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警事史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61024
- 條形碼:9787510861024 ; 978-7-5108-6102-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警事史話 本書特色
中華有數千年建國史,就有數千年警事史,它與中華軍事史、中華法制史同等輝煌。一部“中華警事史”的成功構建,將為今天的警史研究與中華警學的建構提供必要的學術與史實支撐,也將為世界警事史的充實與完善提供豐厚的知識支撐。
本書旨在系統梳理中華警事史,歷敘中華治安管理、安全禁衛與懲治犯罪的警事變遷,闡述中華傳統警事文化、警事制度、警事實務、警事力量的構成,探討歷代警事之“政府管治、基層自治、民眾自律”的歷史沿革,從而為中華警事史搭建一個學術框架。
中華警事史話 內容簡介
中華有數千年建國史,就有數千年警事史,它與中華軍事史、中華法制史同等輝煌。一部“中華警事史”的成功構建,將為今天的警史研究與中華警學的建構提供必要的學術與史實支撐,也將為世界警事史的充實與完善提供豐厚的知識支撐。
本書旨在系統梳理中華警事史,歷敘中華治安管理、安全禁衛與懲治犯罪的警事變遷,闡述中華傳統警事文化、警事制度、警事實務、警事力量的構成,探討歷代警事之“政府管治、基層自治、民眾自律”的歷史沿革,從而為中華警事史搭建一個學術框架。
中華警事史話 目錄
目 錄
**章 遠古警事文化因子與中華警事的探索
**節 原始社群的安全機能 1
第二節 中國神話的主題:創世靠神力
創業要管理 4
第三節 城池與宗教建筑:文明世界的物化豐碑 6
第四節 原始祭拜禮儀:人類*初的秩序訓練8
第五節 私有制與宗教戒律 11
第六節 巫卜文化:人類*初的文化事業· 13
第七節 華夏警事文化的孕育· 17
第八節 商代對警事管理的探索· 21
第二章 西周:禮治社會的警事初基
**節 周公制禮:樹立健全的國家觀27
第二節 禮:型塑倫理社會
實現警事自律的利器31
第三節 西周刑禁與成文法 34
第四節 周代辦案的原則與程序36
第五節 周代的宮廷禁衛 40
第六節 周代的社會秩序管理41
第七節 對西周警事的歷史評價 47
第三章 春秋戰國:三大警事領域的全面啟動
**節 列國警事的法律依據 49
第二節 先秦的社會調查與國情統計 55
第三節 警事領域之一:列國禁衛警事的啟動58
第四節 警事領域之二:列國治安警事的啟動 60
第五節 警事領域之三:列國執法警事的實施67
第六節 一代人物的警事貢獻70
第七節 活躍的先秦間諜活動 76
第四章 諸子思想中的警事文化
**節 先秦儒家關注警事 81
第二節 道家對警事的理性思考 85
第三節 墨家的非攻思想與戰時治安89
第四節 法家對警事法理的思考 94
第五節 從警事文化視角透析百家主張 97
第五章 秦代:中華國家警事體制的奠定
**節 秦代的警事理念:建定法度,為治惟法 101
第二節 秦代三級警事網絡的布建 ·102
第三節 秦代警事管理的法律依據106
第四節 秦代警事:刑事偵審的依法啟動 09
第五節 秦代的安全禁衛與交通管理 117
第六節 秦代的警事罰法及其弊害120
第六章 漢代:國家警事體制的鞏固
**節 強化國家警事的時代背景 127
第二節 漢代警事的法理依據132
第三節 漢代警事管理體制 137
第四節 世界上*早的基層警察機構:亭 141
第五節 長安城的“街市分離”建制 147
第六節 漢代的戶籍登錄
148
第七節 多樣的警事模式與警事經驗 151
第八節 對漢代警事的文化透析 156
第七章 六朝警事:中華國家警事的深化
**節 六朝:多民族的華夏共同體的塑造 159
第二節 六朝鄉里基層的社會治安管理 160
第三節 六朝警事的法律依據 163
第四節 六朝警事的展開
167
第五節 六朝的戶籍管理
171
第六節 六朝警事的文化透析 178
第八章 隋唐:中華國家警事的多層面拓展
**節 隋唐警事思想
180
第二節 隋唐警事管理的主體 182
第三節 唐代警事的法律依據 188
第四節 唐代對社會生活的警事管束 192
第五節 隋唐的社會層面控制 200
第六節 唐代警事文化建設的若干舉措 206
第七節 對隋唐警事的文化透析213
第九章 宋代:國家警事的體制性更新
**節 宋代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大發展214
第二節 宋人對警事管理的自覺認知 217
第三節 宋代警事的雙軌制 220
第四節 宋代注重依法辦理警事 229
第五節 宋人警事管理的時代性舉措 232
第六節 王安石的保甲制和呂氏鄉約、義門陳氏 241
第七節 宋代的警事宣教246
第八節 透過案例認識宋代訴訟業務的展開 250
第九節 《洗冤集錄》:集中國古代法醫學之大成252
第十節 宋代的戶口管理
259
第十一節 宋人的涉外管理263
第十二節 宋代警事弊害的呈現265
第十三節 對宋代警事的文化透析 269
第十章 遼金元:中華“國家警事”的樞紐期
**節 遼金元的警巡院制 272
第二節 遼金警事隊伍的組織建設275
第三節 夏遼金元的法律制度 283
第四節 元代對弓手、警跡人的法律規范285
第五節 元律對刑案誤判誤決的追責制288
第六節 元代的旅舍管理
292
第七節 元代的外貿與宗教管理295
第八節 對元代警事的文化透析298
第十一章 明代:國家警事的推進與破敗
**節 國家警事面臨新局面 300
第二節 走向嚴酷的明代立法 302
第三節 特務統治:體制外的強力部門305
第四節 罄竹難書的廠衛罪行 311
第五節 明人啟動了和平合法斗爭的新方式 316
第六節 晚明社會的新思潮 321
第七節 探索社會基層自治的警事新模式 323
第八節 明末獄案證明:經濟發展并不必然帶來社會安寧326
第九節 名吏辦案的對策330
第十節 對明代警事的文化透析336
第十二章 清代:中華傳統警事的集大成
**節 清代國家警事力量的集成339
第二節 皇室禁衛與京師治安 341
第三節 多民族國家的警事方略 347
第四節 社會基層治安的強化 352
第五節 《大清刑律》:倫理法的畸變 357
第六節 清廷對宗教與文化的強控制 361
第七節 中華法系的優勢:諸法合體與律例并行 364
第八節 獄案審理與懲處:投入驚人的法制成本 366
第九節 清代刑案審理中的追責制 371
第十節 清前期的邊防、海禁與外貿管理 376
第十一節 清廷葬送了華人的南洋事業386
第十二節 晚清:傳統警事力量走向衰敗 389
第十三節 從清代看傳統“國家警事”的兩面性391
第十三章 近代警事體制的引進與確立
395
**節 植入中國機體的西方警制 396
第二節 上海華界啟動自辦警事 402
第三節 湖南保衛局的秘密:地方自治訓練404
第四節 天津警務局:對“德警模式”的再仿制 407
第五節 清末:國家警察在列強侵凌下降生411
后記 交一份向警界學人求教的書稿 415
展開全部
中華警事史話 作者簡介
江山宜人,本名陳鴻彝,亦名陳洪宜,江蘇泰州人。1981年碩士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專業。先后執教于國際政治學院新聞系、中國人民警官大學中文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文學系。長期從事古典文學與中國古代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著有《中華法治史話》《中華交通史話》等。