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法律顧問實務操作全書-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371497
- 條形碼:9787509371497 ; 978-7-5093-7149-7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企業法律顧問實務操作全書-第2版 本書特色
系統:按照一定邏輯,涵蓋了企業從設立到終止每個環節的法律實務全面:設計企業法律顧問實務操作的各個方面全面:以指引實踐為目標,例舉大量案例,深入淺出,拿來即用
企業法律顧問實務操作全書-第2版 內容簡介
企業法律顧問為企業提供專項法律服務的標準是:心想,事成,不逾矩。這種標準,其實也可以說是一種服務的意識與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是企業法律顧問專項法律服務的三個階段:事前,了解企業所想,想企業所想,明晰企業交易目的,明了企業的法律服務需求;事中,想方設法,達成企業所想,提出實現企業交易目的的法律服務方案;事后,檢視該法律服務方案,使該法律服務方案在現行法規、政策范圍之內,不逾越,但有創新。
企業法律顧問實務操作全書-第2版 目錄
**章 企業法律實務概述**節企業法律實務概說一、企業法律實務的概念及分類二、企業法律事務管理模式第二節公司法務律師視角下的企業法律實務一、企業法律實務應結合企業戰略規劃二、企業法律實務應考慮企業風險控制三、公司法務律師的職責第三節公司法務律師如何有效為企業服務一、公司法務律師的評價二、選擇合適的公司法務律師,建立良好的服務機制三、塑造優良的法律服務文化四、設置科學的內部控制第四節“做更好的公司法務律師”的實踐與經驗一、“做更好的公司法務律師”是一個過程二、“做更好的公司法務律師”是一個熔煉團隊的過程三、“做更好的公司法務律師”是一個生產極致的法律服務產品的過程四、“做更好的公司法務律師”,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第二章 公司設立**節公司設立實務操作一、有限責任公司設立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三、合伙企業的設立四、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第二節公司設立過程中的股份代持問題一、隱名股東、顯名股東、股份代持定義二、選擇股份代持的原因三、股份代持適用的法律規則四、股份代持對當事人雙方的風險五、股份代持使用的建議第三節公司設立過程中的出資形式及風險防范一、出資規定的*新變化二、出資形式三、不同出資形式風險防范要點第四節公司的境外設立與并購一、中國政府部門對企業境外設立的監管二、境外設立企業面臨的東道國法律風險和政治風險及其應對三、境外設立企業模式的選擇第三章 企業融資法律服務**節公司融資法律實務第二節銀行貸款融資一、銀行貸款的概念和特點二、銀行貸款的種類及貸款方式三、企業進行銀行貸款融資的法律風險及防范第三節信托融資一、金融信托與資產管理二、信托產品的主要類型三、企業信托融資優勢與劣勢第四節債券融資一、債券融資概述二、企業對債券融資的選擇三、債券融資的條件與程序四、企業債券融資法律風險提示第五節融資租賃一、融資租賃概述二、融資租賃類型三、融資租賃優勢四、融資租賃基本程序五、融資租賃中的法律風險提示第六節私募股權融資一、私募股權融資概述二、私募股權融資應注意的問題第七節民間借貸融資一、民間借貸的范疇二、民間借貸民刑交叉問題的處理三、民間借貸合同的成立與生效四、民間借貸合同的效力五、民間借貸事實的審查及舉證責任六、民間借貸的利率第八節小額貸款公司融資與典當融資一、小額貸款公司融資二、典當融資第九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概述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特征三、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風險四、我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典型模式第四章 公司并購法律實務**節并購概述一、并購的涵義二、并購與重組三、美國歷史上的并購浪潮及主要特點四、中國改革開放后企業的并購歷程五、中國未來并購的發展趨勢第二節并購交易實施程序一、一般程序二、國有資產交易的特別程序三、上市公司并購交易特別程序第三節交易結構一、交易主體和法律模式二、交易方式三、支付安排四、融資安排五、人員安排六、風險分攤與控制七、案例分析第四節法律顧問在并購中的作用一、交易管理二、可行性分析三、風險評估與控制四、參加業務談判五、提供法律意見六、法律盡職調查七、參與制定交易結構八、協助進行融資安排九、參與進行稅務籌劃十、起草、審閱交易文件十一、協助辦理交割十二、事務代理第五章 企業改制與上市法律實務**節國有企業改制法律實務一、國有企業改制方式二、改制方案三、國有企業改制程序四、律師參與企業改制工作五、案例分析與小結第二節集體所有制企業改制一、概況二、集體所有制企業改制三、律師辦理集體企業改制業務的主要工作第三節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一、整體變更的條件二、整體變更程序三、整體變更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第四節企業上市法律實務一、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條件二、發行上市的中介團隊三、發行上市程序及律師職責四、擬發行上市公司需注意的事項五、特殊行(企)業上市的特殊要求六、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特點七、信息披露八、案例分析九、IPO重啟十、我國IPO注冊制改革十一、證券法的發展第五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一、我國資本市場的層次架構及其服務對象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三、掛牌條件、制度四、交易轉讓方式五、新三板市場的融資制度六、投資者準入第六節企業境外上市簡介一、目前境外上市渠道二、境外直接上市三、境外間接上市——紅籌方式第六章 公司治理法律實務**節全球范圍內公司治理的發展第二節公司內部治理實務一、公司內部治理制度二、違反公司內部治理制度的常見糾紛類型三、違反公司內部治理制度的救濟措施第三節公司外部治理實務一、公司社會責任二、債權人與公司治理第四節公司治理下的內部人控制:以阿里巴巴、京東為例一、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二、京東雙層股權結構三、阿里合伙人制度與京東A/B雙層股權結構設計比較四、阿里、京東內部人控制制度對國內企業的借鑒意義第七章 企業合同管理操作實務**節合同訂立前的法律風險防范一、合同交易情況調查二、合同主體是否適格三、合同相對方管理的風險四、合同涉及法律法規政策調研第二節合同訂立過程中細節操作一、合同**條款二、合同其他條款三、特別注意事項四、企業利用信息化手段對于合同訂立的風險防控第三節合同履行的管理一、合同文本的管理二、合同履行的具體事項三、合同履行中慎用的權利四、企業利用信息化手段防范合同履行中的風險第四節合同終止一、合同解除二、債務抵銷三、提存四、免除五、混同第五節電子合同一、電子合同概述二、電子合同的法律規制三、電子合同*廣泛運用——網上購物合同四、網絡服務合同糾紛案評析第六節技術合同一、技術合同概述二、技術合同的簽訂第七節涉外合同一、涉外合同概述二、涉外合同爭議的解決第八章 企業勞動人事法律風險防范**節企業用工合規化管理的路徑一、企業應建立有效的用工法律風險識別機制二、企業用工法律風險的管理三、企業用工法律風險的處置四、企業用工合規建設的誤區第二節規章制度制定、公示與適用一、規章制度內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三、規章制度的適用第三節企業用工流程管理一、員工的入職管理二、勞動合同的簽訂三、勞動合同履行和變更四、勞動合同的解除與終止第四節勞動爭議的解決路徑一、企業如何看待勞動爭議二、企業與員工勞動爭議的解決路徑三、企業與員工勞動爭議解決中應當注意的問題第九章 企業知識產權法律實務**節知識產權概要一、我國的知識產權發展歷程二、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及建議三、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顧問服務四、防止知識產權濫用第二節知識產權中的反不正當競爭保護一、競爭法的概念、原則與地位二、反不正當競爭法基本問題概述三、知識產權法中的反不正當競爭保護四、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各種分類第三節企業專利的保護一、專利概述二、專利的特征三、專利的類型四、企業如何獲得專利五、專利權人的權利和義務六、企業專利侵權概述第四節企業商標權的保護一、商標權概述二、商標權的主要特征三、商標的種類四、商標權人的權利和義務五、國內商標注冊審查與核準六、涉外商標注冊七、企業商標選擇的法律風險分析八、企業商標注冊規劃九、新《商標法》對企業影響十、商標專用質押十一、商標使用許可第五節企業的商業秘密保護一、商業秘密的起源與發展二、商業秘密的含義及特征三、商業秘密的分類及受保護內容四、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五、企業商業秘密保護體系的構建第六節企業的著作權保護一、委托作品著作權保護二、職務作品與法人作品的著作權保護三、字體、圖片著作權侵權風險防范四、網絡服務提供商的著作權侵權防范第七節網絡環境下著作權的保護一、網絡環境下的著作權侵權現狀二、網絡著作權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三、網絡著作權侵權的特點四、我國當前關于著作權侵權的立法現狀及相關思考五、法院判決對網絡環境下企業行為的規范及保護的指引六、網絡作品著作權侵權行為的救濟第十章 公司清算與破產司法實務**節公司清算與破產的實踐與經驗第二節公司清算操作實務一、清算概述二、自行清算程序三、強制清算司法實務四、清算程序的實務問題五、清算僵局及清算、破產銜接第三節破產清算及立案實務一、破產清算簡述二、破產立案實務三、破產受理后的相關事項第四節破產管理人制度一、管理人印章二、管理人職責三、與管理人相關的其他問題第五節債權申報及債權人會議一、債權申報實務二、申報債權登記三、債權人會議及相關制度第六節重整程序一、重整申請主體及重整執行期間二、重整計劃的制定和批準三、重整計劃的執行第七節破產財產及財產分配一、破產人的財產二、破產財產分配第八節辦理破產案件經驗分享一、始終把溝通放在工作首位二、保持良好的學習工作習慣三、不斷提升學習理解的能力第十一章 爭議解決實務**節爭議解決法律實務概述一、爭議解決與律師團隊二、公司爭議解決體系的功能第二節爭議法律事務與非爭議法律事務法律思維的差異一、時間維度二、法律適用三、對于規范的認知四、結果的確定性第三節爭議法律事務的法律思維一、在具體與抽象之間往返的法律論證,優于結論的獲取二、在正當程序與實體公正之間往返輪流轉——從多重價值中*優選擇綜合性程序正義三、證據是爭議解決的脊梁,證據決定了事實,證明責任決定了證據所認定事實的走向。證明責任的分配決定了證據本身。合法性思維導致的法律真實優先的法律思維,可否走向值得當事人信賴的真實的法律思維?四、權利與義務的正當性,是裁判規則論述的法理基礎五、基于有限理性的法律論證,形成了形式理性與價值理性兩條線路,形式理性思維優先成為法律論證的導向思維是由法律的內在方面決定的六、法律適用的核心,在于經由利益衡量、類型思維以及司法協商而獲取內在事實基礎上,追求法律適用的內在統一,以使他人能夠信守七、法律的連續性內在要求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普遍正義優先實現的法律思維成為必然選擇八、法律不連續的個別情況,風險社會沖突的碎片化,使法律思維允許特殊正義成為例外許可,屬于普遍正義的特殊樣態第十二章 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刑事法律風險防范**節概述一、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刑事法律風險概念的提出二、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刑事法律風險高發的原因三、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刑事法律風險的防范措施第二節注冊資本犯罪風險一、注冊資本犯罪相關罪名二、注冊資本犯罪實務分析三、注冊資本類犯罪的風險防范第三節產品質量犯罪風險一、產品質量犯罪相關罪名二、產品質量犯罪實務分析三、產品質量犯罪的風險防范第四節勞動用工犯罪風險一、勞動用工犯罪相關罪名二、勞動用工犯罪實務分析三、勞動用工犯罪的風險防范第五節稅務犯罪風險一、稅務犯罪相關罪名二、稅務犯罪實務分析三、稅務犯罪的風險防范第六節融資犯罪風險一、融資犯罪相關罪名二、融資犯罪實務分析三、融資犯罪的風險防范第七節不正當競爭犯罪風險一、不正當競爭犯罪相關罪名二、市場競爭犯罪實務分析三、不正當競爭犯罪的風險防范第八節職務犯罪風險一、職務犯罪相關罪名二、職務犯罪實務分析三、職務犯罪的風險防范第十三章貿易救濟**節與反傾銷有關的基本概念一、傾銷的定義二、反傾銷調查常用術語第二節建立反傾銷預警機制一、企業建立反傾銷預警機制的意義和作用二、反傾銷預警體制如何建立第三節反傾銷征兆發生時的應對一、在科學分析測算后適當提高出口價格二、開拓新的銷售市場三、加深發起國反傾銷法規的理解四、在行業協會的組織協調下,涉案行業共同應對五、提前建立與外國出口商及其消費者的應訴同盟六、形成審查和調整市場價格策略的日常經營制度七、搜集整理應訴所需的資料和證據,為立案后作充分準備第四節反傾銷調查正式立案后的應對一、填答調查問卷應注意的事項二、實地核查的應對三、參加聽證會應注意的事項四、充分利用復審程序五、善用司法審查程序六、如何聘請律師代后記:蘭臺,擁抱了這個偉大的時代
展開全部
企業法律顧問實務操作全書-第2版 作者簡介
蘭臺律師事務所成立于2002年5月。蘭臺實施一體化下的專業分工以及協作機制,下設金融、資本、房地產及基礎設施、知識產權、爭議解決、國際商事、政府與公共法律事務、商事罪案研究及辯護、人力資源與勞動法律、婚姻與家族財富傳承、跨境投資移民等11個專業團隊。目前擁有專業人員超過300余人。蘭臺運營模式確保境內外客戶各類交易可以根據專業需求而受惠于蘭臺的全部智慧,得到兼具國際視野的、本土化的、務實的、創新的法律解決方案。尊重、分享、極*、卓越,是為蘭臺的律師,律師的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