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新儒學與現代社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130760
- 條形碼:9787567130760 ; 978-7-5671-307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儒學與現代社會 內容簡介
本書共三章, 內容包括: 儒學演變歷程及其現實影響 ; 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特殊考察 ;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雙重選擇。
新儒學與現代社會 目錄
**節 儒學的歷史地位及其核心內容
第二節 新儒學的興起與流變
第三節 現代新儒學的形成與發展
第四節 儒學在世界各國的影響
第二章 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特殊性考察
**節 “五四”時期科學主義的形成
第二節 西方社會自由與民主的淵源與發展
第三節 俄羅斯現代化歷程的經驗與教訓
第三章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雙重選擇
**節 東亞模式與新教倫理
第二節 傳統與現代的緊張與平衡
第三節 儒家文化與中國現代化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新儒學與現代社會 節選
《新儒學與現代社會》: 第二節 新儒學的興起與流變 繼先秦諸子、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之后,宋明理學是儒學發展的又一新階段。宋明理學以儒學為主,同時吸收佛、道思想,以“性與天道”為論說中心話題,是哲學化的儒學。 理學是中國傳統儒學在宋、元、明時期的主要表現形態。在宋、元、明近七百年(公元11世紀至17世紀)的歷史過程里,理學思潮開轉啟合,高潮迭起,在其自身內在發展邏輯的支配下,也在各種外緣力量的作用下,曾出現幾次重大的嬗變,形成了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儒家思想自秦朝之后起伏不定,由盛而衰,儒學之所以能夠成為封建統治學說,是由于它與中國封建時代的小農經濟、宗法制度以及大一統政治結下了不解之緣。因此,可以說,把儒家學說作為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學說,這是一種必然的時代的選擇,只要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結構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恐怕就很難有別的選擇,中國古代社會的必然歷史取向就是選擇儒家學說作為其統治思想。因此,儒學地位下降的趨勢不可能長久地持續下去。但是,儒學要想重新獲得至高無上的地位,首先必須經歷一場自身的改造更新運動,以增強其與佛道思想的抗衡力量。儒學的改造更新是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化變遷運動。它的實質就是要消化外來的異質文化,重振儒學,恢復它作為統治思想的獨尊地位。因此,儒學的改造更新,關鍵在于亟須強化其統攝人心的作用。稍具體點說,就是把儒家本來日用倫常的“心”“性”“理”“道”等范疇拔高和升華,賦予其宇宙論、本體論的意義,并立足“此岸”,以“超越”而不離世的方式,對佛道兩家所提出的各種涉及人生“終極關懷”的宗教和哲學問題,作出新的、儒學化的回答與再解釋。這是一種新的思想形態,它不同于先秦以來的儒學形態,但卻又保持了傳統儒學的基本特征。從這個意義上說,把理學名之為“新儒學”也未嘗不可。 北宋理學,作為宋明理學的發展演變的**個大的發展階段,約崛起于宋仁宗的慶歷年間,由范仲淹、歐陽修以及胡瑗、孫復、石介等人開其端,逐漸形成了一股否定漢唐箋注經學,批判魏晉隋唐以來盛行不衰的佛、道二教,排斥六朝以來四六駢文,極力主張復興儒學的思想潮流。到宋神宗的熙寧、元豐年間,這一思潮達到了高峰,涌現出了周敦頤、張載、“二程”、邵雍、王安石等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們探討“天地萬物之源”“道德性命之本”以及“天人之際”等哲學根本問題;他們以儒家經典為依據,尤其重視發掘儒經中《易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論,重新恢復了儒學的權威,以對抗佛、道的思想學說;同時又不同程度地吸收整合了佛、道二教的學說,使中國哲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北宋的理學思潮,除了具有宋明理學的一般特征之外,還有其不同于以后諸階段的自己的特征。這些特征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三點:一是思想解放,二是創新開拓,三是“內圣”與“外王”并重。 南宋時期是又一個高峰。在這一時期中,理學方面的人才輩出,學派林立,出現了朱熹、陸九淵、張栻、呂祖謙等十分重要的理學大家。理學內部的諸多派別于此時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理學之外的其他學派也與之爭奇斗艷。理學家之間的討論、爭辯,理學家與功利學派思想家之間的爭論、辯難等,呈現出一派頗為熱鬧的景象。而由北宋時期出現的許多理學的概念、范疇、命題,在這一時期逐步開始走向深刻和邃密。到南宋的中后期,理學的主流派正式形成。其中以朱熹為代表的“程朱理學”一派,在經歷了長期被壓制的磨難以后,*終得到了官方的承認,逐步開始向官方哲學的方向發展。 元朝理學的基本特征,至少可以歸納為兩點:其一,元朝理學是以程朱理學為基本內容而又有所發展,而所謂的發展,實際上是以陸九淵的“心學”去補充朱熹學術思想之不足。 ……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