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黃偉宗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24629
- 條形碼:9787218124629 ; 978-7-218-1246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偉宗集 內容簡介
《黃偉宗集/粵派評論叢書,名家文叢》是廣東省政府特聘參事、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山大學教授黃偉宗先生的個人評論選集,是“粵派評論叢書”中的一本。全書分為8個部分,主要收錄了作者各個時期的重要代表作,探討主題涉及文化建設、地方文化、文藝評論,以及珠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海洋文化和“一帶一路”研究、珠江文派演變等。
黃偉宗集 目錄
決策咨詢
破"五論"、立"八系",促進廣東文化大發展大繁榮/2
以自身特性和共通性文化為紐帶,促進區域及對外經濟文化合作——從建設文化大省和泛珠三角經濟合作提出的戰略性建議/9
強化文化軟實力之"五力",發揚光大廣東文化特點和精髓——廣東文化軟實力與文化特質調研報告/14
持續發掘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全方位發揮海洋文化軟實力——關于研究開發廣東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調研報告/23
從三個理論看"一帶一路"——在廣東部分省直單位和地市中心組專題會議上的專題報告/34
論文藝繁榮發展的五大動力和"珠江文派"——紀念廣東文學兩度輝煌的領軍人物之一蕭殷師百年誕辰/39
……
宏觀評論
珠江文評
珠江文化
文化發現
海洋文化與“一帶一路”
珠江文派與千年南學
文海感言
黃偉宗集 節選
《黃偉宗集/粵派評論叢書,名家文叢》: 一、從中國傳統的紐帶理論上看所謂“紐帶”,是指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發展的鏈條。從唯物辯證法理論說來,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核心是對立統一關系。對立,是指世間事物都是各自相對獨立存在的;事物在一定條件下聯結,即建立起紐帶關系,此即“統一”的**義,第二義則是指事物在發展中相互地位的轉化或變異,即轉化為同一事物或變異為另一新的事物。事物都是循著對立統一規律而不斷地轉化發展的。從戰略意義上來看,紐帶就是在國與國之間利用雙方在歷史上或現實利益上曾有或現有的良好關系或共同需求而建立新的聯結關系,以促進雙方互通互聯、互利互贏、共同發展。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大都很善于運用這個規律和理論進行戰略策劃和決策的。我看這種理論,是一種傳統精華文化,又是一種英明的戰略決策理論。 紐帶理論也即是“合縱連橫”論,戰國時代是這一理論的開創,也是這一理論的實踐依據和典型事例。“合縱連橫”是戰國時期縱橫家所宣揚并推行的外交和軍事政策。“合縱”論者蘇秦,曾經聯合“天下之士合縱相聚于趙而欲攻秦”(《戰國策·秦策》三),他游說六國諸侯,要六國聯合起來,即結成紐帶關系,共同抗秦。因六國土地南北相連而成縱的系列,故稱“合縱”。張儀首倡的“連橫”論,則主張六國連成并列的“連橫”紐帶關系,共同尊奉秦國。這是兩種針鋒相對的主張,在戰國時期影響很大。當時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并立。戰國中期,齊、秦兩國*為強大,東西對峙,互相爭取盟國,以圖擊敗對方。其他五國也不甘示弱,與齊、秦兩國時而對抗,時而聯合。大國間沖突加劇,外交活動也更為頻繁,從而加劇“合縱”與“連橫”兩大主張和紐帶的斗爭。其實質是戰國時期的各大國為拉攏鄰國而進行的外交、軍事斗爭。“合縱”就是南北縱列的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強國,阻止齊、秦兩國兼并弱國;連橫就是秦或齊拉攏一些國家,共同進攻另外一些國家。“合縱”的目的在于聯合許多弱國抵抗一個強國,以防止強國的兼并。連橫的目的在于侍奉一個強國以為靠山從而進攻另外一些弱國,以達到兼并和擴展土地的目的。*初“合縱”與“連橫”變化無常,“合縱”既可以對齊,又可以對秦;“連橫”既可以聯秦,也可以聯齊,這就是所謂“朝秦暮楚”成語的由來。后來秦國的勢力不斷強大,成為東方六國的共同威脅,于是“合縱”成為六國合力抵抗強秦,“連橫”則是六國分別與秦國聯盟,以求茍安。秦國的“連橫”活動,目的是為了破壞六國間的“合縱”,以便孤立各國,各個擊破,真正達到了通過“連橫”政策的推行而兼并土地,*后統一中國的目的。這段史實,說明“合縱連橫”的主張實際是紐帶理論的開創,是戰國時代各國之間相互斗爭的兩種模式和策略,兩者在斗爭中的變幻和發展,說明紐帶的關系和戰略運用,不是始終不變的,必須是因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的,高明的戰略家、決策者必會審時度勢而成功地運用這種紐帶理論。 戰國以后,歷代以紐帶理論治國安邦的成功事例不勝枚舉,*著名的是:漢元帝時以昭君出塞和親而平息邊塞烽火,三國時諸葛亮以和親而聯吳抗魏;唐朝以文成公主出嫁而和親西藏;明代以鄭和七下西洋而和好南海諸國;等等。 尤其是在現代中國革命戰爭史上,對紐帶理論的運用更是登峰造極,高明之至:孫中山在**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倡導“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提出組織“抗日民主統一戰線”;在解放戰爭期間,以統一戰線為“三大法寶”之一而奪取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建國以后,無論是在國內或國際的政治或外交上,都有成功運用紐帶理論的杰出范例,如成功建設富有中國特色并有廣泛代表性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制度,在國際上聯合亞非拉國家組成“第三世界”與兩個“超級大國”抗衡,并被第三世界國家“抬進聯合國”(毛澤東語),后來改善中美關系以對抗蘇聯的威脅,近年又先后與許多國家建立戰略伙伴關系,與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等都是如此。顯然,習總書記提出的建設“一帶一路”的號召,也是中國傳統紐帶理論的繼續和創新發展。一、從現代文化學和海洋文化理論上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剛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鄧小平曾經推薦干部閱讀美國學者阿爾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一書,這是世界未來學的代表性論著。 ……
黃偉宗集 作者簡介
黃偉宗,男,1935年出生于廣西賀州,祖籍廣東肇慶01951年初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9年畢業于中山大學中文系,歷任《羊城晚報·花地》副刊編輯、《韶關文藝》主編等,現為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開發項目組組長。著有《創作方法史》《當代中國文藝思潮論》《文藝辨證學》《珠江文化論》等專著20余部,主編《中國珠江文化史》《珠江文化叢書》等百佘種。先后多次榮獲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獎、魯迅文藝獎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