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紅色文化書系:列寧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5073404
- 條形碼:9787205073404 ; 978-7-205-0734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紅色文化書系:列寧的故事 本書特色
紅色文化書系,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關于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要求,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的一個重要舉措。對于“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來說,這個書系是提高包括大學生、青年干部和青年知識分子在內的青年骨干群體的思想政治素質的生動教材。 房廣順的這本《列寧的故事》為該書系中的一本。透過本書的字里行間,讀者可以在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時空轉換中領略到思想的深刻性、故事的趣味性、知識的廣泛性和方法的獨特性,更能體會到理想信念、宗旨意識、艱苦奮斗、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改革創新等的強大力量。
紅色文化書系:列寧的故事 內容簡介
房廣順的這本《列寧的故事》為“紅色文化書系”中的一本。當資本主義發展矛盾重重,人類社會進入頻繁戰爭與死亡的時候,一炬 驚天動地的炮聲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發展進程,社會主義的夢想從理論變成了 現實,它讓人類感受到了光明。而這位改變歷史的人,就是弗拉基米爾?伊 里奇?列寧。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偉人。當歷史需要有某種歷史人物的時候,這樣的 人物就會應時而出,列寧即是如此。列寧的一生是處在兩個時代、兩個世紀 的交會點上。列寧承繼著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事業和學說。他經歷過沙皇專制 統治下的黑暗生活,又親身迎來了蘇維埃社會主義的新曙光。從黑暗走向光 明,在近二十年的流亡生活中,他從不放棄自己心中的革命理想,對此傾注 了畢生的心血和經歷。列寧是一個革命家和政治家。列寧十分重視和 熟悉俄國的國情,但是他的文化視野和理論根基又沒有局限于俄國的環境, 他的足跡幾乎遍及整個歐洲。從1894年算起,列寧從事革命和理論活動整整 三十年。在這三十年中,他不但積極組建了俄國無產階級政黨,還領導和組 織了俄國三次革命,成功地締造了世界上第1個社會主義國家,改變了20世 紀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列寧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探索的一生。
紅色文化書系:列寧的故事 目錄
前言
從沃洛佳到列寧
大腦殼男孩
為工人寫作
金質學習獎章
走革命道路
“危險”的學生
奔赴革命的戰士
初嘗監獄的滋味
誦讀《資本論》
薩馬拉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黑律師”的遭遇
走進圣彼得堡的工廠
咖啡館的會談
工人階級解放斗爭協會
一天吃了六個墨水瓶
流放西伯利亞
在流放地收獲愛情
締造布爾什維克
不能扔掉的小紙片
創辦《火星報》
不拿原則換友誼
回答“怎么辦”
遍及歐洲的足跡
一個新型的政黨
充滿智慧的大腦
生活之樹常青
批評自由與自由批評
進與退的抉擇
社會主義的入口
拉茲里夫湖畔的草屋
指揮三次革命
拿起武器吧
《真理報》
來自瑞士的關注
向彼得格勒挺進
革命不要牛車
涅瓦大街的指揮部
攻占冬宮
人民委員會主席
保衛蘇維埃
揭露叛徒
回擊“左”的背叛
指揮前線的戰斗
馬戲院遇險
遭遇卡普蘭的子彈
途中被劫
創建共產國際
發表十月革命周年演說
面包會有的
社會主義設計室
伊萬諾夫的使命
建立“林中曠地”
被逼出來的西裝
偉大的創舉
社會主義實踐家
跨到社會主義建設的馬上
退一步海闊天空
糧食稅
不聽話的患者
農民的貼心人
啟用舊專家
締造蘇聯
紅色外交家
簽訂布列斯特和約
美國資本家的朋友
關心東方革命
世界*大的接待室
廢除不平等條約
為熱那亞會議定調
在莫斯科紅場永生
*后一次演說
把秘密告訴全體工人
*后的書信和文章
同病魔抗爭
長眠紅場
還在繼續的故事
參考文獻
后記
紅色文化書系:列寧的故事 節選
從沃洛佳到列寧 大腦殼男孩 陽春四月,春光明媚,群芳綻蕾。 1870年4月22日,伏爾加河畔的辛比爾斯克在一片寧靜中迎來一 個新生嬰兒的陣陣啼哭。39歲的辛比爾斯克省國民教育總監伊利亞·尼 古拉耶維奇·烏里揚諾夫在欣喜中迎來了他的第三個孩子。當保姆把孩 子誕生的消息告訴烏里揚諾 夫的時候,父親興沖沖地奔 進妻子瑪麗婭的房間,一個 可愛的男孩的模樣跳人他的 眼簾:大大的腦殼、高高的顴 骨、寬寬的前額、蒙古人型 的眼角……活脫脫一個“小 烏里揚諾夫”。 帶著欣喜,烏里揚諾夫 在房間里一面踱步,一面琢 磨孩子的名字。他跟妻子說: “就叫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 里揚諾夫吧!”這個既符合 俄羅斯人的傳統,又充滿希 望的名字,立即得到了母親 的贊同。為了叫起來更親 切,母親提議:小名就叫沃洛佳,又簡捷又響亮。 沃洛佳給烏里揚諾夫一家帶來了新的生命,也帶來了新的希望。 這個小名叫沃洛佳的男孩,后來成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列寧主 義的創始人、俄國十月革命的指揮家、全世界工人階級和社會主義者公 認的領袖——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沃洛佳有一個堅毅而執著的父親。伊利亞·尼古拉耶維奇·烏里揚 諾夫出生于重視教育的家庭,不僅接受了系統的教育,而且熱心于從事 教育。大學畢業的時候,24歲的他的**個職業選擇就是做中學物理教 師。按照當時俄國的制度,只有通過大學考試委員會的考試才有資格當 教師。烏里揚諾夫參加考試的委員會以“參加考試不應當穿舊學生服” 為由,否定了一位年輕人當教師的愿望。伊利亞·尼古拉耶維奇·烏里 揚諾夫不甘心放棄自己鐘愛的職業,據理力爭,向上級機構(學區)提 出申述,并獲得復試的機會。執著的追求和卓越的表現贏得了學區評委 的好評,烏里揚諾夫終于實現了做教師的愿望。 父親烏里揚諾夫很快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備受同行和學生的尊敬 與愛戴。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成績使烏里揚諾夫成為辛比爾斯克的國民 教育官員,還獲得了貴族頭銜。但是,烏里揚諾夫始終把為貧民辦事、 為民眾培養人才作為自己的追求,十分重視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育。他 經常對自己的學生說:“祖國的富強需要那些爭取自由的斗士,也需要大 批幫助民眾提高覺悟的教育家。我愿意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他是這 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經常出資幫助家庭困難的學生學習和生活, 以自己的社會影響為貧困民眾爭取利益,發動各方面的力量在困難地區 開辦學校。 沃洛佳有一位慈祥而和藹的母親。瑪麗婭·亞歷山大羅夫娜出生在 一個醫生家庭,很小的時候就因熱愛讀書、勤勞持家備受家人的喜愛。 嫁給烏里揚諾夫后,她勤勞地操持著和諧的家庭,不僅使烏里揚諾夫可 以潛心于自己的教育事業,也給孩子們營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瑪麗 婭·亞歷山大羅夫娜把全部的身心都投給了可愛的孩子們。不論生活多 么窘迫,孩子們在節日的時候都能夠得到媽媽親手制作的禮物,并能夠 在媽媽設計的娛樂活動中享受幸福。1886年,烏里揚諾夫逝世了。慈 祥而堅毅的瑪麗婭·亞歷山大羅夫娜勇敢地挑起了養育和支持孩子的責 任。在此后漫長的歲月里,跟著革命的兒子——列寧,各處流放,成為 列寧精神上和生活上*有力的依靠。 特殊的家庭給沃洛佳營造了健康的成長環境,也使沃洛佳養成了好 思考、講誠實的良好習慣。 沃洛佳好奇心特強。小時候,他對拆玩具的興趣遠遠大于玩玩具。 他能夠按照《兒童讀物》上的圖樣自己做高蹺,穿上高蹺在院子里行 走、玩耍,引得小伙伴們又興奮又好奇。他對一般的小玩具不感興趣, 但對工具特別愛好。沃洛佳很小就學會了使用斧子和鋸,用這些工具給 弟弟妹妹們制作小船和積木。凡是學會的技藝,沃洛佳很快就不再做 了,而是把興趣轉向更加高難的游戲或工具。很小的時候,沃洛佳已經 不滿足于畫固定呆板的圖畫作業了。他上學的**天,就拿著畫筆畫了 一幅妙趣橫生又非常現實的漫畫:一個小學生傷心地望著另一個同學, 那個同學一只手拿著一只空袋子,另一只手拿著餡餅,并且不停地奔 跑。沃洛佳好像就是那個傷心的學生,對那個不守紀律的小學生充滿了 失望。 沃洛佳好奇,但也誠實。母親瑪麗婭·亞歷山大羅夫娜帶著孩子 們到妹妹家去做客。活潑的沃洛佳興高采烈地跟隨媽媽來到科庫什基諾 的姨媽家,一大群小朋友在客廳里玩起了捉迷藏。沃洛佳不小心碰到了 桌子,桌子上一個漂亮的玻璃長頸鹿被摔到地上,成了稀里嘩啦的碎玻 璃。心疼的姨媽帶著惋惜嚴厲地詢問每一個孩子,到底誰是禍首。同所 有的孩子一樣,沃洛佳一邊往后縮,一邊說:“不是我!不是我!”事情 過去了,無可奈何的姨媽還是準備了豐盛的晚宴招待了小客人。然而, 回到家里的沃洛佳不僅為白天的失手而懊悔,更為不敢承認錯誤而自 責,在床上整整翻來覆去了一個晚上。*后,沃洛佳終于勇敢地叫起來 睡覺的媽媽,直接地承認了錯誤:“媽媽,姨媽家的玻璃瓶是我打破的, 可是沒有告訴她,反而說不是我。我錯了,我再也不這樣了!” 沃洛佳在快樂中成長,在覺悟中長大,讀書和學習正在走進他的生活。 ……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