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VisualC++程序設計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36412
- 條形碼:9787568036412 ; 978-7-5680-364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VisualC++程序設計教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本書不僅可以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或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用戶的自學和參考書。 本書以Visual Studio 2010為開發環境,主要介紹了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和Windows程序開發的技巧和方法。主要內容包括:C++語言基礎,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類、對象、繼承、重載、多態、虛函數和流等,對話框、菜單、工具欄和狀態欄、常用控件、圖形和文本處理、文檔/視圖、ADO數據庫編程技術,以及學生信息管理系統項目開發實例。同時,本書每章配備了大量的例題、習題和實驗題,并有項目開發案例,能幫助讀者快速掌握Visual C++程序設計及其應用。 本書通俗易懂,重點突出,注重實際應用,主要培養學生程序設計應用能力和項目開發綜合能力。
VisualC++程序設計教程 內容簡介
本書以Visual Studio 2010為開發環境, 主要介紹了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和Windows程序開發的技巧和方法。主要內容包括: C++語言基礎, 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類、對象、繼承、重載、多態、虛函數和流等。
VisualC++程序設計教程 目錄
1.1C++概述(1)
1.2C++的輸入與輸出(5)
1.3C++的函數(16)
1.4指針和引用(26)
1.5C++新增運算符(31)
1.6Visual Studio.NET 集成開發環境(34)習題1(36)
實驗1學生成績計算(41)第2章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43)
2.1類和對象(44)
2.2類的共享(61)
2.3類的繼承和派生(69)習題2(87)
實驗2使用面向對象方法實現學生成績計算(94)第3章多態性與虛函數(103)
3.1類的多重繼承(103)
3.2類的多態性(106)
3.3運算符的重載(111)
3.4模板(119)習題3(123)
實驗3使用面向對象方法實現學生成績計算(131)第4章對話框(138)
4.1MFC應用程序(138)
4.2對話框的使用(140)
4.3消息對話框(155)
4.4通用對話框(158)習題4(165)
實驗4登錄對話框(165)第5章菜單、工具欄和狀態欄設計(169)
5.1菜單設計(169)
5.2工具欄(180)
5.3狀態欄(184)
5.4菜單、工具欄和狀態欄綜合實例(187)習題5(190)
實驗5菜單、工具欄和狀態欄綜合應用的單文檔程序(191)第6章常用控件(193)
6.1控件概述(193)
6.2靜態控件和按鈕(196)
6.3編輯框和旋轉按鈕(201)
6.4列表框(209)
6.5組合框(215)
6.6滾動條(220)
6.7滑動條(225)
6.8進度條(229)
6.9日期時間控件、圖像列表和標簽控件(234)
6.10文件系統控件(242)習題6(245)
實驗6常用控件使用(246)第7章圖形和文本處理(252)
7.1圖形設備接口概述(252)
7.2簡單圖形繪制(259)
7.3文本處理(263)
7.4圖像處理(269)習題7(270)
實驗7繪圖對象使用(271)第8章文檔/視圖程序設計(276)
8.1文檔/視圖結構(276)
8.2文檔和視圖應用示例(287)習題8(291)
實驗8文檔/視圖打印的應用程序(292)第9章數據庫應用及項目開發實例(298)
9.1數據庫應用技術概述(298)
9.2使用ADO訪問數據庫(299)
9.3學生信息管理系統項目開發實例(318)習題9(374)參考文獻(375)
VisualC++程序設計教程 節選
第2章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第2 章 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本章要點 ■ 類和對象的概念 ■ 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的定義及作用 ■ 靜態成員變量和靜態成員函數 ■ 友元函數和友元類 ■ 派生類的定義 C++是一種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與傳統的面向過程的程序設計語言相比,C++引入了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出現以前,程序設計一直采用面向過程的設計方法,要求程序設計人員必須全面考慮程序執行的每一個步驟和具體要求,如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面對的是程序的整個過程,并且在整個程序中,數據和處理數據的過程是分離的、相互獨立的,當數據的結構發生局部改變時,整個程序中與其相關的處理過程也必須做相應的修改,程序的可重用性差,不適合編寫現代大型應用程序。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與面向過程的程序設計方法不同的是,在認識問題、處理問題時,不再將問題實現的步驟放在首位考慮,而是將客觀世界看作是由對象組成,向對象發送消息,將激活對象所具有的行為。這種被稱為“對象”的事物就是所要處理的問題。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是將任何事物都看成一個對象,每個對象都是由數據和處理數據的操作方法構成的。在程序設計時,將整個程序分解成多個能夠完成獨立功能的對象,將要處理的數據分別屬于不同的對象,并封裝在對象中,對象與對象之間可以通過消息進行通信,只要激發每個對象完成了相對獨立的操作功能,整個程序就會自然完成全部操作。可以這樣認為,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注重對象的結果,忽略對象內部的具體過程。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模仿了客觀世界中物體被組合在一起的方式,將人們習慣的思維和表達方式應用在程序設計中,從而使程序設計可以按照人們通常習慣的思維方式進行。使用這種設計方法,可以設計出安全可靠、易于理解、可重用性好的應用程序。 例如,處理一個關于學生成績的問題。對象:學生;數據:姓名、年齡、分數、學號;消息:統計總分、平均分、排序。 對象、消息都可在面向對象方式的程序中體現為數值化形成。雖然“面向對象”這個名詞是**次出現,但事實上每個人原來就是以“面向對象”的方法認識、理解世界的。不管是自然界的萬物還是各種虛擬的事物,都可被視為具有各種數值化屬性,能產生各種不同行為的對象。 OOP的設計規則就是在程序中保留各種對象屬性,規劃出使用者與對象,以及對象與對象間的交互關系,來完成程序數據處理的功能,而不是只重視處理問題的步驟。 激發科學家們產生OOP原始動機就是在利用計算機來仿真模擬各種生物交互行為時所采用的方式。OOP認為:現實世界是由一系列彼此相關且能夠相互通信的實體組成,這些實體就稱為對象。 采用此方法設計時一般要經過三個步驟: (1) 確定對象,確定問題領域內所含的對象; (2) 將對象分類,按一定的層次關系組織、定義; (3) 表達、組織對象與外界的交互。 OOP風格的程序會弱化語句、操作序列的次序,強化模塊化的外在表現。不管是有形的或無形的事物,只要可形容其狀態、特征,都可視為對象。它創造了一種包裝的結構,將程序要處理的事物的方方面面組合在一起,形成程序中的一個有意義的軟件單元。所以,其程序具有抽象、封裝、繼承、多態的特征。 (1) 抽象:將對象(程序要處理的事物)數值化。 (2) 封裝:將所有涉及該對象的數據、行為組合在一個軟件單元(類)中。 (3) 繼承:通過某個軟件單元的某些特征的再利用產生新對象。 (4) 多態:同樣的消息在不同對象中的響應不同。 采用這樣的方式表達程序比較接近實際的對應關系,不易被算法所分隔,因此程序容易理解,結構較自然,比較容易維護,適合編寫大型應用程序。 本章將首先介紹類和對象的有關定義,接著講述類的共享、類的繼承和派生。 2.1類和對象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習慣將具有相同本質的事物劃分成一類,這是人類在認識客觀世界時習慣采用的思維方法。例如,當你看見一個人時,你之所以認為他是一個人,是因為他具有人類的外形、情感、語言等人類的本質特征,而不管他是什么人種、是男人還是女人、是老人還是兒童等。不難看出,人們將客觀世界中的事物進行分類的基本方法是忽略事物的非本質特征(例如上述所說的人種、性別、年齡等),注意事物的本質特征(如上述所說的外形、情感、語言等),只要是本質特征相同的,就將這些事物劃分為一類,屬于同一類的事物應該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所以說,具體的人就是人類的對象,人類就是人的類型。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認為:對象是包含客觀世界中某一事物特征的抽象實體,現實世界中的每一個事物都可以看成對象。從計算機的角度來看,一個對象應包括兩個要素:數據和處理這些數據的操作方法。可以這樣認為:對象是一個包含數據和處理這些數據方法的集合。C++中,對象的類型稱為“類”(class),類集中體現了對象的特征和共性,是對象的抽象,是一種特殊的數據類型,對象是類的具體實例,是“類”類型的“變量”。對象和類是密切相關的,C++面向對象編程實質就是面向“類”類型變量編程。C++程序設計的重點應在類的定義實現上。 2.1.1類的定義 類就是OOP風格的程序所要反映的體現在程序中的軟件單元。類是每一個OOP風格的程序不可缺少的成分,其作用是對數據進行封裝、隱藏和處理。類之于C++就如同函數之于C語言。 函數是邏輯上相關的語句組合到一起,主要用于執行;而類則是邏輯上相關的函數及數據的集合,它的集成程度更高,主要不是用來執行,而是提供程序資源(數據和函數)。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中的類都具有以下兩個屬性: (1) 狀態:數據成員; (2) 行為:函數成員表示能改變數據成員的操作。 借助這兩者來抽象描述事物。 例如,以學生這個群體為例,當它成為程序要處理的事物或是問題所涉及的事物后,就會形成學生類: 狀態:姓名、學號、年齡、身高。 行為:統計分數,按學號查詢。 再例如,設計一程序對電梯的運行進行控制的電梯類: 狀態:速度、載客數、樓層號。 行為:樓層選擇、計算人數、上下驅動。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中的“類”正是抽象出對象的共性而形成的,它為屬于該類的對象提供了抽象的描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