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山西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資源共享服務模式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939060
- 條形碼:9787518939060 ; 978-7-5189-390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西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資源共享服務模式研究 本書特色
1世紀以來,科技全球化深刻改變著世界,以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競爭日益激烈。作為一種戰略性資源,科技資源支撐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的任務極為艱巨,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的必要性更加突出。科技資源是山西省科技創新活動開展的堅實基礎,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山西省科技創新和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科技資源配置優化和開放共享的效果。
山西省把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和科技資源共享作為新時期科技創新重要任務來抓,從省情出發,圍繞“打基礎、謀長遠、求突破”的科技思路,遵循科技發展規律,于2005年設立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專項計劃,啟動了平臺建設,實施了8個專業領域的平臺項目研發和研究工作。平臺以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為核心,以資源整合為主線,以信息化建設為手段,以規范制度和人才隊伍為保障,突出山西區域特色和優勢,有效聯盟科技資源單位,優化科技資源布局,開展跨部門、跨系統、跨地區的科技資源整合;建立健全以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為前提的管理與服務機制;構建了基于網絡環境為支撐的六大子平臺(科技文獻共享與服務平臺、科學數據共享平臺、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享平臺、自然科技資源共享平臺、技術轉移服務平臺及專業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形成了以總平臺為中心,各專業子平臺、各服務站(網點)、參建單位及科技中介機構等組成的綜合服務體系。
1世紀以來,科技全球化深刻改變著世界,以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競爭日益激烈。作為一種戰略性資源,科技資源支撐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的任務極為艱巨,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的必要性更加突出。科技資源是山西省科技創新活動開展的堅實基礎,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山西省科技創新和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科技資源配置優化和開放共享的效果。
山西省把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和科技資源共享作為新時期科技創新重要任務來抓,從省情出發,圍繞“打基礎、謀長遠、求突破”的科技思路,遵循科技發展規律,于2005年設立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專項計劃,啟動了平臺建設,實施了8個專業領域的平臺項目研發和研究工作。平臺以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為核心,以資源整合為主線,以信息化建設為手段,以規范制度和人才隊伍為保障,突出山西區域特色和優勢,有效聯盟科技資源單位,優化科技資源布局,開展跨部門、跨系統、跨地區的科技資源整合;建立健全以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為前提的管理與服務機制;構建了基于網絡環境為支撐的六大子平臺(科技文獻共享與服務平臺、科學數據共享平臺、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享平臺、自然科技資源共享平臺、技術轉移服務平臺及專業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形成了以總平臺為中心,各專業子平臺、各服務站(網點)、參建單位及科技中介機構等組成的綜合服務體系。
山西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堅持以人為本、服務至上,利用集成的資源為用戶提供科技資源服務,虛擬聯合參考咨詢服務,提供聯合攻關、委托開發、技術成果轉讓和專業創新等方面的增值服務。平臺聚集和培養了大批優秀科技人才,產生了一批具有知識產權、原創性的新成果,為山西省科技創新和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源支撐。
從2005年平臺啟動,到2015年平臺科技資源整合與開放共享服務機制完善,平臺從無到有,科技資源從封閉到共享開放,已經走過了不平凡的10余年。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構建了集科技資源采集、整合、發布與管理功能于一體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的山西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有效展示了山西省科技創新的新環境,實現了山西省科技資源條件平臺科技資源共享網絡化、運行制度化、管理科學化、保障制度化、服務社會化。
為了系統地總結10余年山西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與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服務的成就和進展,更好地開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的服務,進一步提高科技資源的利用效益,作者撰寫出版了《山西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資源共享服務模式研究》。本書全面反映了山西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科技資源整合與開放共享服務的工作進展與主要成果,對平臺建設的總體架構、平臺系統與功能、平臺資源整合框架、科技資源組織管理等進行了研究,建立了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的服務模式,構建了平臺科技資源共享服務評價體系,從社會環境、信息環境、用戶環境的視角分析了科技資源環境的優化和保障機制,提出了實施措施,以便使科技資源更好地服務于山西省科技創新和社會經濟發展。
本書共分十一章,*章由武三林、趙永芬撰寫;第二章由武三林、賈煒韜、高云平撰寫;第三至第六章由韓雅鳴撰寫;第七章至第十章由吳漢華撰寫;第十一章由武翔宇撰寫。其中,研究生劉靜參與第七章的撰寫,王琛參與第八章的撰寫,姚小燕參與第九章的撰寫,倪弘參與第十章的撰寫,李雅韻參與第三章的撰寫,馬帥參與第四章的撰寫,范曉萌參與第五章的撰寫。武三林設計、制定了研究方案和撰寫大綱,并負責本書的組織工作。武三林、武翔宇、賈煒韜負責全書的統稿工作。隗玲、張玉珠參與了資料搜集與調研工作。本書集中了撰寫成員的系列研究成果,借此為付出艱辛的著者表示衷心感謝!
本書研究成果得到了山西省科技廳、平臺管理辦公室、總平臺和各子平臺等的大力支持,得到省內多位資深專家學者的支持和幫助,以及山西財經大學科技處的重視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本書在撰寫過程中引用了許多專家學者的著述,在此致以誠摯的感謝!同時對負責本書出版的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編輯周國臻、趙斌表示感謝!
著者為撰寫本書查閱了大量資料,付出了艱辛的工作,但由于研究涉及的內容廣泛,掌握的資料有限,加之著者眾多,難免有疏漏之處,希望同行專家和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武三林
2017年11月15日
山西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資源共享服務模式研究 內容簡介
為了系統地總結10余年山西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與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服務的成就和進展,更好地開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的服務,進一步提高科技資源的利用效益,作者武三林、武翔宇等撰寫出版了《山西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資源共享服務模式研究》。本書全面反映了山西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科技資源整合與開放共享服務的工作進展與主要成果,對平臺建設的總體架構、平臺系統與功能、平臺資源整合框架、科技資源組織管理等進行了研究,建立了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的服務模式,構建了平臺科技資源共享服務評價體系,從社會環境、信息環境、用戶環境的視角分析了科技資源環境的優化和保障機制,提出了實施措施.以便使科技資源更好地服務于山西省科技創新和社會經濟發展。
山西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資源共享服務模式研究 目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