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古代兵器與文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125571
- 條形碼:9787554125571 ; 978-7-5541-2557-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兵器與文學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文體為分類依據, 分別從詩歌、散文、詞、曲、小說等不同文類作品中梳理兵器意象的書寫痕跡, 探尋文學兵器與現實兵器之間的關聯, 以及兵器在文學作品中的特殊功能。
中國古代兵器與文學 目錄
第-節 文學作品中的兵器分類
第二節 文學作品中兵器描寫的特點
第三節 兵器在文學作品中所承擔的主要功能
**章 文學大宗與兵器淵藪:詩歌中的兵器
**節 《詩經》中的兵器概述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詩歌中的兵器
第三節 詩中的盛世兵中的王者——唐詩與劍
第二章 辭賦與中國兵器文化
**節 辭賦家與兵器
第二節 先唐辭賦中兵器的分類和特點
第三節 先唐辭賦中兵器的文學內涵與文學功能
第四節 先唐辭賦與兵器文化小析——以張衡《二京賦》為樣本
第三章 戰爭寫實與英雄想象:宋詞中的兵器
**節 宋詞中的兵器概述
第二節 戰爭寫實:宋詞中的戰爭書寫
第三節 英雄想象:宋詞中的文學虛構
第四章 諸侯力政與百家論辯:諸子散文中的兵器
**節 《論語》中的兵器
第二節 《墨子》中的兵器
第三節 《韓非子》中的兵器
第五章 中國古代文言小說中的兵器
**節 《搜神記》中的兵器
第二節 唐傳奇中的兵器
第三節 《聊齋志異》中的兵器
第六章 白話小說中的兵器
**節 《三國演義》中的兵器
第二節 《三俠五義》中的兵器
第三節 《水滸傳》中的兵器
第七章 戲曲與兵器
**節 忠義與勇猛的化身:《單刀會》中的兵器文化
第二節 論《寶劍記》改刀為劍之因由及劍的三重功能
第三節 《尉遲恭單鞭奪槊》中的“鞭”“槊”文化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古代兵器與文學 節選
《中國古代兵器與文學/中國兵器文化研究叢書》: 唐開元年間有公孫氏,劍舞靈動堪絕,唐大歷二年(767年)十月十九日大詩人杜甫在《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中意氣風發地贊道:“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羧玺嗌渚湃章洌C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逼鹞钑r如雷霆震怒,收舞時似江海清光,劍光閃閃如后羿射落了九日,舞姿翩翩似天神駕龍游飛。就連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大詩人在字里行間也難以掩飾對公孫大娘劍舞的驚艷,可想而知那舞動的場面是多么動人與震撼,公孫大娘自然不愧為開元劍舞**人。司空圖也賦詩一首來進一步認證:叫婁下公孫昔擅場,空教女子愛軍裝。潼關一敗吾兒喜,簇馬驪山看御湯。“(《劍器》)更相傳當年張旭就是因為觀看了公孫大娘的劍舞表演而有所領悟,茅塞頓開,成就了一代書法大家,有了”草圣“之名。公孫大娘的劍舞連接了唐時的兩大文化高峰,即”草圣“張旭的絕妙丹青,”詩圣“杜甫的千古絕唱。就算隔著兩千年的光陰,也依舊可以感受到公孫大娘的劍舞是多么豪邁灑脫、氣勢高昂,山色都為之沮喪,天地也為之低昂。 提起唐時的劍舞,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就是裴曼將軍,唐文宗時,裴旻舞劍、李白詩歌、張旭狂草被稱為”唐三絕“?墒桥釋④姷膭ξ韬凸珜O大娘相比大概是有很大不同了,這一點我們從詩中就可以看出來。詩人王維曾作詩一首贈予裴曼將軍:“腰間寶劍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戰勛。見說云中擒黠虜,始知天上有將軍!弊肿志渚鋵懗雠釋④姷尿斢律茟穑淦潴@為天人。唐時的又一大書法家顏真卿也曾有詩贈予裴將軍:“大君制六合,猛將清九垓……將軍臨八荒,炬赫耀英材。劍舞若游電,隨風縈且回……入陣破驕虜,威名雄震雷。一射百馬倒,再射萬夫開。匈奴不敢敵,相呼歸去來……”似乎裴將軍的劍舞不僅僅是“舞”而且還是“武”,不但可以表演,還可以上陣殺敵,使敵人聞風喪膽,落荒而逃,只落得個“相呼歸去來”。即使我們現在已經沒辦法欣賞裴旻將軍的劍舞了,可是單從李白詩歌和張旭狂草大概也可想象到其劍舞的精妙絕倫! ∏傻氖俏覀兊膬晌粍ξ璐髱熕坪醵己驮娙恕矣芯,或許正是如此,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才留下了他們濃墨重彩的一筆,何其幸運生活在了那個詩歌與書法都稱絕的時代! ≡谔茣r,詩人們也流行以劍贈友,為祝福,為勉勵,也為歌頌。此外,劍更是隨身而配的器物,脫而相贈,見劍如人,更傳達了一種深厚的情義。李白描寫脫劍贈友的詩便有好幾首,在《陳情贈友人》中便有“延陵有寶劍,價重千黃金……斯人無良朋,豈有青云望……他人縱以疏,君意宜獨親……投珠冀相報,按劍恐相距……”的句子,《贈易秀才》中也有“少年解長劍,投贈即分離”,《送麴十少府>>里亦有“我有延陵劍,君無陸賈金。艱難此為別,惆悵一何深”之語。至于在《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寄崔侍御)》里,“腰間玉具劍,意許無遺諾”就更見友人間重諾重情的關系。“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李白《贈崔侍御>>),“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李白《贈張相鎬二首》),詩人勉勵友人,男兒自當壯志在胸,志在四方!拔鑴^人絕,鳴弓射獸能”(杜甫《故武衛將軍挽歌三首>>),“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劉長卿《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詩人以劍入詩,歌頌友人,將軍的威風凜凜、浩然正氣在詩中長存。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離別時總是伴著一股愁緒,或濃或淡,或深或淺,總有那么一份感傷縈繞在心頭。對于詩人來說,送別*好的禮物就是詩歌。李白有首以劍人詩送別友人之作,叫《洞庭醉后送絳州呂使君果流澧州>>,知道友人被貶澧州,詩人心里也是難過不舍,特意陪著友人在臨行前的晚上大醉一回,盼一醉解千愁。大概千年前的某個夜晚,偌大的洞庭湖水面上一葉小舟孤零零地飄來蕩去,舟中偶爾傳出杯盞碰撞的聲音,借著舟上的燈火,隱約可見相對而坐的兩人的身影。月亮如同往常一樣掛在夜幕中,月光照在水面上,清幽中似乎還帶了點點寒意。酒過三巡,微醉的詩人望著凄冷的月亮吟詩一首,送別即將遠行的友人:“昔別若夢中,天涯忽相逢。洞庭破秋月,縱酒開愁容。贈劍刻玉字,延平兩蛟龍。送君不盡意,書及雁回峰!薄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