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當代藝術批評文庫:俞可自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854108
- 條形碼:9787537854108 ; 978-7-5378-5410-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當代藝術批評文庫:俞可自選集 本書特色
《俞可自選集》是《中國當代藝術批評文庫》之一,《俞可自選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在內容與形式上一定程度地反映出中外當代藝術獨有的特征。該特征來自中外當代藝術強調自覺、感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并從藝術展覽、國際藝術、藝術教育及對當代藝術的評論方面展開論述,因此,《俞可自選集》是一部從中國當代藝術視野出發,開啟中外藝術批評之旅的一部圖書。
中國當代藝術批評文庫:俞可自選集 內容簡介
《俞可自選集》選錄的文章很好地詮釋了當今中國多樣的藝術發展狀態,并全面地展現了當代藝術的批評面貌。在藝術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了較強的藝術批評理論,是對當代藝術重創作輕批評的一次有力的反撥,使人們看到了中國藝術批評的蓬勃活力和希望。
中國當代藝術批評文庫:俞可自選集 目錄
001 1999—2013 展覽003 轉型后的藝術——俄羅斯當代繪畫006 心靈孤寂的憧憬——歐里根·雅克寧的油畫012 轉向2003——《當代美術家》首屆年度邀請展 012 另一種圖像 016 都市中的嬉戲——熊莉鈞和她的繪畫020 異質現場——汪建偉*新影像藝術展022 嬉戲的圖像——2006 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 (群展) 022 被模糊的界限028 版藝盛代——英國20 世紀60 年代版畫 028 英國昨天的藝術與這里今天的空氣032 同感——當代新銳藝術家展 (群展) 032 同感·同感—— 年輕的藝術036 玻璃——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展(群展)038 戲浪——當代藝術邀請展 (群展) 040 外延的體驗——一次與韋嘉的對話050 混響——當代影像藝術展(美國、加拿大、中國)050 混響于東西——關于影像056 變臉——當代藝術展(群展) 056 變臉——寫在策展前的話059 碰撞——關于中國當代藝術試驗的案例 (群展) 059 碰撞:藝術版圖的交互065 你西我東——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 (群展) 065 差異的事實——有關“你西我東”的展覽命題072 神域——崔岫聞個展 072 俞可對話崔岫聞:關于《神域》的拍攝079 2010—2011 實驗報告——張大力“極端現實” 079 藝術家訪談:關于“實驗報告”089 2010—2011 實驗報告——“交互的影像”王廣義個展 089 對話王廣義——關于在坦克庫的實驗報告098 景像2012——中國新藝術102 城市幻象——第三屆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104 景觀再造——中國當代藝術(匈牙利) 104 景觀再造——中國新藝術的東歐之行109 國際藝術體系視角111 第十一屆卡塞爾文獻展:卡塞爾日記116 藝術回歸大眾的理想在何方 ——記第十一屆文獻展與穿越歐洲的國際新長征121 強調地域特征的釜山雙年展125 威尼斯版圖——風格迥異的國家館133 又見巴塞爾139 傳奇的藝術終端——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142 奧利瓦給中國帶來了什么——與阿其烈·波尼托·奧利瓦的對話147 誰在擁有中國當代藝術 ——在巴塞爾博覽會現場訪談收藏家烏利·郗克153 評論 全球化視角下的思考155 被忽略的“現場”——當前外國美術研究領域的缺憾159 藝術進程的模式——雙年展164 沒有事件的藝術事件169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藝術傳媒172 進退兩難的尷尬:當代藝術的平面媒體轉型177 藝術介入社會的實驗實踐——農業展覽館的中國當代“豐收”藝術展180 持續中的遺憾——我看2001 成都雙年展……243 藝術群落及藝術教育245 坦克庫,在實驗中前行251 本土化不妨在鄉下——英國東米德蘭地區的當代藝術圖景255 市場經濟和大眾傳媒背景下的美育264 在想象中潛行——關于四川美術學院實驗性教學的思考268 寫在一次實驗課程中的話270 關于現實主義溫床的黃桷坪調查272 杜塞爾多夫的倒影——尋找我們的藝術文化狀態275 后記
展開全部
中國當代藝術批評文庫:俞可自選集 作者簡介
俞可,四川美術學院教授,《當代美術家》雜志執行主編、坦克庫·重慶當代藝術中心總策劃,出版和發表過許多專著、論文,其中包括對中國、韓國、俄羅斯、英國及歐洲等其他地區當代藝術的論著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山海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