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地理學視角的城市人居環境評價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49755
- 條形碼:9787208149755 ; 978-7-208-1497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理學視角的城市人居環境評價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針對中國城鎮化進程出現的問題,對城市人居環境的研究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出發,解決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地理學視角的城市人居環境評價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中國城鎮化進程出現的問題,對城市人居環境的研究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出發,解決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地理學視角的城市人居環境評價研究 目錄
**章 緒論
**節 研究背景
一、快速城鎮化深刻影響中國城市人居環境的質量
二、經濟發展為城市人居環境進步奠定堅實基礎
三、發達國家工業化過程中出現的“城市病”問題在
中國城市再現
第二節 基本概念
一、城市人居環境
二、城市病
三、生態城市、低碳城市和宜居城市
第三節 研究進展與述評
一、國內研究進展
二、國際研究進展
三、文獻述評
第四節 研究內容和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設計
三、研究限制
第五節 研究方法和研究數據
一、研究方法
二、數據來源
第六節 主要創新點
第二章 基礎理論
**節 可持續發展理論
一、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提出
二、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發展
三、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哲學思想:生態哲學理論
四、可持續發展理論是城市人居環境發展的重要引導
第二節 城市社會理論
一、古典社會學派理論
二、人類生態學派理論
三、居住分異理論
第三節 城市人居環境科學理論
一、城市人居環境科學理論的雛形
二、城市人居環境科學理論的確立
三、國內學者對城市人居環境理論的豐富
四、基于多學科多視角的城市人居環境研究
第四節 城市人居環境研究框架
一、聯合國人居署的研究框架
二、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框架
三、人居環境:開放的復雜巨系統
四、本書研究框架說明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城市居住條件評價
**節 引言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中國城市居住條件演化特征
一、總體居住水平顯著提高
二、住宅配套設施有所改善
三、大城市高房價現象突出
四、居住困難問題亟待改善
第四節 中國城市居住困難群體空間格局
一、住房擁擠戶和無房戶
二、住宅配套設施缺失戶
三、建筑年代久遠的住房
四、城市住宅租房戶規模
第五節 上海居住條件演化過程
一、上海居住條件演化過程
二、居住困難群體時空分布
三、影響上海居住條件改善的因素分析
第六節 上海“城中村”居住條件分析
一、調查數據
二、“城中村”居住條件
三、影響因素定量分析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城市環境質量評價
**節 引言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環境污染問題
一、空氣污染
二、水質污染
三、環境事件
四、公眾對環境污染的感知
第四節 環境問題的理論解釋
一、環境庫茲涅茨曲線
二、A模式、B模式和C模式
第五節 城市空氣質量時空分析
一、空氣質量指數界定
二、數據收集與研究方法
三、AQI空間特征
四、AQI時間特征
第六節 城市空氣質量歷史對比分析
一、主要城市空氣質量歷史狀況
二、主要城市空氣質量對比結果
第七節 城市空氣質量影響因素定性分析
一、已有研究成果
二、直接污染源分析
三、特殊事件影響分析
四、地形和氣候因素影響
五、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是空氣污染的根本原因
第八節 城市空氣質量影響因素定量分析
一、數據庫建立
二、相關分析
三、回歸模型 、
四、回歸結果與分析
第九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城市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評價
**節 引言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評價
一、數據與方法
二、總體評價
三、城市基礎設施評價
四、城市公共服務評價
第四節 基礎設施承載力研究
一、研究方法
二、數據收集
三、結果與分析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城市人居環境綜合評價
**節 學者、住建部和EIU的城市人居環境評價方法
一、國內外學者的評價方法
二、住建部的評價方法
三、經濟學家智慧團體(EIU)的評價方法
第二節 中國城市人居環境發展特征
一、居住條件顯著提高,居住條件由數量增長轉向質量
提升
二、空氣污染問題嚴峻,PRED模型中顯示為不可持續
狀態
第三節 中國城市人居環境綜合評價方法
一、綜合評價理論方法
二、數據來源與評價方法
第四節 中國城市人居環境綜合評價結果與分析
一、主因子分析
二、聚類分析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結論與對策
**節 主要結論
一、中國城市居住條件改善明顯,但仍有一定規模的
居住困難戶
二、中國城市空氣污染問題嚴重,空氣質量南北差異
明顯
三、中國城市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差異縮小,特大城市
基礎設施超載
四、中國36座大中城市人居環境綜合得分呈現“東中西”
的梯度特征
第二節 對策建議
一、城市居住困難戶的對策
二、城市空氣質量改善對策
三、基礎設施承載力的改善
四、城市人居環境整體優化
后記
展開全部
地理學視角的城市人居環境評價研究 作者簡介
李陳,男,1986年出生,江蘇如皋人,博士,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公共管理系講師,研究方向為人居環境學。曾參與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主持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訓資助計劃項目、松江軟科學項目等。在《地理科學》等期刊上發表論文20多篇。獲2015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訓“優秀學員”稱號。曾赴中國臺灣銘傳大學、瑞典啥姆斯塔德大學交流訪問。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