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謝望新集 內容簡介
《謝望新集/粵派評論叢書,名家文叢》為有名文學評論家謝望新所著的文學評論集。共分為五輯,內容包括作者對早期作家作品的評論、對知名的第二代作家及其作品的評論、對新銳作家及其作品的評論、對南方文學的發展的期許以及作者自己的文學評論發展歷程。該書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小說進行了評論,用宏觀的觀察準確地把握和評價了當代幾十年間的小說的思想藝術價值和作家創作的探索趨向,對于廣東文學在全國的推廣具有非凡的意義。
謝望新集 目錄
**輯
五臺山車禍與蔣子龍創作心態
——讀《饑餓綜合癥》寫下的夢話/2
不可磨滅的歷史之章
——莫應豐長篇小說《將軍吟》再認識/21
關于張一弓創作論辯的筆記/41
我,浪潮之外的孤魂
——關于肖復興中篇創作的擬函題釋/61
瀟湘一奇/81
在對生活思考中的探求/97
文學的三重奏/104
歷史會記住這些名字/112
……
謝望新集 節選
《謝望新集/粵派評論叢書,名家文叢》: 奇跡,殘疾人史鐵生奇跡般安然無恙。在災難面前,人類的同情心、憐愛心,互助心,凝聚成了一股戰勝災難的偉大生力。 文弱如同云絮的蔣韻,女性和母性的雙重力量,使你的胸襟變得如此博大,你想到的只是對每一個傷病員實施人道和友愛。你獲得了同伴們贈送給你的“*溫柔的人”的桂冠。 還有同行者中的小伙子張銳鋒、陳建祖,正因為你們年輕,才更加感到了責任,你們忘卻了自身的傷痛,擔起背負傷員行進的任務,那沉重,如同座座山峰! 那個席地而坐、左額嚴重受損者是誰?你顯得那么沉穩,儼如一座雕塑,陷入了嚴峻的思考之中。你,李子干,《小說月報》副主編,那個在朝鮮戰場沒流過血,三十多年后卻來五臺山流血的抗美援朝戰士嗎?李子干——“*勇敢的人”。 那個躺臥在地的是誰?你的左額重重撞擊了一下鐵框,拉開一道口子,天旋地轉。可你,怎么不像李子干那樣堅強不屈?卻為同行者增添悲劇的氛圍?霏霏細雨中,你雙目緊閉,靈魂卻在宇宙中行走。黑運、厄運,今年以來,你的運氣真壞、在死亡的十字路口站了一站,可也終于回來了。你不愿離開你思戀的友人,你也不愿看不到天生喜好陰暗的邪惡之輩不受到懲罰就慷慨離開人間。你不認為天地人世間存在一種命運和偶然的神秘的力嗎?你為友人祝福,也為自己祈禱。黑運、厄運,真的走到頂端了?呵,你感知到了同伴暖融融的情誼,蔣子龍、韓石山、成一、曾鎮南、高洪波、章世添、周山湖、張發、秦溱……一個個悄聲細語,詢問傷勢,慰藉心靈,為防止雨水感染傷口,你們脫下衣服遮蔽。子龍,請你再靠近些,靠近些,你是可依傍的人生大樹。你將生命的熱烈情懷無私奉獻。 謝望新,唯有你呵,躺臥在地!你為何不像英雄那般挺立起來!!英雄的集體形象因你的怯懦而黯淡!!!一個“*委屈的人”。 子龍,目睹了人寰這活生生的一幕。前天在車上,你對于車行不靈,不是有所預感嗎?你以你天然的坦蕩情懷和對自己掌握人生命運的信心,和謝望新戲謔過這黑色的預感嗎?車禍無可抗拒地發生了。然而,子龍,你看到的是人類在猝然而來的災難面前的互助與友愛,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生命力。 返程前,張炯、何西來每日迎著晨曦,上山采擷帶露的野花,供奉在車前的擋風玻璃下,芳香會解人意。 在返程的路上,東道主為消除因災難造成的凝固沉悶的氣氛,不茍言笑的周山湖,講起幽默的故事和逗樂的方言,韓石山更是將這方面的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此刻,即使真的通向死亡之獄,游子也會笑的。 何其巨大的反差呵。子龍,你的《饑餓綜合癥》提供的卻是截然迥異的人生畫面。 文明人類一旦退化,變成野蠻人,變成獸類,在吞吃同類的靈魂時,也吃掉了自己的人性。種種私欲、色欲、貪婪、仇恨、嫉妒、誤解、恐懼……構成現代人的饑餓綜合癥。智商高的人比平庸的人過得艱難。心懷坦蕩的人比心術不正的人受到現實更沉重的擠壓。無所防范的人比天天算計別人的人更易遭滅頂之災。君子比小人不舒暢。好人比壞人的日子黯淡。正常人比非正常人的生活秩序更加動蕩。智慧疲憊地蜷縮。選擇在艱難中跋涉。自我價值的實現遭到凌辱和踐踏。那種被撕去偽裝之后赤裸裸的丑惡,人性的厚顏無恥的淪喪,更是散發著血腥味。 真正的牢房是人體自身,對人類威脅*大的是人類自己——子龍,你何以有如此切膚之痛?你何以對人生洞察穿透如此之深? 子龍,你筆下那些被推入絕境,逼上懸崖者,雖不屬人類*優秀*先進的一部分,但畢竟在作著人生的奮進,人生的選擇。難道,奮進和選擇的權利也要被剝奪嗎? 邪惡的一類,毫不含糊:剝奪,連同剝奪你們生命的價值和生命的權利。 子龍,你將丑惡集束、曝光,你想在過于安分守己、忍辱負重、恪守中庸之道的民族情性中,撒上一把鹽,點燃一支火炬,撼動一股風暴。 ……
謝望新集 作者簡介
謝望新,1945年陰歷二月初二出生于江西省興國縣,父親是江蘇省金壇縣人,母親為江西省南昌縣人。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畢業。現任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作品》雜志主編、中國作家協會理論批評委員會委員。曾任《南方日報》記者、編輯,花城出版社社務委員會委員、理論編輯室主任、副編審,《花城》雜志副主編,廣東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鶴山縣委副書記(掛職),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兼廣東電視臺臺長、黨委書記、總編輯,《南方電視學刊》主編,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專職副,廣東文學講習所所長,中國小說學會副秘書長,廣東省新聞學會副會長、電視家協會副、文藝批評家協會副、文化傳播學會副會長、企業文化協會副會長。一級作家。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