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華民族簡史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0441115
- 條形碼:9787560441115 ; 978-7-5604-411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民族簡史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九章, 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 中華民族之初始 ; 初期帝國 ; 政治分裂時期 ; 中國重新統(tǒng)一: 隋唐 ; 分裂, 宋與分治的北方及西北 ; 元朝時期 ; 明朝時期 ; 清朝時期 ; 民國時期。
中華民族簡史 目錄
第三版序言
**章 中華民族之初始
**節(jié) 史前時期
第二節(jié) 歷史時期
一、商(前1523-前1028)
二、周(前1027-前256)
(1)周初
(2)中周與晚周
第二章 初期帝國
**節(jié) 秦(前221-前207)
第二節(jié) 漢
一、西漢(前202-9)
二、過渡期:新朝(9-23)
三、東漢(25-220)
第三節(jié) 漢代文化
第三章 政治分裂時期
**節(jié) 三國與西晉(220-317)
第二節(jié) 東晉與突厥-匈奴-蒙古族人王朝(317-420)
第三節(jié) 北方的北魏與南方的宋、齊、梁、陳(420-589)
第四章 中國重新統(tǒng)一:隋唐(590-906)
**節(jié) 隋(590-618)
第二節(jié) 唐(618-906)
第三節(jié) 隋唐時期的宗教與文化
第五章 分裂,宋與分治的北方及西北
**節(jié) 五代與十國時期
第二節(jié) 宋(960-1279)
第三節(jié) 契丹、西夏與女真
第六章 元朝時期(1260-1368)
第七章 明朝時期(1368-1644)
第八章 清朝時期(1644-1912)
第九章 民國時期(1912-1949)
附錄
補充閱讀書目
年代表
史表
漢字對照表
索引
中外學(xué)者關(guān)于本書的書評
(一)胡適的書評
(二)楊聯(lián)隍的中文書評
(三)楊聯(lián)隍的英文書評
(四)鄧嗣禹的書評
(五)韓玉姍的書評
(六)賴德烈的書評
(七)柯睿格的書評
(八)蕭洛克的書評
(九)宓亨利的書評
(十)T.H.Lindsay的書評
(十一)M.A.S的書評
(十二)L.M.King的書評
(十三)P.H.C的書評
譯后記
中華民族簡史 節(jié)選
《中華民族簡史》: 漢武帝渴望擴展其帝國,于是將其軍隊派至南方、北方及西部。他的軍隊通過水路和陸路,侵入到朝鮮的北方或東北部,并在此建立了一個殖民政府,都城位于今平壤附近。這個傀儡政權(quán)所統(tǒng)治的區(qū)域,即使沒有超過亦至少遠(yuǎn)至南方的漢城。漢武帝將這一統(tǒng)治區(qū)域劃分為四郡,樂浪郡是其中主要郡之一。在樂浪郡,有一中原人聚居地,居住著6.3萬戶約31.5萬人口。①根據(jù)當(dāng)時的記載,這個聚居地人口稠密,繁榮程度甚至超過了在遼東和山東的那些聚居地,*近的考古發(fā)掘證實了這一點。這里發(fā)展成一個文化中心,其文化滲透到朝鮮之外,到達仍舊神秘的日本列島。公元前111年,漢武帝的一支遠(yuǎn)征軍征服了都城在廣州的南越國。一個多世紀(jì)的時間,中原人通過當(dāng)?shù)氐牟柯涫最I(lǐng)統(tǒng)治著這一地區(qū)。漢朝皇帝并不滿意這種征服,于是他派使臣乘船前往亞洲內(nèi)陸以外的其他地方索要貢品和其首領(lǐng)的恭敬效忠。公元2年,一些中國人可能已橫越印度洋。當(dāng)然,他們從遙遠(yuǎn)的地方帶回了珍珠、鏡子、奇石、珍玩、珍禽異獸等精美禮物,其中包括一只活的犀牛,漢朝的使臣則以黃金和絲綢作為回報。 這些遠(yuǎn)征的代價是發(fā)生了一場財政危機。公元前150年左右,田稅已經(jīng)減半。由于任何額外的田稅必定會傷害農(nóng)民,而他們在人口中占據(jù)多數(shù)。為此,朝廷不得不尋找其他方式以增加財政收入。公元前129年,朝廷開始對車輛實施征稅,再后來是對船征稅,這可能主要是對商人和富人有影響。由于軍隊在襲擊匈奴的行動中取得一系列成功,公元前123年漢武帝拿出2萬斤黃金(約5000萬克,按照古代標(biāo)準(zhǔn),這是一巨額數(shù)量)作為獎賞。這一獎賞之后,朝廷開始出售所有17個等級的軍官頭銜。四年后,漢朝政府沿襲秦朝的做法,再一次嚴(yán)格執(zhí)行鹽鐵的壟斷(公元前81年,這一做法在朝廷的一次討論中遭到尖銳批評)。同一年(前119),貨幣貶值,由此鑄幣權(quán)也同樣由中央政府完全壟斷。公元前115年,漢武帝下令凡不遵守這道法令者皆處以死刑。基于消除糧食方面的私人投機以及吸引中間商為帝國財政謀利的雙重目的,漢武帝于公元前110年設(shè)立了平準(zhǔn)官。王公侯爵們則被迫進行變相的捐贈,因為他們需要出示被授職的鹿皮權(quán)杖,而這種鹿皮權(quán)杖只能以高價從政府購買。一年一度的祖廟秋祭上,王公侯爵按慣例要供奉祭品。公元前112年,主管財政的部門認(rèn)為貢品應(yīng)具相當(dāng)價值。據(jù)說,106位諸侯王因提供劣質(zhì)供品而名譽掃地。工匠和商人則被要求公開個人財富,他們分別被按照4.75%和9.50%的比例進行征稅。公元前110年,鹽鐵的制造和銷售由官府壟斷;到公元前98年,酒類亦由官府壟斷,一直到公元前81年,官府才放棄對酒類的壟斷!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煙與鏡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