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低碳旅游理論與實踐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250474
- 條形碼:9787568250474 ; 978-7-5682-504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低碳旅游理論與實踐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旅游為主線展開論述。首先, 通過對旅游相關社會現象及氣候變化與旅游的關系進行分析, 從當下旅游的高碳現象引出低碳旅游概念并對旅游的本質進行探討與思考 ; 其次, 從低碳旅游產品的設計、景區 (景點) 的開發、文化旅游的開發、低碳旅游服務產業的開發、低碳產業倫理與制度的構建角度, 對低碳旅游的實踐路徑進行分析探討。
低碳旅游理論與實踐研究 目錄
**節 全球氣候變化
第二節 氣候變化與旅游的關系
第三節 旅游業面臨的風險及應對舉措
第二章 低碳旅游需求
**節 高碳旅游
第二節 低碳旅游
第三節 慢旅游的低碳回歸
第三章 低碳旅游產品開發
**節 低碳旅游產品開發概述
第二節 低碳自然旅游產品開發
第三節 低碳人文旅游產品開發
第四章 低碳旅游景區(景點)開發
**節 低碳旅游景區(景點)概述
第二節 低碳旅游景區開發與建設
第五章 低碳文化旅游產業開發
**節 低碳文化旅游產業
第二節 低碳文化旅游產業的開發
第六章 低碳旅游服務產業開發
**節 低碳賓館業與餐飲業開發
第二節 低碳旅游交通開發
第三節 低碳旅游商業開發
參考文獻
低碳旅游理論與實踐研究 節選
《低碳旅游理論與實踐研究》: 二、慢旅游的低碳意義與哲學意蘊 慢旅游是一種低碳旅游行為。慢旅游指的是以更慢的速度去更少的目的地,但在每個目的地停留更長時間。慢旅游所挑戰的是旅游時間、旅游活動和把游客送到旅游目的地的交通方式。氣候變化迫使人們的行為發生改變,由高碳旅游行為轉變為低碳旅游行為。 從溫室氣體排放上看,慢旅游是一種低污染、低排放的旅游方式,因為它減少了旅游次數,增加了停留時間。在一個目的地盡可能待久一些。如果沒有那么長的假期,那么寧可減少旅游的次數,也要保證每次出行的時間更為充裕。即便僅從環保的角度,這樣的旅游也是更低碳的。慢旅游要求把旅游本身看成旅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例如,不僅要享受海南島和鼓浪嶼的風景,也要享受乘坐輪船登岸途中的風景。再如,過去乘坐綠皮火車到遙遠的地方旅游,由于時間漫長,人們會用心欣賞沿途的風景,會在旅途中更多地聊天、交友、進行棋牌活動等,對目的地也更期待,更用心地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在目的地停留時間也更長——因為去一趟不容易。由于慢旅游側重的是游客主觀方面的情感感知、文化體驗等旅游感觀精神方面的旅游心理等軟要素(曹寧和明慶忠,2015),而不是公共服務設施等旅游硬要素,并且由于慢旅游模式所選擇的是相對較慢、較簡約的旅游方式,因此,慢旅游所消耗的能源、水和空間都更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也較少。 可以從慢旅游的不同方面來發現慢旅游的低碳意義: (1)慢交通。“慢交通”(slow transport或soft mobility)指的是使用低速、節能的交通系統,如使用景區的自行車或電瓶車。現代化的旅游方式使旅游變得越來越快,人們不愿在旅游上浪費時間,但慢旅游卻對低速度、低污染、低排放的旅游交通方式情有獨鐘,因為污染和排放*小的交通方式也往往是*慢的交通方式。慢旅游的交通工具包括火車、自行車、帆船、騎馬、徒步等。慢旅游要求盡可能地選擇移動速度更慢的交通方式:在火車與飛機之間選擇火車,在巴士與小汽車之間選擇巴士,在自行車與摩托車之間選擇自行車,在帆船與摩托艇之間選擇帆船,在索道與徒步之間選擇徒步等。徒步是一種*慢、*低碳,也*有哲學意蘊的旅游方式。行走也是讓人放慢腳步的*好途徑。行走時*重要的因素永遠只有一個:天空的廣度和風景的亮度。一次在山中的遠足也可以成為一種讓我們靠近本真的方式。 對應對氣候變化而言,速度更慢的交通方式往往也是污染更小、溫室氣體排放量更低的交通方式:乘火車比乘飛機排放量小,乘坐大巴比自駕小轎車排放量小、騎自行車比騎摩托車排放量小、使用帆船比乘坐汽艇排放量小、徒步登山比乘坐索道排放量小。在慢旅游交通中,人們不僅有更多時間感受自然的神奇,也有充分的時間收獲人間真情。例如,在錢鐘書先生的小說《圍城》中,主人公能夠在從歐洲緩慢駛回中國的郵輪上收獲一段愛情;在電影《泰坦尼克號》上也發生了凄美的愛情故事。 (2)慢休閑。“慢休閑”(slow leisure)指的是以緩慢的心態和節奏參加旅游目的地的活動,以增加停留時間。休閑的關鍵是個人如何利用時間和空間為自己帶來愉悅和改進。雖然人們的各種假期越來越多,但每次假期的時間卻越來越短,人們所追求的旅游速度越來越快。但高速穿梭于不同目的地的傳統大眾旅游卻造成了高排放和高污染,在氣候變化背景下,這種旅游方式必須做出改變。慢旅游要求出行的頻率降低,但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時間更久。慢旅游的宗旨是在總量上更少地度假(Matos,2004; Dubois and Ceron,2006),但每次度假的體驗更為深刻。人們在一個目的地停留數天,所參與的休閑活動可能只是喝茶、聊天、下棋、打牌、閱讀、垂釣、騎車、散步、放風箏、吹海風、曬太陽等,這些活動不僅低碳,有助于增加人們的停留時間,也可以讓人充分地享受閑暇時光。 (3)慢消費。慢旅游有助于讓人萌生簡單生活的愿望,讓人們明白:當我們放棄一切時,恰巧是獲得一切的開始;當我們無欲無求之時,恰巧得到的卻很多。唯有人類命運才是應該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不是各類消費品。為了獲得質樸生活的必需品,我們只需每周工作很少時間就足夠了。其余的工作時間都是為了那些無用、淺薄、奢華的物質享受,這種對物質的無盡欲望終將吞噬生命的本質。雖然乘坐豪華座駕也可以旅游,但為了獲得這類出行工具,人們要付出多少個日夜的工作。車輛穿越一段旅程也許只需要一天,而為了擁有這輛座駕往往需要付出數月甚至數年的辛苦勞動。人們在漫長的旅游過程中,常會在通過一個路口時,發現一片新的風景。“身體在經過努力付出和不斷攀登后,調轉方向,瞥見自己腳邊突然增添了一片廣袤的土地;或是在路邊拐角處,見證一場風景的蛻變:陡然躍現的連綿山脈和隨之呈現的壯美景色已經在一邊悄然等待著我們的到來”(格魯,2015)。質樸生活是對樸實無華的不懈追求,以及在簡單事物中找尋真正的快樂,其實對于質樸生活的信奉者來,擁有清水、蔬果、微風就足以發現生命的樂趣。 ……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