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474902
- 條形碼:9787115474902 ; 978-7-115-4749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內容簡介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院校通識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共分10章,分別是走近心理健康、認識自我與發展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管理情緒與壓力、學會學習、在愛中成長、性心理與性健康、大學生心理障礙的預防與治療、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干預。每章均設有“話題導入”“延伸閱讀”“心理訓練”“心理測試”“思考題”等模塊,便于學生靈活掌握所學知識。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院校通識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適合作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等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供關注心理健康、對心理健康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參考。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錄
**節 心理與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心理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三、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節 了解心理咨詢
一、心理咨詢及作用
二、心理咨詢的設置
三、心理咨詢時應注意的問題
四、心理咨詢主要理論流派
第三節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一、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
二、大學生的心理發展任務
三、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心理素質
四、大學生常見心理困擾
五、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六、大學生心理成長的途徑
心理訓練
心理測試
思考題
第2章 認識自我與發展自我
**節 “我”是誰?
一、自我意識的概念及特征
二、自我意識的結構
三、自我意識的發展
四、自我意識發展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 構建正確的自我意識
一、從片面到全面——自知者明
二、從消極到積極——接納當下的我
三、從依賴走向獨立——增強自我獨立性
四、從混亂走向統一——構建自我同一性
五、從平凡走向超越——挑戰自我
第三節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偏差與調適
一、克服自卑
二、糾正自負
三、放棄完美主義
四、避免自我中心
五、永不放棄自我
心理訓練
心理測試
思考題
第3章 完善自己的人格
**節 人格的特征及影響因素
……
第4章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第5章 管理情緒與壓力
第6章 學會學習
第7章 在愛中成長
第8章 性心理與性健康
第9章 大學生心理障礙的預防與治療
第10章 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干預
參考文獻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節選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院校通識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一)借鑒評價 個體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周圍的人產生影響,留下印象。他人對你的反應與評價,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你的形象,是個體形成自我評價的一個重要參考。 借鑒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我,可重點參考以下幾種情況:一是關系密切者對自己的評價;二是大多數人、異口同聲的評價;三是逆耳但在理的評價;四是他人言語、態度前后發生很大變化。 為了更好地認識自我,我們需要參考他人的評價和看法,但他人的評價未必都是正確的,我們需要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聽什么就信什么的人,很難獲得正確的自我認識。 (二)恰用比較 恰當使用兩種不同的比較方法,可以更客觀和全面地認識自己。 1.與他人比較,激勵自己 他人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參照的標準,與他人比較可以讓我們更客觀地認識自我,并且激發出超越自我的動力。與他人作比較有以下幾種方式。 (1)向上比較。對于能力、修養等可以完善的方面,我們可以和比自己優秀的人比較。通過向上比較,我們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激勵自己努力進取,不斷改進和提高自己,但在比較時,要避免不滿、氣憤和自卑等消極情緒的產生。 (2)向下比較。外貌、家庭等無法選擇和改變的方面,我們可以和不如自己或比自己境況差的人比較。通過向下比較,我們可以提升自我評價,體驗到愉快、滿足和成就感,但要避免產生自我感覺過分良好、不思進取等負面影響。 (3)相似比較。與自己狀況相似的人進行比較是我們*常用的比較方式,也*能影響我們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相似比較同樣也能使自己產生積極和消極的情緒。一般而言,在比較中,占優勢的一方,能體驗到強烈的自尊、自豪;居劣勢的一方,則羞愧、內疚。因此,建議相似比較中要多方面比較,要既能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能看到自己的局限。 2.與自己比,完善自己 自己與自己比較,是正確認識自我的一種*基本的方法。 (1)現在我與過去我比較。人*大的對手其實就是自己,戰勝了自己就是對自己*好的肯定。人與人比較的時候,沒有永遠的失敗者,也沒有永遠的勝利者,但是關注自己的點滴進步,挑戰自己,戰勝自己,就是永遠的勝利者。無論在集體處于什么位置,只要自己比過去進步了,這就是勝利、成功。要在與自己的比較中獲益,比較時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①真心肯定點滴進步。能夠真心關注自己的每一點進步,并為自己的點滴進步而欣喜。經常告訴自己: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不久就會前進一大步。 ②堅持每天自我反思。每天反省、檢查自己,對一天的行為進行小結,分析自己的得失。每天睡前不妨用些時間來思考當天的事情或者寫成長日記。 ③堅持定期自我總結。事情發生的當時和之后,我們對之的認識常常會有所不同。隔一段時間來總結,往往能獲得新的自我認識。因此,建議大家每周、每月、每學期和每年都進行階段總結,主要是分析這段時間以來的重要事件,從中發現自己的成敗、進步及不足。 (2)現實我與理想我比較。理想我是個人想要達到的完美形象,是個人追求的目標,是自我發展的動力和方向。現實我是對現實中自我的各種特征的認識。時常將現實我與理想我比較,可以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產生成長的動力。事實上,每個人的現實我與理想我之間都會存在或大或小的差距,合理的差距可以促使人不斷努力、向理想我靠近;而如果差距過大則會產生沮喪甚至絕望,感慨“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現實我與理想我越一致,個人就越能體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要想從兩者的比較中獲益,我們就盡量從以下兩方面來協調兩者的關系。 ①使現實我向理想我靠近。首先;我們要悅納現實我,對現實我要有積極的評價,然后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對現實我進行不斷的調節和完善,允許自己有一個逐步成長,進步的過程。 ②完善現實我、調整理想我。理想我要建立在現實基礎之上,包括客觀的外在條件(如經濟基礎、社會支持等)和個體的內在條件(能力、人格等),要“跳一跳,夠得到”。這種理想我會對現實我的不斷完善起到激勵作用。如果理想我與現實基礎之間差距過大而根本無法實現,則會使人產生失望、無助,甚至是絕望的體驗,會嚴重危害到心理健康。 ……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