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詩經典譯叢:希克梅特詩選(精裝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65124
- 條形碼:9787532165124 ; 978-7-5321-6512-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詩經典譯叢:希克梅特詩選(精裝版) 內容簡介
這是上海文藝社今年重點推出的“詩經典 譯叢”中的一本。
希克梅特(Nazim Hikmet ,1902—1963),土耳其詩歌史上開一代詩風的詩人,他的詩歌引入了自由詩體和口語化的語言,極大地革新了土耳其詩歌,代表作《謝赫?貝德雷姆》《吾國人景》《饑餓之瞳》等,被譽為“土耳其詩人的天才強有力的證明”。
譯者李以亮,詩人,譯者。出版詩集《逆行》,隨筆集《捍衛熱情》,譯集《無止境:扎加耶夫斯基詩選》、《另一種美》《兩座城市》(扎加耶夫斯基隨筆集)、《獵人之年》(米沃什回憶錄)等。
詩經典譯叢:希克梅特詩選(精裝版)詩經典譯叢:希克梅特詩選(精裝版) 前言
卓越的土耳其現代詩人希克梅特
李以亮
希克梅特是我國讀者熟悉的土耳其大詩人、劇作家和社會活動家。但是,由于時代的原因,我們對這位杰出詩人的閱讀接受,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主要是單純地將其看作一個政治抒情詩人、一個無產階級文化戰士、一個和平斗士。其實,政治性只是他詩歌創作的一個方面,或許是重要的一個方面。同樣,在世界其它地方,也有片面化的傾向,比如,將他看作一個“浪漫主義的共產主義者”。應該說,希克梅特之所以是20世紀國際公認的大詩人,不僅在土耳其,在世界各地至今仍然擁有大量讀者,完全是由于他的作品具有一些能夠超越政治的因素。希克梅特詩歌廣闊、深沉的社會關懷、人文關懷和人性深度,以及高超的藝術性,共同構成了他的詩歌持久的魅力,因此,也才有了“詩歌本身對時間的勝利”。
一
希克梅特全名納齊姆?希克梅特?冉,1902年1月20日出生于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薩洛尼卡(現希臘境內),他的家庭是一個高級官僚家庭。他很早便隨全家遷居土耳其故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從小學到中學都受到了良好的學校教育和家庭熏陶,因為他的祖父寫詩、母親也是一位藝術家。通過他的一些朋友引路,希克梅特在17歲(一說14歲)時就開始寫詩并發表,引起一片贊揚,嶄露頭角。不過他那時主要還是寫一些格律性的習作,卻也顯示了他在詩歌方面的天賦。中學畢業后,希克梅特進入海軍學校學習。但是他趕上了土耳其政治上一個劇變的時期。在此之后,希克梅特一生命運的關鍵詞,就主要是“監禁”和“流亡”了。
在**次世界大戰中,土耳其因與德國結盟而成為戰敗國,協約國對其進行了瘋狂掠奪,并準備了一個龐大的瓜分計劃,這自然激起了土耳其人民的強烈反抗,因此,在土耳其爆發了規模宏大的民族解放運動。青年希克梅特也積極投入到了這場反對外國侵略者的愛國斗爭。1919年,他所服務的軍艦發生水兵起義,希克梅特因為參與其中而被解除了職務。此后,在協約國軍隊占領伊斯坦布爾期間,他決定到土耳其東部教書。
1922年,在**次短暫的婚姻宣告無效后,也是因為被俄國革命的承諾所吸引,他越過邊界到了莫斯科。在這里,希克梅特成為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的一名學員,結識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和藝術家,其中包括中國年輕的革命者蕭三。1924年,土耳其獨立戰爭結束,他回到了土耳其,同時,還加入了土耳其共產黨。因為從事文學創作,在左翼雜志上發表作品,很快被捕。1926年,他設法逃到俄羅斯,與一位俄羅斯女人結了婚。同期,希克梅特在社會思想上接受了列寧主義,這使他的世界觀徹底改變;他還遇到了馬雅可夫斯基并深受其詩歌創作的影響;他還和著名導演、戲劇理論家弗謝沃洛德?梅耶荷德一起工作,形成了自己的戲劇理念。
1928年,因政府頒布特赦法,希克梅特回到土耳其國內。因為共產黨在土耳其被取締,希克梅特發現自己受到了秘密警察的監視,并在接下來的十年里,因為各種捏造的指控而在監獄度過了五年。比如,1933年,他因非法張貼海報被判入獄了,但又由于證據不足被當庭釋放。與此同時,從1929年到1936年,希克梅特出版了九部作品,五本詩集、四部長詩,這些作品完全無視奧斯曼文學的慣例、引入了自由詩體和口語化的語言,它們極大革新了土耳其詩歌,使希克梅特迅速成為一名重要詩人;不僅如此,他還出版了幾部戲劇和小說作品。由于有一個大家庭,包括他的第三任妻子、兩個繼子和守寡的母親要供養,希克梅特同時兼職幾項工作:裝訂工、校對員、記者、翻譯以及編劇。
1938年1月,希克梅特因為煽動土耳其武裝部隊叛亂而遭逮捕,并被判處28年監禁,理由是軍事學員正在閱讀他的詩作,尤其是《謝赫?貝德雷姆之史詩》。1936年出版的這部長詩,取材于15世紀反抗奧斯曼統治的農民起義,它也是詩人生前在土耳其*后出版的作品。在長期的監禁中,希克梅特堅持在監獄里創作詩歌,通過書信中寄給家人和朋友,隨后作品以手稿形式被傳閱。特別值得一提,是他在1941年至1945年間創作的史詩杰作《吾國人景》,遺憾的是迄今還沒有漢語譯本。這個時期,為了養活自己和家人,他還學會了編織和木工手藝。在他四十多歲時,還在獄中,他與第三任妻子離婚,并第四次結婚。1949年,包括畢加索和薩特在內的一個國際委員會在巴黎成立,開始為希克梅特的獲釋而努力,而在1950年他獲得由世界和平理事會(WPC)頒發的世界和平獎。當然,他沒法前去領獎。同年,盡管才發過心臟病,希克梅特仍然進行了為期18天的絕食抗議。在土耳其**個民選政府上臺時,由于大赦,他被提前釋放出獄。
由于冷戰的開始,土耳其政府竟然試圖以征兵的名義,征派希克梅特到靠近蘇聯的前線,其時他已經年近五旬。在受到死亡威脅的情況下,希克梅特通過朋友的幫助,冒著生死危險乘一只貨船渡過黑海,抵達羅馬尼亞,*后逃往了蘇聯,此后詩人再也沒有回到故土。1951年,土耳其政府做出決定,以其“叛國罪”為由褫奪了詩人的土耳其國籍。流亡中,希克梅特加入了波蘭國籍,除開政治方面的考慮,還因為他的外曾祖父本是波蘭人,后才移居薩洛尼卡。
流亡期間,希克梅特的足跡幾乎遍布歐洲,還訪問過古巴、非洲與中國。1952年10月,希克梅特到北京出席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在中國訪問期間,他曾廣泛接觸中國各界人士,出席各種集會,應邀參加國慶觀禮。還寫下了一組以中國見聞為題材的詩歌。他和中國詩人蕭三的友誼一時成為文壇佳話。
然而,這時詩人的健康狀況出現了問題,他被查出患有冠狀動脈血栓癥。1956年,他在捷克斯洛伐克修養近一年。希克梅特從未停止寫作,特別是詩歌,也有劇本在莫斯科上演。
1963年6月3日,希克梅特在莫斯科的家中因心臟病驟然辭世。他的遺愿是葬于安納托利亞的一棵梧桐樹下,但是這個愿望并沒有實現。去世后,詩人安葬在莫斯科著名的新圣女公墓。
二
一生中,希克梅特除了出版過多部詩集,還創作了大量小說、劇本以及政論作品。接觸過希克梅特詩歌作品的人,應該無人質疑他身上巨大的詩歌才華,這一點也跟他師承的馬雅可夫斯基相似。
據說希克梅特**次寫出具有革新意義的詩歌,是他于1921年9月在去莫斯科的路上。他經過一些遭受饑荒的地方,想訴諸文字,卻苦于傳統格律的限制,無法完整而準確地傳達出自己的感受,這時他想到曾經讀過的一首基于法語詩歌的節奏,于是寫出了《饑餓之瞳》,這也是首次將自由詩引入土耳其語詩歌。現在,希克梅特已經被公認為土耳其詩歌史上開一代詩風的大詩人。
希克梅特的詩歌,*值得我們敬佩的,是他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他的詩歌是開闊的、觸及大地的“有根”之作。對于像他這樣的大詩人,所見所聞所思,無不可入詩,這也幾乎是一條規律。希克梅特無疑具有浪漫主義詩人的某些氣質,情感強烈,熱情奔放或低沉憂郁,尤其突出的是他具有一種令抒情“不落空”的才能。他的每首詩,不能說都是飽滿的,但至少是可感、可觸、具體的,讀它們你絕不會有“無病呻吟”之感。他的詩興和作品本身的詩意,絕無造作的痕跡。我想,這大概首先應歸之于詩人從來就沒有脫離現實,他的心跳是與真實的生活一致的,即使是置身于監牢,心仍然在隨著時代的脈搏而搏動,何況“監獄”本身幾乎就是當時他的國家與社會生活的一個象征、一個具體的現場,他的詩弦沒少為之彈撥。這從他眾多詩歌的標題就可以看出來,如《鐵籠里的獅子》《自由的悲哀狀況》《寄自單身牢房的信》《伊斯坦布爾拘留所》,等等。
希克梅特詩歌的抒情性,同時又是經常與他的思想性,緊密融合在一起的。單純的抒情不免空洞,作為一位大詩人,希克梅特的長處經常是結合了他的理性思維,這使他的詩既保持了抒情詩的情感力量,又不失思想的深度。作為一個多年被禁錮在牢房的人,不難想象,極容易陷入孤獨、悲觀的泥淖而難以自拔,但是,希克梅特的抒情詩卻多是明朗的,充滿斗爭的樂觀主義,可以說,有一種積極的生命意志、一種對生命意義的勇敢肯定,深深隱藏在他寫于獄中的那些激情澎湃的詩中。必須強調的是,這種積極的“肯定性”,不是那種盲目的、未經殘酷經驗驗證的膚淺的情緒張揚,而是經過了深刻、成熟的思考,富有生命經驗的沉淀,用詩人的句子來說,這是“發現了水的地下的根”,這與某些流行的現代主義詩歌“思想灰暗”,只知一味的“否定”,是根本不同的。
希克梅特接受過未來主義詩歌的影響,《關于藝術》無論就主題還是藝術風格,多有未來主義詩歌的痕跡:
我的
詩之繆斯
喜歡的調子,是鋼鐵的翅膀
就像我的懸架大橋的
橫梁
…………
如果我在一座橋上
遇見那美男子
“年輕的阿多尼斯,比布魯斯的神,”
我也許根本不會理他;
但是我會情不自禁地凝視我的哲學家明亮的眼睛
或者我的消防員的四方臉
它就像揮汗如雨的太陽!
但是,我認為這種影響是積極的,他并未陷入到未來主義詩歌的頹廢和虛無的非理性主義之中,而是充分吸收了未來主義所主張的創新精神;此外,他也沒有采取文化上的虛無態度。詩人一度熱心探索寫作新的《魯拜集》,從中譯本里我們也可讀到部分,不難看出,詩人在繼承與創新上做出的努力。
希克梅特詩歌的藝術性是豐富的。從單首作品來看,往往是質樸的、飽含深情的,如果從整體來看,它們又是在不斷變化的,不斷在走向成熟和深刻。譯者特別欣賞詩人在流亡時期的詩歌,它們顯然更加嫻熟和老練,雖然常常句不加點,卻一點不妨礙理解,自然流動的詩行中透著隨時間帶來的智慧,有著更為深沉的情感與思想力量。這些后期詩作,完全可以與當今世界那些著名詩人的作品相提并論,而且毫無遜色。像《窗戶》《海濱老人》《金發》《我不知道我愛過的事物》這些詩作,它們不再如早期作品在內容上多少顯得有點簡單、色彩上多少有些單一;在這些后期作品里,作者的情緒、情感、心境在飽滿之外,多了層次、復雜和矛盾,因此,也更耐品味和深思。
雪花在我眼前閃爍
沉的濕的穩定的雪和枯燥的旋轉的雪
我不知道我喜歡雪
我從不知道我愛太陽
即使它在下沉時櫻桃一般鮮紅猶如此刻
在伊斯坦布爾這顏色有時也套印在明信片上
但你不會把它畫成那樣
這些詩里,“不合時宜”的“小布爾喬亞”的東西,被證明它們不僅僅是“小布爾喬亞”的,而有著永恒的特性,在不同的時代,也能觸動人心、閃爍人性之光。
無論多么復雜、曲折或者“不合時宜”,在希克梅特的詩作中,“晦澀”“艱澀”或者“艱深”,我認為從來不占有任何位置。大詩人從來不寫含糊的東西,不會試圖“以己昏昏令人昭昭”。在后期作品里,有一首《無題》是這方面*好的例子:
他是石頭青銅石膏和紙無處不在從二厘米到七米高不等
在所有城市廣場我們都在他的石頭青銅石膏和紙的靴子下
在公園他石頭青銅石膏和紙的陰影使樹木變暗
他的石頭青銅石膏和紙的胡須落進我們餐館里的湯里
在我們的房間我們都在他的石頭青銅石膏和紙的眼睛里
有天早晨他消失了
他的靴子從我們的廣場
他的陰影從樹林
他的眼睛從我們的房間消失了
成千上萬噸的石頭青銅石膏和紙的重量從我們的背上終于被移走了
因為內容的關系,這首詩寫得算是非常含蓄甚至是隱晦的,但是它絕非不能理解。在這方面,還有幾首作品,甚至是個人性極強的愛情抒情詩,如《致薩米特?烏爾袞》《寓言中的寓言》《金發》等等,也透露出了一些信息,表明了作者對眼中部分現實的失望,以及對歷史進程的反思。
三
希克梅特的詩歌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曾任土耳其文化部部長、也是著名詩人和文化學者的塔拉特?賽義德?哈爾曼說:“希克梅特是土耳其詩歌天才*強有力的證明。”
希克梅特的傳記資料已經表明,他的詩歌當時產生過多么重要的影響、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作者也因此受到了怎樣的磨難。
1965年后,希克梅特的作品開始在土耳其國內開禁,一度出現過希克梅特作品出版的繁盛景況。除了舊作再版,大量新作出版,一年之中甚至多達二十余種。詩歌被音樂家譜曲,廣泛傳唱,以致家喻戶曉。而對希克梅特的研究,包括多種研究性的專著、評傳,不斷問世。詩人的親屬甚至有過將詩人的遺骨遷回土耳其的動議,雖然未能實現,位于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的詩人墓,仍然是許多土耳其人去俄羅斯朝拜的地方。
在土耳其國外,希克梅特的詩集同時也在翻譯出版,包括俄語、法語、德語和英語在內的50多種語言都有了譯本。特別是在鄰國希臘,由大詩人里索斯翻譯的希克梅特詩歌,重印達8版之多,部分抒情詩也被譜曲,傳播極廣。在英美,對希克梅特的研究和翻譯迄今一直不曾中斷。自六十年代至今,倫敦和紐約的大出版社一直在修訂、擴版、重印。當今許多重要詩人,如美國著名詩人丹妮斯?萊維托芙、大衛?伊格內托、W.S.默溫、卡羅琳?福歇、愛德華?赫什、斯蒂芬?伯格,都是希克梅特詩歌的支持者,均曾撰文評價和推薦之。
毫無疑問,今天,在世界范圍內,希克梅特的詩歌和文學成就已得到廣泛的承認,詩人也被越來越多人所尊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將2002年宣布為“希克梅特年”。2009年,土耳其政府撤消了58年前做出的那個決定,鄭重恢復了希克梅特的土耳其國籍。在大多數土耳其人眼中,享譽世界的大詩人本來就是一位忠誠的愛國主義大詩人。無論如何,希克梅特在土耳其現代詩歌發展史上做出的巨大貢獻以及擁有的特殊地位,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在中國,由于可以想到的原因,希克梅特的詩自五十年代初起,與“左派陣營”的另外幾位大詩人,如聶魯達、紀廉、阿爾貝蒂一起,開始為了中國讀者熱愛和熟悉。當然,“走進中國”和“走進漢語”還不能等同。不過這是另外的話題。據唐弢《晦庵書話》初版記載:“全國解放以后,人民文學出版社也曾經用線裝本來印譯詩集,這就是一九五一年的《聶魯達詩文集》,一九五二年的《希克梅特詩集》和《吉洪諾夫詩集》,絹面綢簽,宣紙精印,一律由郭沫若題字。所惜印數奇少,各只一百部。這是用洋裝本同一紙選印,準備讓作者帶回國去分送友好的。”由此可見,禮遇是極高的。
譯者在三十多年前從圖書館借閱過由陳微明等多人合譯、195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希克梅特詩集》。這部譯詩集的出版,為我們了解希克梅特的詩歌功不可沒,而且集子里大多數詩歌的翻譯質量也是很高的,值得借此機會,向杰出的前輩翻譯家們表達由衷的敬意。遺憾的是此書一直沒有再版,倒是后來一些外國詩歌的選本,大多從此書之中選錄希克梅特的詩作,使得一代代的年輕讀者也有了接觸、欣賞希克梅特詩歌的機會。
譯者還注意到,在臺灣,旅美詩人非馬在七十年代初,也曾譯介過希克梅特的詩,他還如此盛贊道:“這些緊扣心弦的美麗的詩,這些深深介入現實與人生的詩,也許正是我們這個時代*需要卻*缺乏的吧!我們需要許多熱愛生命、有理想有抱負、敢說敢做、有開闊視野的詩人,從內心里鼓舞人們,去向社會的不平不合理挑戰,向人性的自私懦弱挑戰。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希望過一個現代人應該過的生活。”
四
希克梅特曾說過:“我不相信譯詩是可能的。但我真的并不在乎人家把我的詩譯成散文,只要他不企圖改變我的原意。”這個態度,與絕大多數現代詩人顯然有著明顯的區別。那些聲言詩歌不可譯的看法,自然不無道理;與此對照,就多少有些“小氣”和拘泥于“藝術”了。在希克梅特的詩學里,顯然更強調其“載道”的成分,我推想,他似乎在說,詩歌里不可譯的部分也不是那么重要的(當然不是不重要),又何必那樣精致主義、藝術至上。
詩歌的翻譯似乎尤其排斥“轉譯”,不過,按照希克梅特的思想,只要不企圖改變他的原意,現在看來也是可以接受的了。當然,我完全不想為自己不能“直譯”的遺憾辯護,而只想得到讀者諸君的包涵和批評,并共同期待一個“直譯”版本的出現。
我的中譯文,主要依據但不限于美國詩人、學者冉迪?布拉辛和他的土耳其妻子穆特魯?柯努克合譯的《希克梅特詩選》,這是一個很好的版本。在這個版本里,希克梅特明顯更多地被當作一個純粹的詩人來對待。冉迪?布拉辛先生是希克梅特詩歌真心的熱愛者,他不僅致力于翻譯出版了他的詩選,并幾度做了大幅的修訂,甚至還親自寫了一部關于希克梅特的研究著作。另外,我的譯本也參照了塞浦路斯出生的詩人塔納?貝巴斯的部分英譯,以及“希克梅特詩歌節” 網站主頁與另外一些有關希克梅特詩歌的網站。譯本的篇目在選取上側重于詩人的后期,早期作品也盡可能收入。全書注釋均為譯者所加。
另外,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書后附錄了一份詩人的年表,它是我的詩人和翻譯家朋友范靜嘩先生翻譯整理的,他慷慨允諾了將它我用于本書之中。在此深表謝忱。我本人只做了些專名統一和簡單加工。
對于高興先生、趙荔紅女士和謝錦女士,在此我要特別表達我的感謝。完全是你們的美意促成了此書的出版。我之翻譯希克梅特的詩歌,純粹出于對詩歌的熱愛,未曾想到有一天可能結集付梓,我視此為“熱愛”本身回饋給我的一份禮物;現在我將它轉贈給熱愛詩歌的讀者朋友,希望你們喜歡、也誠懇希望得到你們的批評、斧正。
二零一七年七月三十日 于武漢
詩經典譯叢:希克梅特詩選(精裝版) 目錄
關于藝術
鐵籠里的獅子
自由的悲哀狀況
四個男人,四個瓶子
走了
給妻子的信
生命贊美詩
寄自單身牢房的信
再論死亡
伊斯坦布爾拘留所
喂,你好
寄自坎基里*監獄的信
奇怪的感覺
論二十世紀
妻子的來信
九點到十點的詩
九周年
我的女人的眼睛是淡褐色的
魯拜集
自從我被投入監獄
我愛你
題伊卜拉西姆?巴拉班*的畫作《春天》
關于烏盧達山
地球上*奇怪的生物
關于生活
工作
你是
一次旅行
你們的雙手和謊言
給那些將要服刑的人的建議
論羅密歐和朱麗葉之事
我們婦女的臉
唐?吉訶德
愁緒
題伊卜拉西姆?巴拉班的畫《監獄的門》
出獄之后
你
*后的愿望和遺囑
致莉迪雅?伊萬納
郵差
留言
關于海
給兒子的*后一封信
我來到每個門前佇立
日本漁夫
伊斯坦布爾來信
在雪夜的林中
新年前夜
給撒旦的挽歌
浮士德舊居
布拉格黎明
布拉格的月光
樂觀主義的布拉格
致薩米特?烏爾袞
穆娜維爾給我的信中說
我給穆娜維爾的信中說
寄自索非亞
博爾旅館
陽臺
*后一班巴士
這就是布拉格
一些記憶
樂觀主義
三十年前
寓言中的寓言
巴赫C小調協奏曲
與已故的奈茲瓦爾交談
給米哈依爾?瑞弗利的挽歌
早秋
蜜蜂
窗戶
海濱老人
樂觀主義者
再寫我的國家
這旅途
破冰船
兩種愛
女招待
致維拉
晨光
巴庫之夜
黃瓜
我的女人
維拉醒來
分離
愛你
因為你
突然
六點鐘
關于我們
金發
無題
落葉
歡迎
自傳
我不知道我愛過的事物
我走出關于死亡的思想
我正在習慣老去
柏林書簡
我的葬禮
維拉
詩經典譯叢:希克梅特詩選(精裝版) 節選
關于我的詩
我沒有佩帶銀鞍的馬匹可騎,
沒有賴以生活下去的遺產,
既沒有財寶也沒有不動產——
一只蜜罐是我的全部。
一只蜜罐
紅如火焰!
我的蜜是我的全部。
我守衛
我的財寶我的不動產
——我是說,我的蜜罐——
不讓它受到各種害蟲的侵害,
兄弟,等一等......
只要我的蜜罐中
還有蜜,
蜜蜂就會飛來
從遙遠的廷巴克圖【1】
……
————
譯注:
【1】廷巴克圖,現名通布圖,西非馬里共和國城市,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緣、尼日爾河北岸。歷史上曾是伊斯蘭文化中心之一。
關于藝術
有時,我也一個接一個地
吐露我心中的驚嘆
仿佛吐露系在一縷金色頭發上
寶石般的念珠上
一粒粒血紅的珠子
但是,我的
詩之繆斯
喜歡的調子,是鋼鐵的翅膀
就像我的懸架大橋的
橫梁
我并不假裝
夜鶯獻給玫瑰的
哀歌是難的……
但是,我真正
傾聽的語言,
是在銅、鐵、木、骨、弦上
演奏的貝多芬的奏鳴曲……
你可以
乘一團塵埃之云
飛馳而過!
至于我,不愿
以鐵軌上
每小時六十英里的
我的鐵馬
交換一匹
純種的阿拉伯馬!
有時我的眼睛會被我的房間角落精巧的蜘蛛網
捕捉的一只大笨蒼蠅所吸引。
但我真正在意的
是我的藍衫建設者創造的
七十七層樓高的、鋼筋混凝土的群山!
如果我在一座橋上
遇見那美男子
“年輕的阿多尼斯,比布魯斯【1】的神,”
我也許根本不會理他;
但我會情不自禁地凝視我的哲學家明亮的眼睛
或者我的消防員,他的四方臉
就像揮汗如雨的太陽!
雖然我可以抽
堆在我的電動工作臺上的
三等煙,
但我不會用紙
卷煙草抽!——即使是*好的煙草。
我不會——
我不愿——用我的
戴皮帽穿外套的妻子
交換夏娃的裸體!
也許我缺少一個“詩意的靈魂”?
當我愛自己的孩子
超過
大自然母親的孩子
我又能這么做!
————
譯注:
【1】古代腓尼基港口
鐵籠里的獅子
看那鐵籠里的獅子,
看進它的雙眼:
像兩柄裸露的鋼匕首
閃著憤怒的光芒。
但它從未失去威嚴,
雖然它的憤怒
來了又去
去了又來。
在它濃密的鬃毛里
你不可能找到一個項圈的位置。
雖然皮鞭留下的疤痕
仍然燃燒在他黃色的背脊。
他的長腿
伸展開來
兩只銅爪的模樣。
繞著他驕傲的頭顱
鬃毛一根一根豎起。
他的憎恨
來了又去
去了又來。
在地牢的墻上,我兄弟的身影
移動著
忽上忽下
忽上忽下。
(一九二八年)
自由的悲哀狀況
你浪費了眼睛的注意力,
汗水閃亮的雙手的勞動,
你揉搓的面團足以烘制幾十塊面包
你本可以嘗一嘗而不是只有一點碎塊;
你有被他人奴役的自由——
你有使富人更富有的自由。
自你出生那一刻起
他們就在你身邊安置了
研磨謊言的磨粉機,
那些束縛你一生的謊言。
你一直在你偉大的自由中思考
手指壓在太陽穴上,
你有獲得自由良知的自由。
你的頭顱彎曲仿佛從頸部被割開,
你長長的手臂,低垂著,
你漫步在你偉大的自由里:
你是自由的,
你有被解雇失業的自由。
你愛你的國家
如你*親近、*珍貴的東西。
可有一天,比如說,
他們讓你的國家站在美國一邊,
而你,和你偉大的自由一起——
你有成為一個空軍基地的自由。
也許你宣稱,一個人
不能作為一個工具、一個數字或中介活著
人應該是人——
他們于是立即給你戴上手銬。
你有被捕、被監禁
甚至被絞死的自由。
你的一生里
沒有鐵的、沒有木的
也沒有薄紗的屏障;
沒有選擇自由的必要:
因為你是自由的。
但是,這樣的自由
乃是星辰底下的悲哀。
……
詩經典譯叢:希克梅特詩選(精裝版) 作者簡介
希克梅特(Nazim Hikmet ,1902—1963),土耳其詩歌史上開一代詩風的詩人,他的詩歌引入了自由詩體和口語化的語言,極大地革新了土耳其詩歌,代表作《謝赫?貝德雷姆》《吾國人景》《饑餓之瞳》等,被譽為“土耳其詩人的天才強有力的證明”。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