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星際簡史 本書特色
《星際簡史》為科幻小說作品集,主題全部集中為外太空探索與星際旅行,由《鳳凰劫》《重返彌安》《圖》《宇宙盡頭的書店》《環食》《不敢老》《冰墓之下》《拆穿》《遠離武尓坎》《面朝大海》《神們》《無名星上》《救世主》《繞圈跑》等篇幅構成,為當前科幻為核心題材,可讀性較強。
星際簡史 內容簡介
近年來,中國科幻逐步展現出社會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深度和廣度,擁有海量讀者和眾多作者的中國科幻文學已呈現崛起之勢,不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中國原創科幻文叢”既順應這一趨勢,也承擔普及科幻閱讀、發掘新人等使命。文從立足本土原創科幻作品,旨在呈現中國科幻作家的整體實力和創作能力,呈現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下的中國精神和“中國故事” 文叢的作者既有業已成名的科幻作家,也有新生代知名作者。期待本叢書的出版可以催生出一批更具寫作能力和持續力并可以進入中國原創科幻史冊的作者。 《星際簡史》為其中一冊,收錄陳梓鈞的科幻作品。
星際簡史 目錄
重返彌安/王侃瑜
圖/需要風
宇宙盡頭的書店/江波
環食/周易
不敢老/半月王子夜
冰墓之下/于博
拆穿/走刀口
遠離武爾坎/左力
到星星上去/康乃馨
面朝大海/星海一笑
神們/阿西博士
無名星上/肥狐貍
繞圈跑/美菲斯特
星際簡史 節選
《星際簡史》: “其實沒什么,很平靜,好像卸下了一個沉重的擔子,剩下的就交給發射組那幫小伙子了。” “馮總,‘希望’號的無人化設計是您*先支持的,您為什么要設計一艘無人的諾亞方舟?” “嗯,很多人都在追問這個。在這里我再次官方地聲明一遍:人類存在一個種群繁衍閾值,僅靠一艘船的載人,*多十人吧,是不可能維持繁衍傳代的。載人,沒有任何意義。” “那人類是不是會因此滅絕呢?” “當然不會!‘希望’號載有一萬個從全球人類精子庫和卵子庫中提取重組而來的受精卵,并攜帶有全套撫養教育系統,飛船計算機中儲存有人類全部的科學文化成果,足夠將他們培養成我這樣的工程師;船上還載有‘暗星’公司的‘細胞機械’,必要時,孩子們可以借此重建人類的農業和工業。” “說到細胞機械系統,在地球上,恐怕沒人比柯林斯先生更熟悉它了。”徐冰把話筒傳給柯林斯,“柯林斯先生,能不能簡要地介紹一下‘細胞機械’是什么?” 柯林斯說:“細胞機械其實是一種納米機器人,它有著和人體細胞一樣復雜的結構,能自行生長繁殖,靠空間中的微波輻射獲取能量。如果將‘遺傳物質’編碼,可以按藍圖生長出各種各樣的物件——我們坐的竹椅就是它的產物,如果你有留意,會發現它上面一個竹節都沒有。當然它也能生產大家伙。只要車間里有微波照射,金屬坯料從一端吃進去,一周左右就可以取出成型的零部件。‘希望’號就是這樣生產出來的。” “您認為在太陽成為紅巨星后的惡劣環境里,這些細胞機械能使用嗎?” “可以,它們本質上就是一種硅基生命嘛,五百多度的氣溫可謂是相當宜人。” 徐冰點點頭,轉向馮淵:“那么馮總,您對‘方舟’工程的成敗有怎樣的估計?” “那得看所謂的造化了。不過信心也好,絕望也好,我們總歸還有希望。請相信特別聯大的決定是正確的,在此我也以個人身份懇求大家:不要騷亂,留在家里,留在親人身邊,度過末日前*美好的時光。” “謝謝馮總。其實人類文明的傳承并不在于肉體,而在于文化的生生不息,這或許能幫我們看得開一些。”徐冰帶著職業式的笑容,一邊把話筒遞給另一邊坐著的葉思云,“我們再聽一下葉教授的看法。葉教授,作為亞穩態太陽模型的構建者,您認為‘方舟’工程有多大可能成功?” 葉思云點點頭:“這一切的理論基礎都建立在亞穩態太陽模型的成立上。蕭伯葉莫桑公式可以接近精確地預測太陽的一切活動,甚至包括上世紀束手無策的磁暴和耀斑現象。但這個模型的數學形式隱隱預示著主序星穩態的形成遠不僅是原先認為的聚變一引力平衡那么簡單。在氦富集接近臨界閾值時,它轉化為亞穩態形式,而這必須牽涉到目前尚未完成的量子引力論……” “那這是不是預示著,目前對‘氦閃’的預言存在著不確定性?太陽膨脹可能*終不會終止在金星軌道,而會吞噬地球?” ……
星際簡史 作者簡介
陳梓鈞,第28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最佳中篇小說獎獲得者。 2017年11月11日晚,第28屆中國科幻“銀河獎”頒獎典禮在成都舉行,這一獎項被譽為中國科幻最高獎項,代表中國科幻的最高水平。本次頒獎典禮頒出包括最佳長篇小說、最佳中篇小說、最佳短篇小說、最佳新人獎、最佳美術獎、最受歡迎外國作家、最佳原創圖書、最佳引進圖書、最佳相關圖書、最佳編輯、最佳游戲等十五項大獎。 陳梓鈞的作品《閃耀》 獲得第28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最佳中篇小說獎。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