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呼倫湖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該湖的自然地理與湖泊狀況, 以期對湖泊生態環境有充分的了解, 并提出湖泊保護的對策建議。呼倫湖是內蒙古**大湖、中國第五大內湖, 中國第四大淡水湖, 與貝爾湖為姊妹湖。湖面海拔545.6米時, 平均水深約5.75米, *大水深8米, *大寬度41千米。
呼倫湖 目錄
第1章 總論
1.1 自然環境
1.1.1 地理位置
1.1.2 呼倫湖形成
1.1.3 地形、地貌
1.1.4 氣候與水文
1.1.5 土壤與植被
1.2 自然資源
1.3 社會經濟概況
1.3.1 滿洲里
1.3.2 新巴爾虎右旗
1.3.3 新巴爾虎左旗
1.3.4 主要經濟收入來源
1.4 湖泊面臨的問題
1.4.1 水資源短缺
1.4.2 水體鹽堿化趨勢明顯,富營養化嚴重
1.4.3 漁業資源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
1.4.4 周邊地區生態環境荒漠化
第2章 湖泊水文變化
2.1 呼倫湖全新世水文變化
2.1.1 地質背景與水文演變
2.1.2 流域及湖泊沉積環境演化
2.1.3 流域古氣候環境
2.2 呼倫湖近代水文變化
2.2.1 流域氣候特征
2.2.2 呼倫湖湖盆結構及水位變化
2.2.3 呼倫湖水量平衡與入湖徑流變化
2.2.4 水文變化的環境及生態系統響應
2.3 呼倫湖現代水文過程
2.3.1 呼倫湖水文頻率與運行水位
2.3.2 呼倫湖水文變化氣候機制分析
2.3.3 水情變化認識及不確定因素
第3章 湖泊水質變化
3.1 呼倫湖水體鹽堿化過程
3.1.1 呼倫湖水體近代鹽堿化過程
3.1.2 呼倫湖與松嫩平原湖泊的比較
3.2 呼倫湖水體氮磷變化及富營養化過程
3.2.1 呼倫湖水體氮磷的變化
3.2.2 呼倫湖水體富營養化過程
3.2.3 呼倫湖水體富營養化原因
第4章 湖泊沉積物碳氮磷變化
4.1 湖泊表層沉積物碳氮磷分布
4.1.1 呼倫湖表層沉積物樣品的采集
4.1.2 呼倫湖表層沉積物碳氮磷的分析測試
4.1.3 呼倫湖表層沉積物碳氮磷的空間分布特征
4.1.4 呼倫湖表層沉積物TOC/TN、TOC/TP及TN/TP空間分布
4.1.5 呼倫湖表層沉積物有機碳來源及其影響因素
4.1.6 呼倫湖表層沉積物無機碳來源及其影響因素
4.1.7 沉積物質量評價
4.2 湖泊短柱沉積物碳氮磷變化
4.2.1 呼倫湖短柱沉積物樣品的采集
4.2.2 短柱樣品年代測試
4.2.3 短柱沉積物年代序列的建立
4.2.4 短柱沉積物碳氮磷變化特征
4.2.5 近百年來呼倫湖有機碳來源
4.2.6 近百年來呼倫湖碳埋藏時空變化特征
4.2.7 近百年來呼倫湖碳埋藏演變的驅動因子
4.3 湖泊長柱沉積物碳氮磷變化
4.3.1 呼倫湖長柱沉積物樣品的采集
4.3.2 長柱樣品年代測試
4.3.3 長柱沉積物年代序列建立
4.3.4 長柱沉積物碳氮磷變化特征
4.3.5 中全新世以來呼倫湖沉積物碳埋藏速率變化特征
4.3.6 中全新世以來呼倫湖有機碳來源
4.3.7 中全新世以來呼倫湖碳埋藏影響因素分析
第5章 湖泊沉積物底質金屬分布特征
5.1 湖泊表層沉積物金屬分布
5.1.1 沉積物中重金屬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5.1.2 表層沉積物中重金屬的形態
5.1.3 重金屬的潛在生態危害評價
5.2 湖泊柱狀沉積物金屬變化
5.2.1 柱狀沉積物重金屬的垂向分布特征
5.2.2 柱狀沉積物金屬的來源分析
第6章 湖泊魚類資源變化
6.1 研究方法
6.2 呼倫湖魚類群落結構
6.2.1 魚類種類及區系組成
6.2.2 魚類生態類型
6.2.3 重要經濟種類魚類的形態特征
6.2.4 魚類優勢種組成
6.2.5 魚類生物多樣性
6.3 呼倫湖漁業資源衰退機制研究
6.3.1 魚類捕撈產量變化特征
6.3.2 漁業資源結構演變趨勢
6.3.3 漁業資源衰退機制分析
6.4 呼倫湖漁業資源小型化對策與可持續管理
6.4.1 呼倫湖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6.4.2 呼倫湖魚類種群結構的優化調整
6.4.3 兇猛性肉食魚類資源的保護與增殖
6.4.4 底棲生物食性魚類的保護與增殖
6.4.5 冬季冰封溶解氧含量與魚類增殖關系
6.5 呼倫湖漁業資源的政策性管理
6.5.1 封湖禁漁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6.5.2 種質資源保護區的設置
6.5.3 增殖放流操作規程的制定
第7章 湖泊其他生物特征
7.1 研究方法
7.2 浮游植物
7.2.1 種類組成
7.2.2 現存量
7.2.3 生物多樣性
7.2.4 演變趨勢
7.3 浮游動物
7.3.1 種類組成
7.3.2 現存量
7.3.3 生物多樣性
7.3.4 演變趨勢
7.4 底棲動物
7.4.1 種類組成
7.4.2 現存量
7.4.3 生物多樣性
7.4.4 演變趨勢
第8章 濕地動植物
8.1 濕地植物
8.1.1 湖泊濕地
8.1.2 河流濕地
8.1.3 河流灌叢型濕地
8.1.4 蘆葦沼澤濕地
8.1.5 其他濕地類型
8.1.6 植物區系
8.2 濕地動物
8.2.1 種類組成
8.2.2 區系分析
8.2.3 居留型分析
8.2.4 生境分布與生態類群
8.2.5 珍稀瀕危鳥類分析
8.2.6 保護區水鳥名錄
8.2.7 水禽群落結構及物種多樣性的年、季變化
8.2.8 水禽種群變化與環境因子的關系
8.2.9 呼倫貝爾主要濕地水禽多樣性的空間變化
第9章 湖泊環境演化與生態對策
9.1 呼倫湖歷史時期環境演化
9.1.1 晚冰期以來呼倫湖環境變化
9.1.2 中全新世以來呼倫湖環境變化
9.2 近現代湖泊環境變化
9.2.1 近百年來呼倫湖環境變化
9.2.2 氣候變化對呼倫湖影響
9.2.3 人類活動對呼倫湖影響
9.3 湖泊環境變化與對策
9.3.1 實施呼倫湖綜合整治和生態恢復工程,保護和改善呼倫湖及流域生態安全
9.3.2 理順呼倫湖管理體制機制,強化流域綜合管理
9.3.3 發揮呼倫湖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功能,加強呼倫湖及其流域生態與環境基礎研究
1.1 自然環境
1.1.1 地理位置
1.1.2 呼倫湖形成
1.1.3 地形、地貌
1.1.4 氣候與水文
1.1.5 土壤與植被
1.2 自然資源
1.3 社會經濟概況
1.3.1 滿洲里
1.3.2 新巴爾虎右旗
1.3.3 新巴爾虎左旗
1.3.4 主要經濟收入來源
1.4 湖泊面臨的問題
1.4.1 水資源短缺
1.4.2 水體鹽堿化趨勢明顯,富營養化嚴重
1.4.3 漁業資源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
1.4.4 周邊地區生態環境荒漠化
第2章 湖泊水文變化
2.1 呼倫湖全新世水文變化
2.1.1 地質背景與水文演變
2.1.2 流域及湖泊沉積環境演化
2.1.3 流域古氣候環境
2.2 呼倫湖近代水文變化
2.2.1 流域氣候特征
2.2.2 呼倫湖湖盆結構及水位變化
2.2.3 呼倫湖水量平衡與入湖徑流變化
2.2.4 水文變化的環境及生態系統響應
2.3 呼倫湖現代水文過程
2.3.1 呼倫湖水文頻率與運行水位
2.3.2 呼倫湖水文變化氣候機制分析
2.3.3 水情變化認識及不確定因素
第3章 湖泊水質變化
3.1 呼倫湖水體鹽堿化過程
3.1.1 呼倫湖水體近代鹽堿化過程
3.1.2 呼倫湖與松嫩平原湖泊的比較
3.2 呼倫湖水體氮磷變化及富營養化過程
3.2.1 呼倫湖水體氮磷的變化
3.2.2 呼倫湖水體富營養化過程
3.2.3 呼倫湖水體富營養化原因
第4章 湖泊沉積物碳氮磷變化
4.1 湖泊表層沉積物碳氮磷分布
4.1.1 呼倫湖表層沉積物樣品的采集
4.1.2 呼倫湖表層沉積物碳氮磷的分析測試
4.1.3 呼倫湖表層沉積物碳氮磷的空間分布特征
4.1.4 呼倫湖表層沉積物TOC/TN、TOC/TP及TN/TP空間分布
4.1.5 呼倫湖表層沉積物有機碳來源及其影響因素
4.1.6 呼倫湖表層沉積物無機碳來源及其影響因素
4.1.7 沉積物質量評價
4.2 湖泊短柱沉積物碳氮磷變化
4.2.1 呼倫湖短柱沉積物樣品的采集
4.2.2 短柱樣品年代測試
4.2.3 短柱沉積物年代序列的建立
4.2.4 短柱沉積物碳氮磷變化特征
4.2.5 近百年來呼倫湖有機碳來源
4.2.6 近百年來呼倫湖碳埋藏時空變化特征
4.2.7 近百年來呼倫湖碳埋藏演變的驅動因子
4.3 湖泊長柱沉積物碳氮磷變化
4.3.1 呼倫湖長柱沉積物樣品的采集
4.3.2 長柱樣品年代測試
4.3.3 長柱沉積物年代序列建立
4.3.4 長柱沉積物碳氮磷變化特征
4.3.5 中全新世以來呼倫湖沉積物碳埋藏速率變化特征
4.3.6 中全新世以來呼倫湖有機碳來源
4.3.7 中全新世以來呼倫湖碳埋藏影響因素分析
第5章 湖泊沉積物底質金屬分布特征
5.1 湖泊表層沉積物金屬分布
5.1.1 沉積物中重金屬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5.1.2 表層沉積物中重金屬的形態
5.1.3 重金屬的潛在生態危害評價
5.2 湖泊柱狀沉積物金屬變化
5.2.1 柱狀沉積物重金屬的垂向分布特征
5.2.2 柱狀沉積物金屬的來源分析
第6章 湖泊魚類資源變化
6.1 研究方法
6.2 呼倫湖魚類群落結構
6.2.1 魚類種類及區系組成
6.2.2 魚類生態類型
6.2.3 重要經濟種類魚類的形態特征
6.2.4 魚類優勢種組成
6.2.5 魚類生物多樣性
6.3 呼倫湖漁業資源衰退機制研究
6.3.1 魚類捕撈產量變化特征
6.3.2 漁業資源結構演變趨勢
6.3.3 漁業資源衰退機制分析
6.4 呼倫湖漁業資源小型化對策與可持續管理
6.4.1 呼倫湖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6.4.2 呼倫湖魚類種群結構的優化調整
6.4.3 兇猛性肉食魚類資源的保護與增殖
6.4.4 底棲生物食性魚類的保護與增殖
6.4.5 冬季冰封溶解氧含量與魚類增殖關系
6.5 呼倫湖漁業資源的政策性管理
6.5.1 封湖禁漁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6.5.2 種質資源保護區的設置
6.5.3 增殖放流操作規程的制定
第7章 湖泊其他生物特征
7.1 研究方法
7.2 浮游植物
7.2.1 種類組成
7.2.2 現存量
7.2.3 生物多樣性
7.2.4 演變趨勢
7.3 浮游動物
7.3.1 種類組成
7.3.2 現存量
7.3.3 生物多樣性
7.3.4 演變趨勢
7.4 底棲動物
7.4.1 種類組成
7.4.2 現存量
7.4.3 生物多樣性
7.4.4 演變趨勢
第8章 濕地動植物
8.1 濕地植物
8.1.1 湖泊濕地
8.1.2 河流濕地
8.1.3 河流灌叢型濕地
8.1.4 蘆葦沼澤濕地
8.1.5 其他濕地類型
8.1.6 植物區系
8.2 濕地動物
8.2.1 種類組成
8.2.2 區系分析
8.2.3 居留型分析
8.2.4 生境分布與生態類群
8.2.5 珍稀瀕危鳥類分析
8.2.6 保護區水鳥名錄
8.2.7 水禽群落結構及物種多樣性的年、季變化
8.2.8 水禽種群變化與環境因子的關系
8.2.9 呼倫貝爾主要濕地水禽多樣性的空間變化
第9章 湖泊環境演化與生態對策
9.1 呼倫湖歷史時期環境演化
9.1.1 晚冰期以來呼倫湖環境變化
9.1.2 中全新世以來呼倫湖環境變化
9.2 近現代湖泊環境變化
9.2.1 近百年來呼倫湖環境變化
9.2.2 氣候變化對呼倫湖影響
9.2.3 人類活動對呼倫湖影響
9.3 湖泊環境變化與對策
9.3.1 實施呼倫湖綜合整治和生態恢復工程,保護和改善呼倫湖及流域生態安全
9.3.2 理順呼倫湖管理體制機制,強化流域綜合管理
9.3.3 發揮呼倫湖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功能,加強呼倫湖及其流域生態與環境基礎研究
展開全部
呼倫湖 作者簡介
薛濱,1990年畢業于南京大學,目前是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所長助理;湖泊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國家林業局呼倫湖濕地定位觀測研究站站長。長期從事湖泊環境演變研究。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