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華中學術:第19輯:2107/3 Vol.9 No.3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280095
- 條形碼:9787562280095 ; 978-7-5622-800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中學術:第19輯:2107/3 Vol.9 No.3 內容簡介
《華中學術(第19輯)》分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文藝學研究、古代文學文獻研究、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當代文學研究、民間文學研究、語言學研究、漢語方言研究、對外漢語研究、博士生論壇等欄目,刊發了系列研究論文,展示了各個學科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相關成果,為學者們開展相關研究提供了更好的視野。
華中學術:第19輯:2107/3 Vol.9 No.3 目錄
【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中國形態研究】(主持人:萬娜)
從“一定的”“市民社會”到資本現代性批判——經典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形態漸進發展的切片觀察
阿爾都塞接受“毛主義”概說
【文藝學研究】(主持人:孫文憲)
莊子“道藝合一”的虛靜創藝論詮解
走向新真實——試論電子游戲產業的發展及其文化影響
“逸品”如何實現——惲壽平“逸品”論研究
【古代文學文獻研究】(主持人:余祖坤)
周代國人的政治干預與歌詩創作
歷史地圖GIS與古典文學研究
從文學與文物雙重視角談初唐碑版文學家李儼
【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主持人:王煒)
《聊齋》叢脞錄——說“亞魁”
中國古代小說研究與方志文獻
論六朝靈驗類小說的文化價值及研究態度
【當代文學研究】(主持人:張巖泉)
王蒙小說文體政治論略
《青春萬歲》版本流變考釋
“文學生活”主張的學理價值與思想啟示
【漢語方言研究】(主持人:汪國勝)
一百五十年前的河南信陽話——來自蘇浙皖河南方言島的證據
丹江話“給”的功能及語義演變
漢語方言頻率副詞“肯”的語義演變
【語言學研究】(主持人:劉云)
面向漢語信息處理的“二標四句式”復句句法語義判定
香港中文法律中的詞匯規范問題
現代漢語非典型賓語的界定
【對外漢語研究】(主持人:王洪涌)
規則優先還是語感優先?
熟語化標記的復句構式及其教學策略論析
東南亞華文教師的跨文化閱讀研究——教師閱讀研究的一個新方向
交互式遠程漢語教學項目個案分析——堪薩斯大學孔子學院“星談”(STARTALK)項目
【民間文學研究】(主持人:陳建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視野下的中國民間文學筆談
【博士生論壇】(主持人:魏天無)
“勢”與中國古代藝術之節奏觀念
越南語分類詞的類型學考察
城市空間與維吾爾族女性的身份建構——以喀什老城為例
悲劇中的倫理理念——伊格爾頓悲劇理論解讀
編后附識
《華中學術》來稿注意事項
華中學術:第19輯:2107/3 Vol.9 No.3 節選
《華中學術(第19輯)》: 阿爾都塞首次提及“毛主義”的公開出版的作品,正是1953年發表的《關于馬克思主義》-文。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毛澤東的《矛盾論》1952年被翻譯成法文首次在法國出版[15],次年旋即出現在阿爾都塞公開發表的論文之中,可見阿爾都塞對毛澤東思想接受之迅疾是驚人的。在這篇論文中,阿爾都塞列出了一個“*重要的關于辯證唯物主義這個問題的馬克思主義文本”的書目,在其中就提到了毛澤東的“*新作品(《矛盾論》)”,他還尤其強調《矛盾論》中的“兩個新思想”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認為《矛盾論》延續了自馬克思以來的持續不斷的對辯證法加以定義、加以確認、使之更加精確的努力,而此前的矛盾概念太抽象了[16]。他還提及毛澤東的《實踐論》中談到特定時期的知識的生產總是受制于既存的社會實踐的決定性形式,也就是說總體而言受制于既存的社會生產模式[17]。根據阿爾都塞在文中的標注,他讀到的《矛盾論》和《實踐論》均來自《毛澤東選集》[18]。法國“毛主義”團體“無產階級左派”(the Gauche Proletarienne)的創始人班尼·萊維(BennyLevy)在1971年的訪談中談到了巴黎高師的學生跟隨阿爾都塞一起閱讀毛澤東著作的這段經歷,為阿爾都塞對毛澤東著作的早期接受情況提供了寶貴的側面證詞:“阿爾都塞在*初的作品里就談到了毛和毛的敏銳(subtlety)。當時‘紅寶書,還沒被翻譯成法文,我們讀到的是Editions Sociales版本的《毛澤東選集》。我們是從毛澤東的哲學文本開始讀起的,因為這些文本當時正在被阿爾都塞研究,然后很快——雖然也花了一年時間——我們就得到了毛澤東選集的全本。阿爾都塞對這些文本的評價非常高……他的*初的那些文章都引用了毛主席的《矛盾論》來論述矛盾問題,但是他并不明說。……然而我們必須將屬于凱撒的歸之于凱撒:他畢竟是(我們)接觸毛澤東的一個渠道(hewasaf terallameans of access to MaoTse-tung)。”萊維還詳細描述了學生們的閱讀過程:“當我們開始讀毛的著作的時候,已經讀了《資本論》、列寧等其他著作,因此當我們開始讀毛的著作的時候我們感到一種理論的愉悅。讀完了毛之后,我們又把《資本論》、列寧等一切重讀了一遍。(因為毛的著作)我們必須要徹底整理我們的思路。”[19]萊維在訪談中提到《毛澤東選集》應是1955年到1959年間在由巴黎Editions Sociales出版的四卷本MaoTse-Toung,Oeuvreschoisies。[20]萊維提到的《毛澤東選集》與阿爾都塞在《關于馬克思》中提到的《毛澤東選集》很可能不是同一個版本,從版本學的角度極有必要考證阿爾都塞在1953年前后讀到的那版《毛澤東選集》的具體情況,這是本文暫時力有不逮之處。但是,通過以上不夠精確的考證,足以推斷出以下事實:阿爾都塞是毛澤東著作在法國的*初的讀者之一;從《矛盾論》、<> 1959年,法國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阿爾都塞的**《華中學術(第19輯)》《孟德斯鳩:政治與歷史》。這部著作有一處談及了毛澤東:“在這些偉大的工人運動的經典與傳統中,從馬克思到列寧、斯大林、毛澤東,馬克思主義理論被定義為包含了兩種不同的理論學科:科學與哲學。”與1953年的《關于馬克恩》類似,毛澤東作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被引用。 進入1960年代以后,已有研究證明,阿爾都塞愈加密切關注毛澤東的寫作和中國政治動態,在整個1960年代他常年訂閱中國共產黨宣傳部門出版的法文通訊:<><> 1962年,阿爾都塞發表《矛盾與多元決定(研究筆記)》[25],1963年,阿爾都塞發表《關于唯物辯證法(論起源的不平衡)》[26]。在這兩篇著名論文中,阿爾都塞多次引用毛澤東的《矛盾論》,毛澤東的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矛盾不平衡律等一系列辯證法范疇和法則為他批判法國馬克思主義中的黑格爾主義傾向以及為建構其“多元決定論”等范疇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 1965年,阿爾都塞及其弟子巴利巴爾等共同撰寫的《讀(資本論>》出版‘27]。在《從到馬克思的哲學》部分,阿爾都塞再次援引毛澤東的《矛盾論》:“……我主張在其直接的政治存在中去閱讀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特殊的理論形式……;作為此原則的表現,我主張將毛澤東的1937年的論矛盾的文本看作對反映在政治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各種結構(structuresoftheMarxistdialectic)的一種描述。”[28]由此可見,延續著上述1962年、1963年兩篇論文的思路,阿爾都塞將毛澤東的《矛盾論》與他自身對“結構”的闡發、對矛盾的復雜性的闡發聯系在一起。同時,阿爾都塞還認為應對所有馬克思主義——理應也包括毛澤東——的理論著作逐一進行“癥候式”閱讀,以便發現馬克思主義的“問題域”(problematic)對其對象的反思,從而使得對象“可見”[29]。 1966年,阿爾都塞以匿名形式在《馬列主義手冊》第14期發表《論文化革命》[s0]。如巴利巴爾所指出的,人們很快發現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阿爾都塞,他的這種“兩面手法”,即一方面希望影響自己在法共中的學生,一方面又私下與從法共叛離出去的“毛主義”青年合作——導致他立刻被兩個陣營的人揭穿,使他在政治和情感上付出了極高的代價[31]。這篇論文在阿爾都塞意識形態理論的建構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