝的青春歲月 目錄
初嘗有米沒菜的滋味
**天勞動就掛彩
青年點殺豬
秋收和打場
**次送公糧
難忘青年點吃餃子
**次參加插秧
聽老貧農“憶苦思甜”
抽炯的理由
第二章 艱苦生活
盤錦的水里有小蟲
盤錦知青的“三件寶”
盤錦知青的另外兩件寶
回憶知青撓秧除草
我參加的抗洪護堤
知青打狗
偷鵝風波和光腚偷菜
死豬肉與“糖醋排骨”
到部隊“混吃喝”
回憶知青修水利
知青看電影
是不是瘟雞?
第三章 知青群體
永不忘懷的知青之歌
青年點的“雨休”
我們曾是“逃票”一族
睡火炕和“戀被窩”
我曾在會上介紹隊里的經驗
我經歷的青年點招工
關于大米的故事
護秋往事
知青的鄉村愛情
青年點的“詩”與“歌”
“扒眼”與偷拆信件
青年點抓“小偷”
*別致的“處罰”
無聊的游戲
青年點的“群毆事件”
青年點的兩次翻車
由《隊歌》想起的
第四章 我的經歷
身不由己做“詩人”
知青生涯的**課
我為知青戰友“代筆”
我投了自己一票
一段還沒開始就結束的初戀
我為打人一事深深自責
看書、買書、偷書
那次被打之后
兩次考大學的經歷
我當代課老師
當豬倌的一段經歷
第五章 難忘人物
青年點的女飼養員
“活驢”二鵬
我和老農隊長的一段情緣
我的知青摯友
下放戶張家大哥
青年點的老知青
老頑童“卞哥”
一個有故事的人
知青點“活寶”
聽“老黨”講古
無法兌現的承諾
青年點的帶隊干部
后記
中國當代中篇小:遠逝的青春歲月 節選
《遠逝的青春歲月》: 聽老貧農“憶苦思甜” 所謂憶苦思甜就是憶舊社會的苦,控訴反動統治階級剝削壓迫人民的罪行,思新社會的甜,夸贊人民群眾如何在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下,翻身做主,過上了幸福生活。憶苦思甜是當時政治運動的一部分,農村的各級組織常用這種形式對知青進行階級教育,意在提高知青的階級覺悟。 我剛下鄉時曾經參加過一次憶苦思甜會,至今回想起來還覺得滑稽可笑,但只是覺得讓人笑不出來。 憶苦思甜會在大隊部召開。全大隊四個老農隊、三個青年隊派代表參加大隊主會場的會,其余各隊的老農和知青在本隊通過有線廣播收聽大會的實況。 為了營造嚴肅的氣氛,會議要先對階級敵人進行批斗,作為墊場。會議開始,主持會的大隊革委會副主任一聲吆喝,全副武裝的基干民兵把全大隊的地主、富農、壞分子押到會場,那些地主、富農、壞分子戰戰兢兢地站在會場的前邊。兩個知青代表發言進行批判。批判的內容印象已經模糊了,大概是說一個人在舊社會雇了伙計還養了膠皮轱轆大車,另一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還偷聽敵臺的廣播,盼望著蔣介石反攻大陸,企圖復辟翻天。印象比較深的是一個知青抑揚頓挫的批判發言。他在批判發言中說到了地主階級的剝削,于是上掛下聯,說黨內頭號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還公然鼓吹剝削有理、剝削有功,真是屎殼郎打噴嚏——滿嘴噴糞。由于這句歇后語是我**次聽到,覺得很新鮮,所以至今還記得。 批斗結束,階級敵人被押了下去,憶苦思甜正式開始。做憶苦思甜報告的是鄰村的“老黨”。我*初還以為“老黨”是一個人的外號或別稱,后來才弄明白,在當地,“老黨”通常是指早年就入了黨,各項工作都一直走在前頭的老貧農。這個“老黨’,個頭不高,還有些駝背,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他坐到臺上,開始講舊社會他家庭生活如何艱苦,什么房無一間,地無一壟,吃糠咽菜之類的話。接著講到給地主扛活的事,他說我們村的老地主非常摳門,平時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一個咸鴨蛋就飯能吃好幾天,過年過節連一塊豆腐都舍不得吃。都是財迷,就想攢錢置地、置牲口。臺下的人面面相覷,覺得不大對勁,有的竊竊私語,這不等于說地主階級的財富不是靠剝削和掠奪農民得來的,而是靠個人的勤儉節約得來的嗎? 副主任忙插話:大爺,地主的事暫不說了,就說你扛活受苦的事。“老黨”正說到興頭上,話被打斷,有點不高興,瞥了副主任一眼,不情愿地講起了自己給地主扛活的事。給地主扛活,一年到頭起五更爬半夜,風里來,雨里去,又苦又累,一滴汗珠掉到地上摔成八瓣。不過東家還行,農活*忙的時候大米飯管夠“造”(吃),隔三岔五還有豬肉燉粉條,炸大果子(油條),他的孩子都不許上桌…… 越來越不像話了,這哪兒是憶苦,分明是給地主階級評功擺好,歌功頌德,唱贊歌。當時盤錦農村生活非常艱苦,當地農民能吃上稀飯已實屬不易,我還從未見過誰家吃過豬肉燉粉條和炸大果子。臺下剛才憋著沒敢笑出聲的終于笑出了聲,緊接著會場又出現了一陣笑聲。副主任馬上接話,大家不要笑,這是嚴肅的階級斗爭。地主給扛活的吃豬肉燉粉條和炸大果子,是黃鼠狼給小雞拜年——沒安好心,是為了更好地剝削農民,榨干勞動人民的血汗,就像年根底下,我們給豬喂好吃的,讓它長膘是為了吃它的肉。地主階級*陰險毒辣…… 副主任的話沒起到什么作用,會場徹底亂套了,人們有的交頭接耳,有的相互取笑,有的大聲喧嘩。副主任見勢不妙,馬上宣布憶苦思甜會結束。整個會議只有憶苦,沒有思甜,講到一半就不能講了,讓做報告的“老黨”一臉的茫然。一場嚴肅的階級教育會就這樣匆匆結束了。 知青們有說有笑地離開了會場。在回來的路上,有人小聲唱起了《不忘階級苦》那首歌:天上布滿星,月兒亮晶晶,生產隊里開大會,訴苦把冤伸。萬惡的舊社會,窮人的血淚仇。千頭萬緒涌上了我心頭,止不住的辛酸淚掛在胸……歌聲在寂靜的夜空中回蕩,但跟知青們的歡聲笑語極不諧調。當時我十分困惑,我們接受的教育從來都是地主階級窮兇極惡:周扒皮為了讓長工多給他干活,半夜鉆進雞窩學雞叫;劉文彩大斗進小斗出盤剝農民,還三妻四妾,荒淫無度,私設水牢關押農民;黃世仁在除夕之夜討債,逼得楊白勞喝鹵水自盡,喜兒慘遭欺凌,跑進深山成為“野人”……地主階級敲骨吸髓地欺詐和殘害窮苦農民,個個都罪大惡極,怎么“老黨”卻說老地主還行,還能給扛活的貧苦農民吃豬肉燉粉條和炸大果子?農民對地主階級真有什么深仇大恨嗎?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可能是考慮到這種教育的效果,弄得不好反而會適得其反,后來大隊再也沒開過“憶苦思甜會”。 ……
中國當代中篇小:遠逝的青春歲月 作者簡介
郭冬貴,1955年1月生,1974年中學畢業后下鄉到盤錦新立農場云家大隊姜家青年隊,1978年考入遼寧師范大學中文系,1982年被分配到沈陽市于洪區教師進修學校,1989年調入省直機關工作,2015年1月退休。曾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孩子,你能做得更好》一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