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戀上一座城:建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662336
- 條形碼:9787539662336 ; 978-7-5396-6233-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戀上一座城:建筑 本書特色
《戀上一座城》是林徽因的建筑學論著,著重介紹了中國建筑的特征。這些學術文章既科學嚴謹,又因清新優美的文字而別具風韻,讀之,雕梁畫柱間如入畫境。
戀上一座城:建筑 內容簡介
《戀上一座城》包括:論中國建筑之幾個特征、祖國的建筑傳統與當前的建設問題、北京—都市計劃的無比杰作、中山堂、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故宮三大殿、北海公園、天壇、頤和園、天寧寺塔、北京近郊的三座“金剛寶座塔”、鼓樓、鐘樓和什剎海、雍和宮、故宮、閑談關于古代建筑的一點消息、云岡石窟中所表現的北魏建筑、《清式營造則例》緒論、平郊建筑雜錄、平郊建筑雜錄(續)、晉汾古建筑預查紀略等。
戀上一座城:建筑 目錄
目錄
建 筑
002 論中國建筑之幾個特征
016 北京——都市計劃的無比杰作
039 祖國的建筑傳統與當前的建設問題
049 中山堂
052 故宮三大殿
055 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
058 北海公園
061 天壇
064 頤和園
068 天寧寺塔
071 北京近郊的三座“金剛寶座塔”
074 鼓樓、鐘樓和什剎海
077 雍和宮
080 故宮
084 閑談關于古代建筑的一點消息
092 云岡石窟中所表現的北魏建筑
126 《清式營造則例》緒論
149 平郊建筑雜錄
161 平郊建筑雜錄( 續)
161 ——天寧寺塔建筑年代之鑒別問題
175 晉汾古建筑預查紀略
戀上一座城:建筑 節選
北京的城市格式——中軸線的特征 如上文所曾講到,北京城的凸字形平面是逐步發展而來。它在十六世紀中葉完成了現在的特殊形狀。城內的全部布局則是由中國歷代都市的傳統制度,通過特殊的地理條件,和元明清三代政治經濟實際情況而發展的具體形式。這個格式的形成,一方面是遵循或承襲過去的一般的制度,一方面又由于所尊崇的制度同自己的特殊條件相結合所產生出來的變化運用。 北京的體形大部是由于實際用途而來,又曾經過藝術的處理而達到高度成功的。所以北京的總平面是經得起分析的。過去雖然曾很好地為封建時代服務,今天它仍然能很好地為新民主主義時代的生活服務,并還可以再做社會主義時代的都城,毫不阻礙一切有利的發展。它的累積的創造成績是永遠可以使我們驕傲的。 大略地說,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內城,南半是外城,故宮為內城核心,也是全城的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圍繞這中心而部署的。但貫通這全部部署的是一根直線。一根長達八公里,全世界*長也*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了全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前后起伏左右對稱的體形或空間的分配都是以道中軸為依據的。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伸、一貫到底的規模。 我們可以從外城*南的永定門說起,從這南端正門北行,在中軸線左右是天壇和先農壇兩個約略對稱的建筑群;經過長長一條市樓對列的大街,到達珠市口的十字街之后,才面向著內城**個重點——雄偉的正陽門樓。 在門前百余米的地方,攔路一座大牌樓,一座大石橋,為這**個重點做了前衛。但這還只是一個序幕。過了此點,從正陽門樓到中華門,由中華門到天安門,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這中間千步廊(民國初年已拆除)御路的長度,和天安門面前的寬度,是*大膽的空間的處理,襯托著建筑重點的安排。這個當時曾經為封建帝王據為己有的禁地,今天是多么恰當地回到人民手里,成為人民自己的廣場! 由天安門起,是一系列輕重不一的宮門和廣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頂,一層又一層的起伏峋峙,一直引導到太和殿頂,便到達中線前半的極點,然后向北,重點逐漸退削,以神武門為尾聲。再往北,又“奇峰突起”地立著景山做了宮城背后的襯托。景山中峰上的亭子正在南北的中心點上。由此向北是一波又一波的遠距離重點的呼應。 由地安門,到鼓樓、鐘樓,高大的建筑物都繼續在中軸線上。但到了鐘樓,中軸線便有計劃地,也恰到好處地結束了。中線不再向北到達墻根,而將重點平穩地分配給左右分立的兩個北面城樓——安定門和德勝門。有這樣氣魄的建筑總布局,以這樣規模來處理空間,世界上就沒有第二個! 在中線的東西兩側為北京主要街道的骨干;東西單牌樓和東西四牌樓是四個熱鬧商市的中心。在城的四周,在宮城的四角上,在內外城的四角和各城門上,立著十幾個環衛的突出點:這些城門上的門樓,箭樓及角樓又增強了全城三度空間的抑揚頓挫和起伏高下。因北海和中海,什剎海的湖沼島嶼所產生的不規則布局,和因瓊華島塔和妙應寺白塔所產生的突出點,以及許多壇廟園林的錯落,也都增強了規則的布局和不規則的變化的對比。在有了飛機的時代,由空中俯瞰,或僅由各個城樓上或景山頂上遙望,都可以看到北京杰出成就的優異。這是一份偉大的遺產,它是我們人民*寶貴的財產,還有人不感到嗎?
戀上一座城:建筑 作者簡介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女,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國著名建筑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建筑師梁思成的首任妻子。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有《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