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中級財務會計-(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91184
- 條形碼:9787301291184 ; 978-7-301-2911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級財務會計-(第2版) 本書特色
《中級財務會計》共13章,主要內容包括總論、貨幣資金、存貨、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與資產減值、負債、所有者權益,以及收入、費用和利潤及財務報告。本書注重理論教學和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力求深入淺小、通俗易懂,同時注重教材的可讀性。在每章開始,提供了本章學習目標、技能要求和導入案例,便于學生掌握學習內容的要點;在各章結尾,提供了本章小結和本章習題,以便學生鞏固所學相關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中級財務會計-(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為第2版,是在1版的基礎上進行了更新修訂。主要對稅法中營改增的內容和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了修改,更新了案例和章后習題。本書延續第1版精煉嚴謹的風格,體現了會計學科發展的前言水平,運用典型實例增加知識的理解性,系統例題的講解增強了本書的實用性,滿足了廣大會計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具有出版價值。
中級財務會計-(第2版) 目錄
1.1 財務會計概述 2
1.1.1 會計的定義與發展 2
1.1.2 財務會計的特征 2
1.1.3 財務會計的目標 3
1.2 會計的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 4
1.2.1 會計基本假設 4
1.2.2 會計基礎 6
1.3 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 7
1.3.1 可靠性 7
1.3.2 相關性 7
1.3.3 可理解性 8
1.3.4 可比性 8
1.3.5 實質重于形式 8
1.3.6 重要性 9
1.3.7 謹慎性 9
1.3.8 及時性 9
1.4 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 10
1.4.1 會計要素 10
1.4.2 會計確認 13
1.4.3 會計計量 15
本章小結 16
本章習題 16
第2章 貨幣資金 18
2.1 貨幣資金概述 19
2.1.1 貨幣資金的概念 19
2.1.2 貨幣資金管理和控制的原則 19
2.1.3 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的規定 20
2.2 庫存現金 21
2.2.1 庫存現金及其范圍的界定 21
2.2.2 庫存現金的管理 21
2.2.3 庫存現金的序時核算 22
2.2.4 庫存現金的總分類核算 23
2.2.5 庫存現金的清查 27
2.3 銀行存款 27
2.3.1 銀行存款的管理 28
2.3.2 銀行轉賬結算方式及其會計處理 28
2.3.3 銀行存款的核算 32
2.4 其他貨幣資金 34
2.4.1 其他貨幣資金的內容 34
2.4.2 其他貨幣資金的核算 35
本章小結 38
本章習題 38
第3章 存貨 40
3.1 存貨概述 41
3.1.1 存貨的概念與特征 41
3.1.2 存貨的確認條件 42
3.1.3 存貨的分類 43
3.2 存貨的初始計量 44
3.2.1 外購的存貨 44
3.2.2 自制存貨 51
3.2.3 委托加工存貨 52
3.2.4 投資者投入的存貨 53
3.2.5 接受捐贈取得的存貨 53
3.3 發出存貨的計量 54
3.3.1 存貨成本流轉假設 54
3.3.2 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54
3.3.3 發出存貨的會計處理 58
3.4 計劃成本法 63
3.4.1 計劃成本概述 63
3.4.2 存貨的取得及成本差異的形成 64
3.4.3 存貨的發出及成本差異的分攤 66
3.4.4 計劃成本法的優點 69
3.5 存貨的期末計量 70
3.5.1 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的含義 70
3.5.2 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70
3.5.3 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的會計處理 73
3.6 存貨清查 77
3.6.1 存貨清查的意義與方法 77
3.6.2 存貨清查的賬務處理 77
本章小結 78
本章習題 78
第4章 金融資產 81
4.1 金融資產概述 82
4.1.1 金融資產的內容 82
4.1.2 金融資產的分類 83
4.2 交易性金融資產 85
4.2.1 交易性金融資產概述 85
4.2.2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 86
4.2.3 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收益的確認 87
4.2.4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期末計量 87
4.2.5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處置 88
4.3 持有至到期投資 89
4.3.1 持有至到期投資概述 89
4.3.2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計量 91
4.3.3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收入的確認 92
4.3.4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處置 96
4.3.5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損失 96
4.3.6 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 97
4.4 貸款和應收款項 98
4.4.1 貸款和應收款項的會計處理原則 98
4.4.2 一般企業應收款項的會計處理 99
4.4.3 應收款項減值的核算 107
4.5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11
4.5.1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概述 111
4.5.2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 112
4.5.3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后續計量 112
4.5.4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計量 114
4.5.5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 116
本章小結 117
本章習題 117
第5章 長期股權投資 119
5.1 長期股權投資概述 120
5.1.1 長期股權投資的含義及特點 120
5.1.2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范圍 120
5.2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123
5.2.1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的原則 123
5.2.2 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123
5.2.3 非企業合并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125
5.3 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 126
5.3.1 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 126
5.3.2 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 128
5.3.3 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 135
5.4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及處置 135
5.4.1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 135
5.4.2 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 139
本章小結 140
本章習題 140
第6章 固定資產 142
6.1 固定資產概述 143
6.1.1 固定資產的含義及特征 143
6.1.2 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 144
6.1.3 固定資產的分類 144
6.2 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145
6.2.1 外購固定資產 145
6.2.2 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 147
6.2.3 投資者投入固定資產 150
6.2.4 租入固定資產 150
6.2.5 接受捐贈固定資產 153
6.2.6 盤盈固定資產 154
6.3 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 154
6.3.1 固定資產折舊 155
6.3.2 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處理 159
6.3.3 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復核 160
6.3.4 固定資產后續支出 161
6.4 固定資產的處置 163
6.4.1 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 163
6.4.2 固定資產處置的會計處理 164
6.4.3 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 167
6.4.4 固定資產盤虧的會計處理 168
6.4.5 固定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 169
本章小結 169
本章習題 169
第7章 無形資產 171
7.1 無形資產概述 172
7.1.1 無形資產的概念和特征 172
7.1.2 無形資產的內容和分類 173
7.1.3 無形資產的確認 175
7.2 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175
7.2.1 外購的無形資產 175
7.2.2 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 177
7.2.3 政府補助取得的無形資產 177
7.2.3 其他類型的無形資產 178
7.3 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確認與計量 178
7.3.1 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劃分 179
7.3.2 研究與開發支出的確認 179
7.3.3 內部開發無形資產的計量 180
7.3.4 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賬務處理 181
7.4 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 182
7.4.1 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的確定內容 182
7.4.2 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攤銷 183
7.4.3 無形資產的減值 185
7.5 無形資產的處置 186
7.5.1 無形資產的出售 186
7.5.2 無形資產的出租 186
7.5.3 無形資產的報廢 187
本章小結 187
本章習題 188
第8章 投資性房地產 190
8.1 投資性房地產概述 191
8.1.1 投資性房地產的定義與特征 191
8.1.2 投資性房地產的范圍 192
8.1.3 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條件 194
8.1.4 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模式 194
8.2 投資性房地產的初始計量 194
8.2.1 外購的投資性房地產 195
8.2.2 自行建造的投資性房地產 195
8.3 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 196
8.3.1 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196
8.3.2 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197
8.3.3 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模式的變更 198
8.4 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支出 199
8.4.1 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支出的處理原則 199
8.4.2 資本化的后續支出 200
8.4.3 費用化的后續支出 201
8.5 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和處置 201
8.5.1 房地產的轉換 201
8.5.2 投資性房地產的處置 205
本章小結 207
本章習題 207
第9章 資產減值 210
9.1 資產減值概述 211
9.1.1 資產減值的含義 211
9.1.2 資產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 211
9.2 資產可收回金額的計量和減值損失的確定 212
9.2.1 資產可收回金額計量的基本要求 212
9.2.2 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凈額的確定 213
9.2.3 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確定 213
9.2.4 資產減值損失的確定及其賬務處理 218
9.3 資產組的認定及減值處理 218
9.3.1 資產組的認定 218
9.3.2 資產組可收回金額和賬面價值的確定 220
9.3.3 資產組減值測試 221
9.3.4 總部資產減值測試 222
本章小結 225
本章習題 225
第10章 負債 228
10.1 負債概述 229
10.1.1 負債的定義及確認條件 229
10.1.2 負債的分類 230
10.2 流動負債 231
10.2.1 短期借款 231
10.2.2 應付票據 232
10.2.3 應付賬款和預收賬款 233
10.2.4 應付職工薪酬 236
10.2.5 應交稅費 242
10.2.6 應付利息 251
10.2.7 應付股利 251
10.2.8 其他應付款 251
10.3 非流動負債 252
10.3.1 長期借款 252
10.3.2 應付債券 254
10.3.3 長期應付款 256
10.3.4 預計負債 256
10.4 借款費用 263
10.4.1 借款費用的內容 263
10.4.2 借款費用的確認 263
10.4.3 借款費用資本化期間的確定 264
10.4.4 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的確定 267
本章小結 269
本章習題 269
第11章 所有者權益 272
11.1 所有者權益概述 273
11.1.1 企業組織形式簡介 273
11.1.2 所有者權益的概念 274
11.1.3 所有者權益的特點 274
11.1.4 所有者權益的分類 274
11.1.5 所有者權益的確認 275
11.2 實收資本 275
11.2.1 接受現金資產投資 275
11.2.2 接受非現金資產投資 276
11.2.3 實收資本(或股本)的增減變動 277
11.3 資本公積和其他綜合收益 279
11.3.1 資本公積的核算 279
11.3.2 其他綜合收益的核算 281
11.4 留存收益 283
11.4.1 未分配利潤 283
11.4.2 盈余公積 284
本章小結 285
本章習題 285
第12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 288
12.1 收入 289
12.1.1 收入及其分類 289
12.1.2 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條件與計量 291
12.1.3 銷售商品收入的賬務處理 293
12.1.4 銷售材料等存貨的處理 308
12.1.5 提供勞務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308
12.2 費用 315
12.2.1 費用的概念和特征 315
12.2.2 費用的主要內容 315
12.2.3 費用的核算 316
12.3 利潤 318
12.3.1 利潤及其構成 318
12.3.2 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 319
12.3.3 所得稅費用的核算 320
12.3.4 利潤的結轉與分配 322
本章小結 325
本章習題 325
第13章 財務報告 328
13.1 財務報告概述 329
13.1.1 財務報表概述 330
13.1.2 財務報表編制的要求 331
13.2 資產負債表 331
13.2.1 資產負債表的概念和作用 331
13.2.2 資產負債表的格式 332
13.2.3 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 333
13.2.4 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實例 341
13.3 利潤表 342
13.3.1 利潤表的概念和作用 342
13.3.2 利潤表的格式和編制 343
13.3.3 利潤表的編制實例 346
13.4 現金流量表 347
13.4.1 現金流量表概述 347
13.4.2 現金流量表的結構 348
13.4.3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350
13.4.4 現金流量表各項目的內容及填列方法 351
13.4.5 現金流量表附注各項目的確定 356
13.4.6 現金流量表及附注的平衡關系 361
13.4.7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實例 361
13.5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363
13.5.1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作用 363
13.5.2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內容和結構 364
13.5.3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編制 364
13.6 附注 365
13.6.1 附注的作用 365
13.6.2 附注披露的基本要求 365
13.6.3 附注的主要內容 366
本章小結 366
本章習題 366
第14章 會計調整 368
14.1 會計政策及其變更 369
14.1.1 會計政策的概念 369
14.1.2 會計政策變更及其條件 371
14.1.3 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 372
14.2 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376
14.2.1 會計估計變更的概念 376
14.2.2 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 378
14.3 前期差錯更正 379
14.3.1 前期差錯的概念 379
14.3.2 前期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 379
14.4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381
14.4.1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概述 381
14.4.2 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 384
14.4.3 資產負債表日后
非調整事項 389
本章小結 391
本章習題 391
參考文獻 394
中級財務會計-(第2版) 作者簡介
吳海燕,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副教授,從教18年,近5年先后在“財會通訊”、“會計之友”等國家核心期刊與其他雜志發表學術論文12篇;主持廣東省財政廳、廣東省會計學會會計課題,并獲得“三等獎”;主編 “中級財務會計”、“中級財務會計習題集”二本教材;曾榮獲校級中青年教師本科課程教學競賽“一等獎”;多次獲得校級“優秀教師”稱號。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